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3.2《辛亥革命》课件7(人民版必修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学法四、教学流程五、教学感悟临安中学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知道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酝酿、爆发、高潮和结局);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和意义;论从史出的自主构建辛亥革命意义。过程与方法:以人物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烈士革命首创精神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受中国近代建立民主的艰难尝试1、教材地位1、辛亥革命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关节点,标志着中国千年封建王朝的终结,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2、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3、重点难点4、说明“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保路运动”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重点: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和意义(教师提供材料,学生探究)◇难点: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教师提供情境,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形成认识,课后补充史料论证))三、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教师以创设人物情境贯穿整个革命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过程中主要采用师生讨论法解决问题。2、学法:融入人物情境,积极思考相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最后学会利用材料自主构建知识。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参与积极性高。但运用材料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较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比较欠缺。主题:看历史人物,探辛亥革命背景爆发高潮结局导入新课四、教学流程设计•在浙江绍兴闹市轩亭口的石碑上记载着一个中国女性故事,至今令中国人黯然神伤。•她说:“怕死不出来革命。革命需要流血,如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审讯时,她“坚不吐供”,只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在没有口供的情况下,她依旧被判为斩首示众。•设问:她为何悲愁于江南的秋风秋雨之中?为何愿将高贵的头颅悲壮的滚落?创设情境一:设计意图:熟悉的人物引入——结合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参考材料:可能性必然性这天,黎元洪呆呆的坐在房间里,他还没想明白,为什么明明已经抓住了革命党的主要人物,破坏了革命党的领导层,起义还是发生了,难道大清国真的就没救了吗?一想到这个念头,黎元洪一下子冒了一身冷汗。如果大清国真的完蛋了,难道我真的要为大清国陪葬吗?设问:这里的起义指的是什么起义?为什么这次起义出乎黎元洪所料不但发生了还成功了?大清国像黎元洪所说的完蛋了吗?你会如何预测黎元洪的命运?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武昌起义后全国15个省宣布独立创设情境二:设计意图:结合材料知道武昌起义(原因、过程中的首创精神、影响、存在的危机)参考材料:创设情境三:1911年10月12日上午11时,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的孙中山在当地的一张报纸上看见了中国武昌发生起义的标题新闻。1911年12月25日,已经十六年没有踏上祖国土地的本世纪最著名的漂泊者孙中山,终于归来了。1912年1月1日晚上,在南京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礼炮21响,孙中山宣读《临时大总统誓词》,宣布了民主共和体制的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考你:下列旗帜,哪个是中华民国国旗?ABCD◆考考你:辛亥革命后确立了民国纪年,目前台湾地区依然采用此纪年法,那么2011年时值民国纪元的哪一年?A99年B100年C101年◆考考你:孙中山曾说:“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这句话意思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设计意图:以考促学强化重点: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临时约法》.◆考考你: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设问一:这里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设问二: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重点突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法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发布命令必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设计意图:以考促学强化重点: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临时约法》.参考资料:创设情境四:设计意图:补充结构图了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的原因。这是一张文革时期关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的纯手工绘图,大家一起补一补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季陶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鞋,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你觉得那一种现象更符合民国初年的史实?说明理由创设情境五:设计意图:开放式评价辛亥革命,学生收集资料,论从史出。参考材料: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其一,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关于有人认为“只不过赶跑了一个皇帝”。其二,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也有人认为“有名无实”或“只剩下一块招牌”。其三,颁布了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成果和标志。有人认为辛亥革命仍然是旧式的革命,它没有也不可能跳出王朝更替的传统,更不可能建立起来新型的民主政治和崭新的政治秩序。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为社会注入了崭新的思想意识。袁世凯的皇帝梦只做了八十三天,张勋复辟的丑剧更是昙花一现,就充分证明了新思想意识的内在力量。有人论证“民主共和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在为辛亥革命买单在思想文化方面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如黄逸平认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也有辛亥革命的一份功勋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地一些政治变革和影响,为这次资本主义高潮兴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论者把“黄金时代”的出现归因于“列强无暇东顾”和人民以抵制洋货为代表的反帝斗争,或认为辛亥革命“影响所及,反映在社会经济方面的成果是极其有限的”,而黄金时代“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笼统地归结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同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他们对辛亥革命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怀疑态度。在经济方面1912年3月5日的《时报》上,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在社会风俗方面放足和禁缠(禁止缠足)成效最差,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好些地方的妇女依然缠足。剪辫稍好,但坚持不剪的人,也所在多有。民国成立,原本戴在外国人头上的大礼帽,的确扣在了中国官员的脑袋上,而且他们的手上,也多了根“文明棍”(手杖)。但是,民国之后,长袍马褂依然如旧时一样,瓜皮帽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依旧为士绅的常服。为孙中山倡导的中山装,即使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也只是军政人员在官方场合的服装,回家之后,很多人还是袍褂当家。五、教学感悟设计亮点:新课过程中,始终通过人物情境的设计贯穿辛亥革命的背景、爆发、高潮、结局。评价问题的开放式探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缺陷:虽然设计的主线是人物,但是碍于课堂的有限性,学生对所涉及的人物的整体把握是不全面的,比如孙中山仅仅在建立民国时候提及,事实上在辛亥革命的始终都是重要角色。谢谢历史是划上句号的过去,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