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病及防治新技术2015年3月第一节病毒性疾病一、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猪瘟流行以非典型、温和型为主,发病特点与临床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低,必须经过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猪瘟流行的特点流行范围广各省市区均检测出猪瘟病毒,说明全国均有猪瘟流行。主要原因是猪只的频繁交易和流动。散发流行没有大规模爆发流行,散发流行,疫点减少,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的某些地区和猪场。发病年龄小,成年猪带毒现象严重目前猪瘟多发生于新生仔猪,发病日龄日趋偏小,多发于断奶前后和出生10日龄以内的仔猪。成年猪很少出现发病症状,存在严重带毒现象,还能引起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并造成恶性循环。非典型症状和繁殖障碍型猪瘟增多免疫失败现象严重混合感染严重(一)临床症状急性型和亚急性型:病猪不愿走动,体温升高至41℃以上,有的可达42℃;病猪眼结膜潮红,有明显的眼屎,甚至上下眼硷粘合;发热初期出现便秘,接着下痢,便中带粘膜,厌食、怕冷,个别猪呕吐出带有很多胆汁的黄色液体;部分猪出现痉挛,很快死亡,有的运动失调,皮肤小点出血,尿黄,包皮积尿;病程后期,腹部、鼻、耳和四肢皮肤可呈现紫色;急性猪瘟大多数在10-20天死亡,亚急性一般在30天之内死亡。慢性型和非典型:这两型在多数猪场(包括大型养猪场)中常见,常与呼吸道综合征混合感染,呼吸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突出,按照呼吸道疾病处理却收不到好的治疗效果。死亡猪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腹部皮下布满出血点,尿黄,包皮积尿;生长较其它猪缓慢,并常见弓背站立,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偶尔少食或厌食;患病猪可存活100天以上。先天性猪瘟感染:怀孕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可造成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弱仔和先天性震颤。产下的活仔由于产生免疫抑制,即使注射猪瘟疫苗也不能产生猪瘟抗体,待母源抗体消失后受感染而死。(二)病理变化皮肤发绀。淋巴结水肿,边缘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肾、膀恍、会厌软骨等处常见出血小点;扁桃体充血、出血或坏死,脾脏边缘有出血性梗死灶,心外膜有散在出血点,心包积液;病程半月以上的死猪,回盲有溃疡;先天感染的仔猪,肾脏表面往往有沟状结构及点状出血。(三)防治方案1、紧急免疫接种:猪瘟脾淋苗按2-3头份/头,全群免疫接种;2、控制继发性感染为主在常规治疗上多采用控制继发性感染上,抗生素(青霉素、头孢、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等)磺胺药、和解热镇痛中成药(如清瘟败毒散、柴胡粉、黄莲粉、板蓝根粉、穿心莲粉、鱼腥草粉等,其他们的注射液)、再配合免疫增强药物(如黄芪多糖注射液、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肽)联合使用。尽量使用中成药为好,如清瘟败毒散(石膏、地黄、栀子、水牛角、黄连、牡丹皮、黄芩、赤芍、玄参、知母、连翘、桔梗、甘草、淡竹叶)。3、做好隔离工作,消毒工作隔离病猪,假定健康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每天用复合醛消毒液消毒处理。4、制定合理免疫程序:(1)母猪必须在配种前免疫,且每次配种都应免疫;(2)种公猪每年应免疫两次;(3)刚购回的不明免疫情况的仔猪,必须立即注射猪瘟疫苗1-2头份;(4)仔猪25天用猪瘟疫苗1-2头份注射免疫。45天再用猪瘟疫苗1-2头份强化免疫。二、猪口蹄疫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感染率和发病率很高,并引起仔猪的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国际上被列为一类烈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为接触性传播,也能通过空气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我县冬春多发,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创伤的皮肤粘膜等传播。该病共有7个血清型,每个血清型又有若干亚型,型与型之间不能交叉免疫,血清型的复杂性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在我县目前主要以0型为主。(一)临床症状最初感染猪体温升高到40.5℃或更高,接着皮肤出现水疱;水疱多出现在吻突、舌及其它口腔粘膜、蹄冠;水疱破溃后病变部位会出现糜烂、充血、出血和有粘液流出,有的病猪蹄壳掉落,不能走动;一旦发病,发病率很高,往往波及周围养殖户和整个村;母猪感染可能会引起流产。