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的视点与镜头效果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摄影摄像的视点与镜头效果拍摄位置、角度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拍摄最佳视点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从哪个方向去看的问题;从什么高度去看的问题;从多远去看的问题;一、拍摄方向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面上一周360°的相对位置,包括正面、背面、侧面、和半侧面;看图例1.正面拍摄:指摄像机对着被摄主体进行拍摄;被摄物体处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画面显得对称二稳定。以人物为对象,正面拍摄时摄像机对着人物的正前方进行拍摄。摄像机拍摄方位图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正拍是对被摄物的正面拍摄,主体常处在画面中心,易于表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当主体是人物时,有利于人物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具有亲切感,如正面拍教师讲课,图表,字符等。2.侧拍侧拍是对着被摄物的侧面拍摄,善于表现景物的轮廓线,主体的动作姿态,人物对话,教师备课等。侧拍画面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但只有被摄物的侧面,立体感较差。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3.半侧面是对着摄物斜侧面拍摄,画面既有被摄物的正面又具有被摄物的侧面,立体感和纵深感较强。如斜侧拍立体的教具,模型,仪器,实物等。斜侧拍善于表现景物的斜线构图,如斜侧拍跑步,起飞,给人以动感。斜侧拍是常用的拍摄点。30°-60°的角度进行拍摄;4、背面拍摄也叫反拍是对被摄物背面拍摄,画面基本看不到主体的正面,且改变了陪体的位置,突出了陪体与环境。反拍能将人物背景融为一体,背景是人们所关注的事物,如反拍学生用示波器测试学生电路的波形图。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二、拍摄高度通俗地说,拍摄高度就是摄像机摆放的高度,即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高度。是改变摄象机与被摄物水平线的高低所选择的拍摄角度。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产生平视,俯视,仰视的构图变化,使画面地平线位置的高度,前后景物的可见度和透视度均发生变化。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拍摄高度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1平拍平拍是摄象机与被摄物水平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拍摄,一般,地平线在画面中间,天地各半,人物和景物不变形,具有真实感,平拍是常用的拍摄角度。平拍善于表现景物的曲线构图,如平拍人物或景物在水面倒影等,富有结合感。一般说来,平拍使前后景物压缩在画面中间的地平线上,画面显得平淡且有分割感。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2俯拍俯拍是高于被摄物水平线向下拍摄,地平线在画面上部或上部画面外,天少地多。俯拍时前后景物都能呈现出来,且前景大,后景小,纵深感强。俯拍善于表现景物的曲线构图,如俯拍蜿蜒的公路,河流等,给人以柔和优美的感觉;还擅长表现广阔地面的景物规模,数量,位置,给人以辽阔壮观的气势。俯拍能表现物体顶部的外形,如俯拍编辑控制器的面板,可清晰地呈现面板上的各个功能键。俯拍的景物容易产生变,景物的向线有向集中的趋势,被摄物的顶部增大,下部变小,给人以压抑,低沉的气氛,如俯拍反面人物,可使形象变得渺小。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3仰拍仰拍是高于被摄物水平线向上拍摄,地平线在画面下部或下部画面外,天少地,俯拍善于表现景物的线构图,如树,塔,碑等,尤其善于表现高大雄伟的气势,如高楼,高山,伟人等。仰拍能升高,突出前景,降低,简化后景;也能使被摄物变形竖向线有向上集中的趋势,被摄物的下部增大,上部变小。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三、景别景别,是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不同的景别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是电视画面的构图的视觉形式,是摄像师选取的与事件相关的并需要引起观众注意的内容材料,是摄像师表达画面内容所采取的一种视觉结构。摄影距离的变化决定画面景别的变化。五种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人像景别区分:五种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以膝盖、胸、肩膀为分界线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远景:从远处拍摄,以表现整体气氛为目的的画面。