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文圣经学院课程 佛教及佛教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佛教及佛教文化Buddhism&ItsCulture編寫:文牧日期:2007學分:2目的:討論佛教的起源、教義、派別,及其帶給佛教國家的文化。最後附上基督徒的回應和針對佛教徒傳福音的方法和技巧。前言第一章佛教及其教義第二章中國佛教第三章啦嘛教第四章日本佛教(日蓮正宗)第五章佛教文化(附圖片)第六章基督教對佛教的回應結論:向佛教徒傳福音的策略和方法附錄(一):基督教與佛教十點總括的分別附錄(二):佛教徒常問的一般問題-答佛教朋友的疑問附錄(三):基督教與佛教作業:一.詳細閱讀講義。二.觀察報告一篇。按課程內的「觀察報告」要求而填寫。(30%)三.考試。(70%)參考書:1.PaulHattawayPeoplesoftheBuddhistWorld.Carlisle:Piquant,2004.(楊天民新書,介紹每一個佛教群體,圖文併貌)2.魏司道《基督教與世界宗教》,趙中輝譯。台北:改革宗,1981.。3.吳恩溥《世界五大宗教》。香港:聖文社,1989。4.黎登奧《殊途同歸?基督教與其他各大宗教之比較》,鄭華志譯。台北:中國主日學,1994。5.廖超凡《基督教與其他宗教》。朱信譯。香港:道聲,1967。6.龔天民《佛教研究及批判》第一集。台北:道聲,1998。7.龔天民《佛教研究及批判》第二集。台北:道聲,1998。8.王景慶《耶佛合參》。香港:道聲,1969。9.鄭麗津《從空門到教堂》。電子書庫。10.方立天《中國佛教文化》。北京:商務,2007。11.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內「佛教」、「啦嘛教」、「日蓮佛教」條。北京:東方鼎電子,2000。觀察報告(「佛教及佛教文化」課程專用)學生姓名:________地區:________此觀察報告佔30%。(請連同考卷(70%)一起交上)請你親自到你附近一個佛教場所或寺廟(佛教/啦嘛教/日蓮佛教)去觀察,然後按以下的要求編寫報告。一.簡略的形容你所到的一個宗教場所的地點、名稱、外表特徵、參與的人物及人數、歷史。(4%)…..二.描述那個宗教場所的敬拜的儀式、參與的信眾的反應。(8%)……從基督教的角度,你覺得這個宗教場所的信徒有哪些東西是令你佩服(列出最少3個)和感嘆的(列出最少3個)。(8%)……你覺得該如何有效地向這個宗教信仰的信徒傳福音呢?(10%)…..各宗教信徒的增長表宗教1900年1950年2000年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5.58億8.6億19.1億佛教1.27億1.47億2.73億伊斯蘭教2億3.7億13.4億印度教2億3.2億8.65億東方宗教(儒教、道教、民間宗教、神道教、拜火教、耆那教等)3.94億4.6億4.45億無神論3.15億1.77億12億其他(部落宗教)1.3億1.92億3.43億2007年不同宗教人口基督徒(天主教+基督教)2,195,529,0001.31%非基督徒4,420,319,0001.19%回教徒1,359,745,0001.93%印度教徒888,300,0001.49%無宗教信仰者787,236,0000.17%佛教徒386,023,0000.89%2009年387,872,0000.73%無神論者154,019,0000.58%新宗教信徒106,124,0000.81%本土/民間宗教262,502,0001.40%錫克教徒26,210,0001.54%猶太教徒15,193,0001.01%其他434,967,000第一章佛教起源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他原來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大抵說他生於主前557年,死于主前477年者。更有人說他是在生死於主前563-483年之間。他的父親淨飯王是尼泊爾和印度邊境上釋迦族一個貴族(等於一個小諸侯)。釋迦(Sakya)為族名,意為“能仁”;牟尼(Mani)意為“賢人”或“寂默”。釋迦牟尼即意為“釋迦族賢人”。釋迦自幼接受婆羅門教(改革前的印度教)教育,15歲被立為繼承人,17歲結婚,一妻二妾。長大後,釋迦牟尼感到印度社會上階級的不平等,又感到人類的生、老、病、死4大痛苦。