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一位教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孔子:第一位教师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位于中国东部的现在的山东省。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孔子一生事迹详见《史记》的《孔子世家》。从这篇世家我们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五十岁时进入了鲁国政府,后来作了高官。一场政治阴谋逼他下台。离乡背井。此后十三年他周游列国,总希望找到机会、实现他的政治、社会改革的理想。可是一处也没有找到,他年老了,最后回到鲁国,过了三年就死了。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和六经前一章说过,各家哲学的兴起,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就现代学术界可以断定的而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照传统说法、他有几千个学生,其中有几十人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前一个数目无疑是太夸大了,但是毫无问题的是,他是个很有影响的教师,而更为重要和独一无二的是,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学教师。他的思想完善地保存在《论语》里。他的一些弟子将他的分散的言论编成集子,名为《论语》。孔子是一位儒,是儒家创建人。前一章提到,刘歆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六经就是《易》、《诗》、《书》、《礼》、《乐》(今佚)、《春秋》(鲁国编年史,起自公元前722年,讫于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卒年)。这些经的性质由书名就可以知道,唯有《易》是例外。《易》被后来儒家的人解释成形上学著作,其实本来是一部卜筮之书。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何。传统学术界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另一派则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可是事实上,无论哪一经,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连编者也不是。可以肯定,在许多方面他都是维护传统的保守派。他的确想修订礼乐,那也是要纠正一切偏离传统的标准和做法,这样的例子在《论语》中屡见不鲜。再从《论语》中关于孔子的传说来看,他从来没有任何打算,要亲自为后代著作什么东西。还没有听说当时有私人著作的事。私人著作是孔子时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他以前只有官方著作。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著作家。在孔子的时代以前已经有了六经。六经是过去的文化遗产。六经又叫做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可是大约从公元前七世纪开始,随着封建制的解体,贵族的教师们,甚至有些贵族本人,——他们已经丧失爵位,但是熟悉典籍,——流散在庶民之中。前一章说过,他们这时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在婚丧祭把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孔子作为教育家不过孔子不只是普通意义上的儒。在《论语》里他被描写成只是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是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原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与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与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经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正是这样,才使孔子不同于当时寻常的儒,而使他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正因为这个学派的人都是学者同时又是六经的专家,所以这个学派被称为儒家。正名孔子除了对经典作出新的解释以外,还有他自己的对于个人与社会,天与人的理论。关于社会,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有个学生问他,若要您治理国家。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又有个国君问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换句话说,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此名所指的一类事物的本质。因此,这些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君的本质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即所谓君道。君,若按君道而行,他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这就是名实相符。不然的话,他就不是君,即使他可以要人们称他为君。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仁、义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在这种情况下。仁可以译为perfectvirtue(全德)。忠、恕《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由此看来,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您,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后来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系(此字无:ocr)矩之道。就是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公元前三、二世纪儒家有一部论文集名叫《礼记》,其中有一篇《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系矩之道。《礼记》另有一篇《中庸》,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其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大学》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中庸》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不论在哪个方面,决定行为的系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论语》有一章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系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知命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论语》记载,孔子被某个隐者嘲讽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宪问》)。《论语》还记载,孔子有个弟子告诉另一个隐者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后面我们将看到,道家讲无为的学说。而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孔子本人的一生正是这种学说的好例。他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孔子说他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他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命就是命运。孔子则是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换句话说,它被看作一种有目的的力量。但是后来的儒家,就把命只当作整个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条件和力量。我们的活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由此看来,知命也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就永不失败。因为,如果我们尽应尽的义务,那么,通过我们尽义务的这种行动,此项义务也就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这与我们行动的外在成败并不相干。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在道家的著作《庄子》中,可以看到道家的人常常嘲笑孔子,说他把自己局限于仁义道德之中,只知道道德价值,不知道超道德价值。表面上看,他们是对的,实际上他们错了。请看孔子谈到自己精神修养发展过程时所说的话吧,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学,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论语》中孔子说:志于道。(《述而》)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孔子的志于学,就是志于这个道。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是指增加知识;但是道却是我们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孔子还说:立于礼。(《论语·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他说四十而不惑,是说他这时候已经成为知者。因为如前面所引的,知者不惑。孔子一生,到此为止,也许仅只是认识到道德价值。但是到了五十、六十。他就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换句话说,他到这时候也认识到超道德价值。在这方面孔子很像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觉得,他是受神的命令的指派,来唤醒希腊人。孔子同样觉得,他接受了神的使命。《论语》记载:子畏于匡,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有个与孔子同时的人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所以孔子在做他所做的事的时候,深信他是在执行天的命令,受到天的支持;他所认识到的价值也就高于道德价值。不过,我们将会看出,孔子所体验到的超道德价值,和道家所体验到的并不完全一样。道家完全抛弃了有理智、有目的的天的观念,而代之以追求与浑沌的整体达到神秘的合一。因此,道家所认识、所体验的超道德价值,距离人伦日用更远了。上面说到,孔子到了七十就能从心所欲,而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地正确。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指导。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努力。这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西方对于孔子的了解,可能超过了对于其他任何中国人的了解。可是在中国内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