反映一个完整的事件首先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活动的环境。这个任务就由远景或者全景来完成。远景的特点:(1).易于表现整个环境和总体气势,不利于交代具体情节和细部。(2).适合表现自然景观和群众活动场面。远景处理要求:从整体入手,注重大关系,忽略小细节。第一节拍摄机的视点与画面效果(二)全景的特性:1.用来交待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交代主体与环境的关系。3.全景画面还可以交代特定环境的整体气氛。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运用全景应注意的事项:1.保留主体外部轮廓线的完整。2.在主体周围保留适当的空间。(打工母亲)高前摄2006年7月20日《人民摄影》头版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三)中景中景是表现局部的状态、情节或动作的画面,对环境只是象征性的交代。中景也称膝上景,拍摄人物头部至膝盖部位,是强化运动感的取景方法。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强调人物膝盖以上部位时,稍不留神就会形成含糊不明确的照片,取景中应特别留意截取效果中景拍摄中,应慎重考虑画面的布局,强力表现人物的眼神或周围环境,使观赏者感觉不到膝盖以下截取效果。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图中中景可强调人物和背景的面、线,表现更强的稳定感。中景的特性:1.集中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2.这是最常用的景别,既可以使人物交流得到充分展现,又可以把不必要的环境排除在画外。3.它最大的优点是长于表现情节。注意事项:注意表现人物的动作、姿态、手势。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四)近景近景是以表现神情或质感等细节为目的的画面。近景拍摄人物脸部到胸部,用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神态,容易形成证明照或护照上的照片效果,因而拍摄的重点在于人物面部的表情。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在近景拍摄中,人物照片多采用纵向构图。人物头部上侧及下颚的位置可适当留取空间后取景,会形成富有魅力的照片效果,横排可以一同框取人物和周围环境,可表现动态效果。近景拍摄中使用最多的是容易留出空白的纵向构图。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近景的特性:1.表现人物的神情和精神风貌,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心里活动。2.常用来表现物体的局部特征,不利于表现事物周围的环境。近景处理要求:1.一定要注意“近取其神”、“近取其质”。2.拍摄人物近景,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人的眼神光和手势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五)特写特写是以表现局部特征为目的的画面。被摄体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一般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主体细节的画面。在拍摄特写画面时,构图力求饱满,对形象的处理宁大无小,空间发你为宁小勿大。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特写的特性:1.特写主要用来表现细节,通过细节透视人的内心和事物的本质。2.优秀的特写都是富有抒情味的,它们作用于读者的心灵,而不是读者的眼睛。美国飓风灾难报道中的大特写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运用特写应注意的事项:1.抓取最能揭示内心活动的部分:眼睛和手。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3.“手是人的第二张脸”。特写处理要求:要注重表现拍摄对象的特征及质感,所谓“远取其势,近取其神”。第一节拍摄的视点与画面效果四、景别的应用你要以“势”感人,你就用远景或者全景;你要以“神”感人,你就用近景或者特写;你要以“情节”感人,你就用中景。“远取其势,近取其神”景别有向两极发展的趋势。景别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情感的变化,景别越小情感越强化,越倾向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或事物的内在本质。不同景别的画面组接到一起可以讲述完整的故事,运用时要规范,拍摄时一定要用最准确的景别最好地表现主题。课外作业:应用数码相机拍摄一组不同景别的照片:具体要求:包括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景别;拍摄的图片在PS中统一大小改为800*600;每张图片有简单的效果应用;第二节拍摄的位置与镜头类型镜头的含义:从技术上讲是指摄像机的光学部分;从创作上讲,是指摄像机从开机到停止连续拍摄的一段画面。