他開始思索人生中是否還有比宮中的奢華生活更有意義的事情。一個深夜,他對沉睡的嬌妻和孩子投下最後一瞥,便永遠離開了他的王宮,時年29歲。接下來的日子,他剃光頭、披黃袍,雲游四方,成為一個行乞的修行者。他用遁世、刻苦的方法尋求拯救。他極其刻苦,幾乎餓死,但並沒有獲得屬靈的光照和內心的平安。最後他在一棵菩提樹下打坐,發誓要坐在那裏不動,直到找到他所尋求的東西。在40晝夜中,他終於獲得了一種稱之為“開悟”的經驗。這種臨到他的內覺使他認定人類苦難的真正根源是“欲念”。人如果能擺脫一切欲念,即可獲取內心的平安,去涅盤之路于此開通。這就是修道至高無上的精神境界──成“佛”。此後,釋迦即被稱為“佛陀”(Buddha),即“悟者”、“覺者”。佛教教義的背景釋迦牟尼那次“覺悟”的經驗之後,釋迦吸取婆羅門教一些教義,創立了佛教,設立了僧侶制度。此後45年中,他在印度恒河流域一帶傳道,在最後四、五年中,便有信徒一、兩千人。佛陀80歲高齡去世時,已有成千上萬人接受了他的宗教理論。釋迦病逝於公元前486年。遺體火化後被分成八份。火化後骨頭的剩餘物,梵文叫saria(意即“死人的骨頭”),中譯為“舍利子”。釋迦死了以後,人們稱他爲釋迦牟尼或佛陀。佛教寺院的“大雄寶殿”裏,當中有個“如來佛”,“如來”和“大雄”都是釋迦牟尼的稱號。佛教繼承了婆羅門教關於“輪回”的教義。認為,有生命的東西,有一個前生和一個來生。一個人的前生不一定是人,也許是鬼,畜牲,也許是神。至於你是什麼,則決定于前生的“業”。“業”是行為,包括思想、言語、行動。他們認為世界是個苦海,人免不了生、老、病、死,總的來說就是苦。如果一個人今生修善,他來生也許是人;若他行惡,來生就會變鬼或禽獸。因而佛教的人生也是悲觀的。一切皆苦,一切皆空。苦的根源在於欲望,由欲望而造業,就不免於輪回。釋迦牟尼之後的弟子把佛教繼續發揚光大。現在佛教的教義十分複雜,但大體可分為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大類。原始佛教原始佛教系指釋迦牟尼本人所講的根本教訓,一直持續到他去世後的一百年為止。原始佛教主要包含下列幾方面。四聖締。四聖締即“四個真理”之意。四聖締為苦締、集締、道締和滅締。1.苦締苦就是說人生有痛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煩苦、怨憎苦、恩愛別離苦和所欲不得苦等八苦。2.集締集是聚集,藉因緣論,認為一切事物並無實體,只不過是因緣的組合而已。釋迦的“十二因緣”是說明人為什麼會有痛苦。他認為一切皆起源於“無明”(Avija)。“無明”是一切惡事的根源。如果通過修行,把“無明”除掉,就除掉一切痛苦,不會再生、再死,得以從生死輪迴中超脫、釋放。“無明”含糊地說是「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3.道締道是修道,滅苦之法。主要講人如何才能脫離因緣的束縛而超脫輪迴之苦。主要是八正道:正見(對佛教有正確的認識)、正思惟(化正見為求道的理想)、正話(不妄言)、正業(不殺、不偷、不姦淫)、正命(過有規律的佛教生活)、正精進(斷惡念)、正念(立志修道)和正定(虔修禪定)。通過修行,可產生“六神通”:天眼通(能見生、死輪迴)、天耳通(聽遠近一切聲音)、他心通(知他人的心思意念)、宿命通(知過去、未來事)、神足通(自由分身往來於梵天界和世俗之間)和漏盡通(漏盡一切,使心靈解脫)。4.滅締滅是寂滅。說人道修成功後,死了便可進入“涅盤”境界。涅盤(梵文為Nirvana,意為“被吹去”)是佛教徒最後的理想去處,是一個沒有再生再死的地方。六道輪迴說釋迦把婆羅門教的三道輪迴擴充,成為六道輪迴,人要按其前世的作為,分別在人間道(三善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等道中輪迴。三惡道有:地獄道──十八層地獄最苦之處。餓鬼道──一種鬼魂常受飢餓之苦。畜牲道──豬狗牛羊及飛鳥。三善道(人間道)有:修羅道──樂少於苦,常動干戈。人道──即世間人類……天道──分三界二十八天…….所謂「苦海無邊」。即是說人在六道輪迴之中,無常流轉,永無止息。人死後並非完全了結,乃是有三世因果相續,三世即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前後相續,不斷流轉。欲明佛教人生看法,必須知三世十二因緣:無明(過去世無治之煩惱迷惑)行(因煩惱而作之善惡行業)過去世識(就是去投胎的靈魂)名色(在胎中身心漸漸生長)六入(六根俱全將近出胎之時)觸(二、三歲能有觸覺)現在世受(六、七歲時能感受苦樂)愛(十四、五歲時生種種貪愛)取(成人之後因貪愛而取求)有(因愛取之業而有未來之果)十一.