江苏商贸流通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江苏省商贸流通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江苏省商务厅2017年3月目录一、发展基础与环境(一)发展现状(二)面临形势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加快信息化转型,提升创新发展水平(二)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流通运行效率(三)强化集约化发展,提升流通运行质量(四)推进国际化拓展,提升资源整合水平(五)打造品质化消费环境,提升流通供给水平(六)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流通治理水平四、保障措施(一)加强政策支持(二)创新管理服务(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四)完善统计监测体系本规划依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商务部等10部门《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我省商贸流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是“十三五”时期全省商贸流通工作的纲领和指引。一、发展基础与环境(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省委、省政府和商务部的领导下,全省商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商贸流通各项改革、创新、发展工作,全省商贸流通总量规模稳步扩大,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三大商圈”、“七大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市场监管与调控机制明显改善,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得到确立。流通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总体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76亿元,占全国比重为8.6%,“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3.7%,总量规模连续十三年居全国第3位。流通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182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7%,占GDP比重为11.7%,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4.0%,是仅次于制造业的国民经济第二大产业部门。流通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城乡商业网络体系更趋合理,综合商圈、城市商业中心功能地位更加突显,商业街、商贸镇发展特色进一步强化,社区商业和乡镇商贸中心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乡双向现代流通网络基本建成,商品交易市场加快整合转型,特种商贸服务业在规范中稳步发展。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商圈”集聚效应更加凸显,2015年增加值分别占全省流通业增加值的47.6%、23.0%和13.0%。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流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18000亿元,占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18.1%,其中网络零售额4200亿元。连锁经营全方位推进,全省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连锁门店1.9万个,商品零售额204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9%。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常州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被列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培育卓有成效,涌现出一批跨行业、跨地区、专业化、特色化的商贸流通企业。2015年,苏宁云商集团销售规模达到3429亿元,位列中国零售百强第三位。苏宁云商、宏图三胞、文峰大世界、金鹰、五星电器、江苏华地、中央商场、江苏新合作常客隆等企业进入中国连锁百强。江苏品尚餐饮、大娘水饺等企业入选全国餐饮业百强。全省交易额超百亿元的交易市场35个,超千亿市场2个。苏宁易购、宏图三胞、焦点科技、惠龙易通、同程网络、远东买卖宝、途牛等12家企业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我省被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达96家,占全国的8.5%。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国家和省政府促进内贸流通发展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标准体系逐步健全。肉类蔬菜、酒类等重要商品追溯体系范围逐步扩大,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对于重要领域、重要商品的专项整治持续开展,侵权假冒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推动简政放权,有效加强成品油、典当、拍卖、二手车、特许经营、再生资源和单用途预付卡等事中事后监管。“十二五”期间,我省商贸流通业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实体商业发展亟待转型,电子商务须在发展中规范,线上与线下、内贸与外贸融合发展有待协调,总体流通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依然存在;流通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公益性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供应链发展水平不高,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制约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因素仍然存在,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二)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国内外环境更为复杂多变的时期,我省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1.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提出新要求、新任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拉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序幕。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两聚一高”的发展目标。党中央和江苏省委的这些重大判断、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既对商贸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创新转型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又对商贸流通业服务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发挥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的作用提出了新任务。2.科技与产业革命给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新挑战。“十三五”期间,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历史性交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商贸流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快速发展。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对于传统商业,既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又提供了巨大的转型创新发展动力与技术支撑;对于新兴商业,则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和广阔空间;对于商贸流通业,则提出了传统与现代、线下与线上、实体与虚拟整合互动发展的新课题。3.新型城镇化、经济一体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给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新动力、新空间。“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将极大地改变流通业的时空格局,要求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跟进。省委省政府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将推动农村乡镇特色商贸加快发展。城镇化、经济一体化带来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服务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为商贸流通业带来了新动力、新空间,而土地、人力、物业租金等费用及综合成本的上升,也提出了创新经营业态、商业模式、服务内容和降本增效的艰巨任务。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两聚一高”发展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新技术应用为支撑,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流通现代化、提升流通供给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主要目标,全力推动“六化六提升”,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国际化和消费环境品质化、营商环境法治化,提升创新发展、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市场资源整合、流通供给和流通治理水平,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重要贡献。(二)基本原则1.坚持创新驱动。聚力创新,以改革创新为主引擎,突出制度创新,完善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流通领域要素高效整合;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着力培育流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商贸流通内涵式可持续发展。2.坚持协调推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推进流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推动流通与工业、农业和其他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均衡发展。3.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流通,培育绿色流通主体,推广绿色流通技术和标准,发展绿色流通方式,引导和促进低碳生产和绿色消费。4.坚持开放融合。提高商贸流通开放水平,加强与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实现资源要素高效整合,培育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5.坚持共享发展。聚焦富民,以便民、惠民、利民为指向,大力提高流通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构建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更好发挥商贸流通繁荣市场、扩大就业、满足消费等保障和改善民生功能。(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商贸流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线上与线下融合、虚拟与实体互动成为主流。流通产业跨界融合、全渠道经营、智慧供应链建设进一步发展,流通供给水平明显提升,引领生产、促进消费能力明显增强,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凸显。江苏成为全国流通强省,流通业成为江苏现代战略性支柱产业。具体目标为:总体规模稳步扩大。到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7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0%左右;批发零售与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万亿元,年均增长7.5%左右。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交易额达到2.5万亿元。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流通方式得到普及,城乡双向现代流通网络基本形成;农产品流通布点、强链、优网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冷链化、标准化流通快速发展;社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保障,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基本形成。现代化水平继续提升。创新驱动的商贸流通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发展。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5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20%;网络零售额超过1.4万亿元,年均增长27%。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例达到80%。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培育一批联通世界、辐射全国、具有行业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到2020年,力争全省进入世界零售100强的企业2家,进入全国零售50强的企业5家,年交易额超千亿元的全国性一级批发市场5家,交易额超亿元的电商企业20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老字号企业超过100家。营商及消费环境明显改善。构建符合江苏实际的流通标准体系、追溯体系、诚信体系和监管体系。物流标准化和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取得新进展;追溯体系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继续完善商务诚信体系,市场秩序更加良好;提高综合执法效能,建立更为有力的监管体系,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持续改善。三、主要任务(一)加快信息化转型,提升创新发展水平1.推动流通企业信息化。推动各类流通企业信息化应用和改造,在营销、支付、售后服务等方面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应用互联网技术挖掘市场价值、锁定目标受众、协调顾客关系等,实施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全方位、全天候满足消费需求。鼓励流通企业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传统经营方式、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社会闲置资源配置,拓展产品和服务消费新空间新领域,鼓励发展分享经济新模式,扩大社会灵活就业。积极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拓展智能消费领域,提高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水平。2.促进线下线上融合发展。促进“互联网+商贸”流通模式创新。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发展线上业务,推动网络销售企业拓展线下功能,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提高全渠道营销能力。加快企业从流通中介向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和数据服务等多功能集成转型,创造实现更大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商业业态。推动物流配送信息化,鼓励自动化仓储设施和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发展第三方仓储模式。深化互联网在社区商业的应用,加强电子商务企业与社区商业网点融合互动,探索“电子商务+社区终端”便利智能化生活新模式,整合零散的社区服务资源,打造多层次、多业态的便民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居民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便利化、品质化、精细化发展。3.发展智慧流通。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整合物联网、传感网与互联网,对商品实施智能化跟踪与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流通效率。加强智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流通全程冷链建设,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统筹智能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建设。加快智慧商圈建设,促进商圈内各种商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