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科研机构与科技服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杭州市科技志(1986-2005)·212·第五章科研机构与科技服务第一节高校科研机构一、浙江大学1998年浙江大学在四校合并之前,分为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4所学校。其中浙江大学以理工科闻名全国,杭州大学属于文理兼收,偏以文科为重,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分别以农科和医科为主。四校合并以后浙江大学科研机构情况如下。1998年,全校共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3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6个。1999年,全校共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31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7个。洁净燃烧技术教育部开放研究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重新认定,并调整为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核农学等4个重点实验室获得立项或后续资助。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5个重点开放实验室通过评估。为推进学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对全校研究所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组建了第1批82个研究所。2000年,全校共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41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5个。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准建设。全年新批准3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分子营养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正在建设的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实第五章科研机构与科技服务·213·验室已通过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论证。继国家教育部第1批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建立以来,学校除牵头智能科学与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建设外,还参加了数字技术、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现代农业、中医药现代化、煤燃烧与技术等5个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建设,并已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实质性工作。经国家科技部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专家组实地考察论证,学校“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以项目形式启动。学校为加强科研基地和队伍建设,在院系调整的基础上,成立了140多个研究所,成为学校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的规划和研讨工作开始启动。以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纳米科学与技术为优先发展领域,组建了若干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以推动多学科融合,培养新优势、新亮点。2001年,全校共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43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5个和1个保护中心。教育部批准建立教育部膜与水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由浙江大学牵头的教育部智能科学与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通过验收,并作为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开始运行。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批准在浙江大学共建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经卫生部组织专家论证,批准建立卫生部多器官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评审,新批准建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评审,新批准建立国家中医学三级科研实验室1个和二级科研实验室6个。1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重点实验室评估。先进制造技术浙江省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经学院申报、专家论证和实地考察及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已有11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完成专家认证,其中5个中心通过校长办公会议审定,有2个中心(光通讯联合研究中心、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中心)被批准建设。2002年,全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新建了“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该校生命科学领域建立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4个实验室通过了农业部对全国重点开放实验室进行的第四轮评估,被确定为新一轮重点开放实验室,4个实验杭州市科技志(1986-2005)·214·室分别是:“农业部生态农业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开放实验室”与“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为了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促进新兴学科生长,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以及研究工作现状,学校确定重点建设一批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已有11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进入建设程序,2002年有8个研究中心已通过专家论证及实地考察,并拨款正式启动建设,分别是:光通信交叉研究中心、系统芯片交叉研究中心、微系统交叉研究中心、安全农产品研究中心、工程与科学计算研究中心、农业信息科学与技术中心、脑与智能研究中心、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还有3个研究中心已通过专家论证,正准备启动建设。2003年,全校拥有11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完善原有的基础研究基地建设的基础上,2003年又新增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的“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4年,全校拥有12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年,还组织申报了“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完成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的填报,准备进行可行性论证。“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已经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批准建设。2004年7月,通过了“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的可行论证并进入建设阶段。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科技部主持的验收,验收结论为优秀。教育部膜与水处理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教育部主持的验收。国际间合作共建科研基地有较快发展。国际民间合作的格局也有了可喜的变化。从过去的以短、平、快为主的委托合同项目逐步向以建立长期、稳定合作为目标的高层次合作发展。在2003年与美国IBM公司、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和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等国际著名大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的基础上,又与美国加州大学、日本滨松光电子公司联合成立“分子影像中心”及“医学PET中心”;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成立了“药物化学联合实验室”。第五章科研机构与科技服务·215·表6-1浙江大学主要科研机构一览表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3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4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5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聚合反应分室6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7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8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9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2生物传感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3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4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1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7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8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开放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9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10农业部生态农业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11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12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1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研究管理中心浙江呼吸药物研究实验室14浙江省综合信息网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15浙江省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筛选和中药新药开发及评价重点研究实验室杭州市科技志(1986-2005)·216·16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17浙江省细胞与基因工程重点研究实验室18浙江省应用化学重点研究实验室19浙江省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重点研究实验室20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21浙江省核农学重点研究实验室22浙江省饲料及动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23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24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25浙江省生物电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26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研究实验室27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研究实验室28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29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30浙江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31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1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燃烧技术研究所5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内研究所(计150个)二浙江工业大学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好地组织高水平、有特色的科学研究工作,增强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促进浙江工业大学科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水平和档次,浙江工业大学科研机构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1993年10月,浙江工业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正式改名为化工机械设计研究所,下设化工机械研究室,结构强度研究室,设计室,表面工程研究开发中心。1994年4月,设立结构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室,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室,振、冲、第五章科研机构与科技服务·217·噪研究室。1994年6月,设立化学工程设计研究所,信息与控制工程研究所,催化新材料研究室,石油化工研究室。1994年10月,设立酿酒研究所。1996年1月,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为了开发和发展浙江省的先进制造技术这一跨世纪的新一代制造技术,促进省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在原浙江省机床工具研究所的基础上,1996年3月由浙江省机械厅与浙江工业大学联办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柔性制造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机床动态性能、新产品开发、形象设计等项目的研究。该研究所挂靠浙江工业大学,行政隶属关系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主。1996年5月,成立浙江工业大学化工研究院。1997年1月,设立CAD应用工程研究所,企业战略研究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1997年6月,设立电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所,技术物理研究所,制药工程研究所,三废治理与资源利用研究所。1997年12月,设立环境艺术研究所,压力容器设计室。1998年12年,设立生物工程研究所,沈寅初院士担任首席教授。1999年1月,设立工程结构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1999年7月,为推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设立大方预应力检测技术研究所。2000年5月,为促进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速人才培养,设立智能信息系统研究所。王守觉院士担任所长。2003年1月,设立了特种装备研究所、机械工程检测研究中心、产品创新设计中心、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减灾防护工程研究所、催化加氢试验基地、艺术设计研究所和之江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同时撤销环境艺术研究所。2004年11月,修订了《浙江工业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根据该管理办法,重新清理了校级研究所(中心),经审定留存校级研究所(中心)83个。2005年4月,批准成立浙江工业大学环境科学(绿色手性分子科学)研究中心,中心负责人为刘维屏。至2005年,全校共有研究机构84个,其中省级科研机构2个。杭州市科技志(1986-2005)·218·表6-2浙江工业大学科研机构一览表学院所属学科研究所(中心)名称化材学院工业催化工业化学(资源与环境催化)研究所工业催化研究所催化新材料研究所催化反应工程研究所化学工程化学工程设计研究所分离工程研究所化工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应用化学催化加氢研究中心电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所材料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所金属材料与表面工程研究所化学工艺石油化工研究所农药学农药研究所机电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省级)机械设计及理论现代设计技术研究所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化工过程机械化工机械设计(工业泵)研究所热能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材料与表面工程研究所固体力学强度工程及软件研究所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研究所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研

1 / 1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