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反应时实验报告周炜(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09级心理班上海200438)摘要:减法反应时是将反应时间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分析加工的过程。又称为唐得斯减数法。减法技术是以反应时作为资料来源,在研究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常被用到,因而又被称为减法反应时法。减法反应时实验包括简单反应A,选择反应B,辨别反应C这三种反应。通过红绿黄灯的反应时实验可以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计算出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比较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关键词:简单反应辨别反应选择反应减法法则反应时1.前言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responselatencies),是指个体从接受刺激作用开始到开始做出外部反应之间的这段时间。它与我们通常听说的动作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是有差别的。反应时间包括刺激引起感官的活动,神经的传递,大脑的加工活动及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做出反应等所耗费的时间,其中以大脑活动占时最多。反应时的研究并非始于心理学,其最早开始于天文学。减数法是一种用减数方法将反应时间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它是由唐得斯首先提出的,故又称唐得斯减数法。唐得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第一类反应称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A反应一般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如被试对一个灯亮,作一个按键的反应。唐得斯称这种反应为基线时间。第二类反应称为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在这类反应中,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刺激和相当于刺激的反应数。每一个刺激都有它相应的反应。在这样的选择反应中,不仅要区别信号,而且还有选择反应。因而在这样的反应中包括了刺激别人的心理操作和反应的选择。第三类反应称为C反应,又称为辨别反应。C反应也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刺激,但它只有一个刺激是要求有反应的,其余刺激是不要求作出反应的。也就是说C反应仅有刺激的辨别,而没有反应的选择。本实验通过进行减法反应时的测定,来学习如何测定每个人的减法反应时,并且练习测试方法。2.实验方法2.1.被试选取上海体育学院运科09级心理班两位男性,两人的视力或矫正视力均正常,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两人年龄均为20岁。2.2.仪器、材料JGW-B型实验台中的计时计数单元,反应时单元,手键一个。2.3.实验步骤2.3.1.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方“手键”插口。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计时屏幕显示0.000秒,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按起“声,光”选择键,即选择光刺激。2.3.2.准备实验。被试坐在反应时测试单元前,双眼平视反应时观察窗口。在各类反应的正式实验之前,主试将“学习、测试”键拨到“学习”一侧,按照该类反应的要求练习5次,以熟悉实验情境。练习后主试将键拨到“测试”一侧,按“复位”键准备下一组实验。2.3.3.简单反应时测验。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m处,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的上方。指导语:“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注意刺激呈现窗。当你看到红光刺激后,就迅速按反应键,要求又快又准。不许提前按键。如果你提前按键,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若刺激呈现4秒以后,仍未有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开一组。”主试宣布“开始”后,按“简单反应时”键,实验开始。每个被试连续做20次,其中有两次侦查实验。主试按“打印”键,打印实验结果。若重开一组,则按“复位”键,准备下一组实验。每个被试进行3个单元的实验。2.3.4.选择反应时测验。被试距刺激呈现器1m处,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右手的食指绿键上方,右手中指放在黄键上方。指导语:“当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被试注视刺激呈现窗。如果看到红光,就迅速用左手食指按红键;如果看到绿光,就迅速用右手食指按绿键;如果看到黄光,就迅速用右手中指按黄键。要求又快又准,不准提前按键,也不要按错键。如果提前按键或按错键,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开一组。若刺激呈现4s后仍未有反应,此组测试也作废,重做一组。”主试按下“选择反应时”键,实验开始。每个单元结束后,主试按“打印”键。打印本单元实验结果。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则需要先按“复位”键,使计时计数器清零,再按“选择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新一单元启动,每个被试进行3个单元的实验。2.3.5.辨别反应时测验。被试距刺激呈现处1m处,将左手食指放在红键上方。指导语:“当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被试注视刺激呈现窗。如果看到红光,就迅速用左手食指按红键;如果看到绿光或黄光,请不要按键。要求又快又准,不允许提前按键,也不要按错键。如果提前按键或按键错误,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试也作废,重开一组。若刺激呈现4s后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主试按下“辨别反应时”键,实验开始。每个单元结束后,主试按“打印”键,打印本单元实验结果。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则需先按“复位”键,使计时计数器清零,再按“辨别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新一单元启动。每个被试进行3个单元的实验。3.结果表一:两名被试A、B、C的反应时、辨别时间和选择反应时时间类别被试A反应时(S)B反应时(S)C反应时(S)辨别时间C-A(S)选择反应时间B-C(S)10.2560.5300.3740.1180.15620.2060.4360.3220.1160.114表二:两名被试辨别时间和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时间类别数据类型辨别时间(S)选择反应时间(S)平均数0.1170.135标准差0.0010.3004.讨论1.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本实验有学习效应,即重复某一反应时的实验次数越多,被试反应的速度越快,但最终会趋于稳定。2.从其中一个被试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反应时波动比较大,可能跟被试所处的环境有关系,所以在实验中应适当控制其他因素对被试产生的干扰,例如消音等。3.数据中反应出来不同的人的反应时间不同,可能属于个体差异,也可能跟被试当时的生理心理状况有关系。4.实验最后得出的实验数据基本上是符合了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5.实验被试数量较少,导致实验结果得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不够准确,在可能的条件下可以选择增加被试数量来得到更可靠的数据。5.结论5.1.根据本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简单反应时显小于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小于选择反应时,即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实验结果符合唐德斯提出的减数法法则。5.2.被试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这一点不影响辨别时间和选择反应时间的体现。参考文献杨治良、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P131-140王甦“认识过程的反应时实验”,心理学杂志,第2卷第1期,1987,P37-42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1992,P7-8附录被试1实验数据组次A反应时(s)B反应时(s)C反应时(s)单元1单元2单元3单元1单元2单元310.2980.5370.7710.7870.5210.3370.33720.2160.6130.4830.4240.4910.3690.36930.4170.6030.4970.4890.5660.2990.29940.1800.6500.4190.3410.3140.3580.35850.1970.5500.7350.5100.4900.3570.35760.2000.5110.4170.4510.3240.2960.29670.2130.5650.5840.51080.3760.5340.4160.60690.2730.6570.4370.506100.1660.4460.4540.370110.2620.3781.0980.606120.1820.4580.5280.599130.1910.4870.5310.557140.3650.4720.3660.498150.3170.3920.4680.534160.2280.3940.5140.585170.3290.5070.4420.464180.1990.4220.4480.610被试2实验数据组次A反应时(s)B反应时(s)C反应时(s)单元1单元2单元3单元1单元2单元310.2960.4770.4790.3840.3530.3390.38520.2630.5000.3370.4860.3650.3780.24630.1830.4060.3720.4080.2830.2830.38740.1790.5310.4540.4260.3250.3020.33750.2540.5450.3910.4410.3270.3240.27960.1510.3940.3720.4450.3360.2930.25170.1730.4960.5540.46880.2010.4870.4570.43290.1620.4400.4560.549100.1780.6870.4550.471110.1760.5290.5180.496120.1620.4330.4930.412130.3090.3360.3960.400140.1820.4200.3350.413150.1750.3700.3010.366160.1730.3530.3590.345170.3020.4220.5000.396180.1850.3250.483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