一旦发病,猪只受到驱赶、继发感染等各种应激后,易发生粹死,猪越大死亡率越低。(二)病理变化水疱病变开始是小面积变白,进而形成苍白隆起,然后慢慢变大到破溃,破溃后流出粘液和血液;蹄间通常因继发感染而表现出深部组织坏死及化脓。(三)防治方案1、口蹄疫属强制预防疫病,必须按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定时、定期进行预防注射及消毒。种猪每年应兔疫2次。一且出现疫情,应立即上报,并立即进行封锁、隔离、消毒及捕杀等紧急措施。2、紧急接种受威胁地区的猪要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先注射疫区外围猪群,后注射疫区内猪群,要求一猪一针头。3、环境消毒:此病已经发生或处于危险地区的猪舍,建议猪舍一定要使用高效杀灭病毒的消毒水彻底消毒如强力消毒灵等。场内其它地方可用2%的烧碱溶液彻底消毒不留死角,猪场周围可用漂白粉撒布。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猪的一种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障碍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猪蓝耳”病。本病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传播迅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猪场卫生条件差,气候恶劣,饲养密度大,可促进本病流行。由于本病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禁止从感染地区或猪场引进活猪。(一)临床症状本病多见于妊娠后期(l00天以后)的母猪,主要表现为厌食、喷嚏、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类似流感。部分母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耳尖、耳边皮肤呈现蓝紫色。感染母猪出现大批流产或早产,产出死胎、弱仔或木乃伊胎,仔猪死亡率高达80-100%。初生仔猪,表现为呼吸加快,厌食,发热,被毛粗乱,生长迟缓,有的丧失吃奶能力。发病仔猪常因继发感染而使病情恶化。育肥猪和较大的仔猪感染本病后,症状较缓和,如短时间内的厌食,咳嗽,若出现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剧,出现明显的呼吸系统障碍。(二)病理变化死胎及刚出生后不久的弱仔猪,可见颂下、颈下和腋下水肿,呈胶胨样。仔猪和育肥猪体表淋巴结肿胀,胸腔内有暗红色积液。肺充血有的肺尖叶增长,俗称“象鼻肺”;感染肺脏质地坚实如橡皮,红褐色花斑状,不塌陷,气管内有大量的分泌物;肝脏充血出血。(三)防治方案猪蓝耳病感染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重在预防,应控制好应激及其他疾病的感染。大多数措施目的在于缓解急性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减少损失。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一般而言,新建猪场没有特定致病原,若新猪场在引种时把关不严,或没经调查摸清种猪场的疫病流行情况,而盲目引种,引进带毒种猪。最终导致猪蓝耳病在猪场内发生。2、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3、加强猪群的胸膜肺炎、伪狂犬、链球菌、喘气病等病的防疫,增加猪只的抗病力。4、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防止生长猪继发感染,并补充适量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5、保持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及时空圈并进行消毒以中断病毒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循环。6、并做好春秋集中免疫。四、猪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各个阶段的猪都可感染,不同日龄的猪发病后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伪狂犬病毒主要侵害猪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一)临床症状哺乳猪:开始时乳猪表现倦怠、厌食和发热;进而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震颤、唾液分泌物增多、角弓反张,有的猪两后肢麻痹呈犬坐式,有的转圈或侧卧做划水运动,有的呕吐和腹泻。这些症状和脑膜炎型链球菌很相似。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可达100%。保育猪:少数发病猪出现和哺乳猪发病时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外,另外猪只还有呼吸道症状。表现为高热、,打喷嚏、鼻有分泌物,呼吸困难,体重减轻。这些症状可持续10天,但体温和食欲正常后可痊愈。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猪一般死亡,出现呼吸道症状的猪继发肺疫后一般死亡也较快。