生(因有業而又有生)未來世十二.老死(有生便有老死)業力說佛教不講「罪」,但講「業」(Karma,意為“行為”)。十惡業就是罪。十惡分為身,口,意三類。人及牲畜都要根據其生前的業力的善惡好壞,死後輪迴,重新投胎。身業有三種:即殺、盜、淫,這是身體所犯的罪。口業有四種: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這是口所犯的罪。意業有三種:是貪、嗔、癡,這是意念對於外境所引起的罪。人類所做的惡業,都是由於無明而起的。無明的內容,即「煩惱」。「煩惱」(也可說是基督教「罪」的代名詞。佛教祇稱為煩惱,不叫它做罪)分兩大類,一是根本煩惱,二是隨煩惱。根本煩惱是根,隨煩惱是枝葉。簡單的說,根本煩惱有六種:貪、嗔、癡、慢、疑、不正見。隨煩惱有二十種:忿怒、仇恨、覆藏(隱瞞罪)、惱害、嫉妒、慳吝、虛誑、諂媚、損害、驕傲。無慚、無愧、掉舉(心掉不寧)、惛沈(心滯蒙味不清,與掉舉相反)、不信、懈怠、放逸(放蕩如野馬妄為)、失念(失正念有邪念)、散亂(心不專一)、不正知(顛倒是非)。佛教認為將以上惡業、煩惱反過來就是善,就是道德。十惡反過來變為十善;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綺語、不兩、不惡口、不貪、不嗔、不癡。善心又有十一種: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為了行善,佛家七眾(七種信眾),持戒又各有不同。七眾是:一.比丘(和尚)二.比丘呢(尼姑)三.式叉摩那(譯為學道女,是沙彌尼進一步欲受「具足戒」者)四.沙彌(初出家未受「具足戒」者)五.沙彌尼六.優婆塞(在家男居士)七.優婆夷(在家女居士)。1比丘應持二百五十條戒。三千威儀,八萬細行。2比丘尼應持三百四十八條戒。八萬威儀,十二萬細行。3式叉摩那,欲為比丘尼,須再學道二年,方可受具戒。4沙彌應持十戒。5沙彌尼應持十戒。6優婆塞應持五戒。7優婆夷應持五戒。五戒是:一殺,二盜,三淫,四妄,五酒。十戒是加上:六不著花鬘及不香好塗身,七不歌舞倡伎並不往觀聽,八不坐臥高大床,九不非時食,十不觸錢金銀寶物。五蘊說“蘊”(Shandhas)是“集合”之意,認為人由物質(色蘊)和精神部分(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組成。釋迦佛在入滅前,告訴弟子人生的究竟,勉勵他們精勤修道,以求解脫,所謂「四念住」:4.1.觀身不淨。身為父母所生之肉身,謂身之內外污穢充滿,無絲毫淨處,看人的身體有「臭皮囊」之稱。4.2.觀受是苦。受即是人身心所感受的。人身心所感受者有五個:苦、樂、喜、憂、捨。捨就是不苦不樂,不憂不喜。身心所受,雖有喜樂,乃暫時喜樂,非真喜樂。4.3.觀心無常。心為眼等之心識,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心為無常。4.4.觀法無我。謂人乃五蘊和合而成,實無有我。五蘊也叫五陰。蘊者蘊藏,陰者障蔽。色蘊-即有形之物質──身體受蘊-即感受苦樂等之心的作用想蘊-即思想辨道明是非者行蘊-即有意志而發於行為者識蘊-即指第六意識-心這五蘊因緣和合而成人,不過是無常變化。須彌山說釋迦繼承婆羅門教的信仰,認為宇宙間有一座須彌山(Semura),由七山和七海圍繞,由風輪、火輪和金輪托住。須彌山住有四大天主(天王),越過須彌山到空中,經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最後到達無色界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二十八天,又稱“三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一千個須彌山世界成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構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則成為一個“大千世界”。三界有:一.欲界:以有色身及五塵欲者(由五根而起之色、聲、香、味、觸)謂之欲界。為五趣雜居地

1 / 17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