镜头的分类: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摄像机拍摄距离、方向、角度和焦距的变化或者是摄像机位置的变化。第二节摄像机的位置与镜头类型一、固定镜头(一)固定镜头的概念及特点固定镜头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变、光轴不变、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所拍摄的画面,即画面框架处于静止状态所呈现出的电视画面。固定画面具有的特性:1、画面框架静止不动,画面外面运动的因素消失;2、固定画面视点稳定,复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停留细看,注视、的视觉体验和视觉要求。第二节摄像机的位置与镜头类型(二)固定画面的功能及局限1、固定画面的功能:第一,固定画面有利于表现静太环境。第二,固定画面对静态人物有突出表现的作用。第三,有利于强化画面的内容运动。第四,具有绘画和装饰作用。第五,表现一定的客观性。第六,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表现出不同的时间感。第二节摄像机的位置与镜头类型2、固定镜头的局限第一,固定画面视点单一,视区域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第二,构图形式单一。第三,固定镜头难以表现复杂的运动。第四,固定画面难以表现复杂、曲折、的环境和空间。第五,固定画面不如运动画面那样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一段生活流程。第二节摄像机的位置与镜头类型(三)固定画面的拍摄1、扑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的内部活力2、注意纵向空间和纵向深度上的调度和表现;3、注意固定镜头的流畅感;4、构图的艺术性和快视性5、“稳”第二节摄像机的位置与镜头类型二、运动镜头包括有推拉摇移跟升降等运动画面;运动画面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画面表现的运动性;第二,时空表现的完整性;第三,视觉感受的真实性;第四,心理体验的一致性;二、运动镜头(一)推镜头推镜头是被摄主体不动,摄像机沿直线由远而近向主体推进所拍摄下的连续画面。它相当于人们面对着主体走近去看。推镜头的作用:1.突出介绍的重点,强化事物的特征。如,科教片《青蛙》用了大量推镜头去突出青蛙的形态。如28号镜头,“从青蛙全身推到眼部”,突出介绍“青蛙头部前方有一对高高突起的眼睛”;33号镜头,“从青蛙全身推到后腿部,突出脚肢”,突出介绍了“青蛙的后肢有蹼。”另外,39号镜头,从摇过嫩绿的草地,接着推上镜头,呈现出青蛙,说明青蛙具有与草地相近似的保护色,当镜头推进时,才能引导人们去发现它。这些镜头都恰当地发挥了推镜头能突出观察的重点部分和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作用。2.展示巨大的空间,产生纵深感。当摄像机向远方的目标推进,比如摄像机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朝前方拍摄使得前方的景物不断进人画面,这样产生了从纵深方向展示巨大空间的效果。如《古都北京》介绍十三陵前的石马、石羊、石象等景物时,用推的镜头展示了这一景象的磅礴气势和巨大的规模,起到了固定镜头不能起的作用。(二)拉镜头它与推镜头的运动方向相反,摄像机不断远离拍摄的主体物,镜头画面显示出由局部到整体,背景空间越来越大的效果。拉镜头的作用:1.表现主体事物在空间的位置和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从一串鲜红荔枝果的特写拉出荔枝树,展示了荔枝果是结在荔枝树的枝头上;又如,许多反映教学情况的镜头,常常从“教案”的特写拉出,接着展示出教师在家重认真备课,或者是在课堂上讲课。2.表现主体事物与周围事物的相互关系。科教片《布朗运动》的12号镜头,将藤黄酒精溶液滴在玻璃片上的近景,拉出实验员将玻璃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中景。它既用近景恰当突出了溶液滴在玻璃片上的情景,又拉出中景交待了主体物被实验员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关系。(三)摇镜头摇镜头是摄像机的位置不动,而摄像机的镜头改变拍摄方向,就象我们站着不动,只转动头部去观察事物一样。摇,可以左右摇,上下摇,也可以斜方向摇。摇镜头的作用:1.展示空间环境和位置关系。2.展示人与物的空间关系,使人物的活动与空间环境结合起来表现。如“从实验室一角摇到正在做实验的学生”,展示了学生是在实验室这一空间里活动;“从教室里听课的学生摇至讲坛上讲课的教师,”展示了师生在教室这一空间进行教学活动。3.介绍大面积的主体物。(四)移动镜头移动镜头分为横移和跟移两种。横移为向左或向右横向移动;跟移则向前或向后纵向移动。移镜头的主要作用是表现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把事物逐一连续展示。比如,在前进的汽车上,拍摄街道两边的建筑物与人群,使人物与景象逐一展示,反映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