日龄越大,死亡率越低。育肥猪:发病率可达100%,单纯感染时死亡率1-2%,病猪表现呼吸道症状,打喷嚏、鼻流分泌物、呼吸困难,高烧、厌食、精神差,有少数猪只出现肌肉震颤和后躯麻痹,甚至剧烈抽搐,这些猪治愈率不高。临床上往往呈无名高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这种情况在一些猪场很常见,但很少怀疑是伪狂犬感染。母猪和公猪::除呼吸道症状外,母猪还表现为繁殖障碍。公猪则通过精液传播病毒。(二)病理变化常见扁桃体坏死,口腔内和上呼吸道淋巴结肿大和出血;肺水肿,肺表面可能有散在的坏死点或坏死灶或出血点;有时可见脾脏和肝脏表面有散在的黄白色坏死点;肾脏表面有坏死灶,另外还有脑炎和肠炎等。(三)防治方案(一)治疗: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应用黄芪多糖中药制剂配合治疗。对未发病受威胁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二)预防:1、种猪要定期进行疫苗免疫。2、猪场要进行定期严格的消毒措施,最好使用2%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或酚类消毒剂(强力消毒灵)。3、在猪场内要进行严格的灭鼠措施,消灭鼠类带毒传播疾病的危险。五、猪流行性感冒猪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猪群的阳性率很高,正常的猪体内存在流感病毒,一旦天气突变就有爆发的危险。(一)临床症状本病感染猪群后1-3天突然发病,猪群中多数猪同时出现症状,表现厌食、迟钝、衰竭、卷缩、病猪拥挤在一起、不愿走动;病猪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张口、急促的腹式呼吸,赶动时伴有严重的阵发性咳嗽,其声音似犬叫;病猪体温升高,眼结膜潮红,鼻流分泌物和打喷嚏,发病率可高达100%;但没继发感染死亡率低,单独感染时,一段时间后可迅速恢复,怀孕母猪感染可能会引起流产。除上述的典型临床症状外,现在大多数猪场呈亚临床表现。临床上见不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猪群申小部分发病,发病猪只表现为流少量鼻液、体温升高、轻微咳嗽。常常伴有继发感染后才被畜主发现,然而发现继发感染后流感又被忽略。(二)病理变化肺的尖叶和心叶发生病毒性肺炎,有时整个肺出现病变,在正常的肺组织和病变肺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呼吸道内含有血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气管周围的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见纤维蛋白性胸膜炎。(三)防治方案1、预防:要注意及时隔离,栏圈、饲具要用2%火碱溶液消毒、在猪的饲粮中加入0.05%的盐酸吗啉胍(病毒灵)饲喂1周;也可用绿豆250克、柴胡、板蓝根100克,煎水10公斤饮猪,有较好的预防作用。2、猪流感治疗:对病猪要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可选用:15%盐酸吗啉胍(病毒灵)注射液,每日2次,连注2天。30%安乃近注射液,每日2次,连注2天。如全群感染,可用中药拌料喂服。中药方:荆芥、金银花、大青叶、柴胡、葛根、黄苓、木通、板蓝根、甘草、干姜各25-50克,把药晒干,粉碎成细面,拌入料中喂服,如无食欲,可煎汤喂服,一般1剂即愈,必要时第2天再服1剂。3、合理的饲养管理:在气候骤变或寒冷的季节,应给猪群提供通风、应注意保温、猪舍的清洁、干燥和舒适,尽量减少猪群的应激。六、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都是病毒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这两种疾病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极为相似。各种年龄猪都可发病,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很高,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本病主要发生在气候寒冷多变的季节。(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厌食、呕吐和水样腹泻。哺乳猪发病严重,表现为短暂的呕吐,伴有黄色或灰白色水样腹泻,粪便中常有未消化的乳凝块,气味恶臭,迅速脱水和体重下降,死亡率很高;保育猪发病也容易脱水和常继发其它感染,死亡率20%或更高;生长猪和育肥猪及母猪表现一过性腹泻,偶尔伴有呕吐,可迅速痊愈。(二)病理变化哺乳猪,小肠充满黄色泡沫状的液体、肠壁变薄,且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其它猪,由于绒毛的萎缩和脱落,肠壁变薄。传染性胃肠炎可见胃炎病变。(三)防治方案1、平常注意猪舍环境消毒和饲养管理,搞好猪舍环境卫生,注意防寒保暖。但要防止猪舍潮湿闷热,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增强抗病力。规模养猪场实行“全进全出”管理,可有效的预防此病的发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