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关键技术山东农业大学万勇善2009年11月25日,在全省花生生产技术座谈会上,省农业厅厅长战树毅总结专家发言时提出了花生“四大关键八项改革”技术。四大关键深耕翻广覆膜增密度防早衰八项改革改长期自留种为定期更新品种改速效化肥一次施用为控释肥精准施用改早播早收为适当晚播晚收改人工播种收获为机械化作业改双粒播种为单粒精播改花生套种为夏直播改普通病虫防治为绿色防控改一次集中化控为多次灵活化控一、四大关键技术(一)深耕翻我省花生主要分布在丘陵旱地,占全省花生面积60%左右。由于土层薄,肥力低,抗旱能力差,严重制约花生产量的提高。目前,很多地方不冬耕,只在春季浅耕或旋耕。因此,结合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进行深耕翻,加厚活土层,创造深、活、松的高产土体。不仅是中低产田花生增产的有效措施,也是花生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技术要点:深耕以秋末冬初进行为好,一般耕深以25-30厘米为宜。深耕要结合增施肥料,冬深耕后要耙平耙细,以防风蚀,并注意早春顶凌耙地保墒。深耕翻要因地制宜,冬耕宜深,春耕宜浅;机犁深耕带松土铲的宜深(40厘米以上),不带松土铲的宜浅。春耕要随耕随耙,以免透风跑墒。为了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土体构造和土层结构,可采取深浅轮耕的措施。(二)广覆膜地膜覆盖可以增温、保墒、控水防涝、提高土壤通透性、释放土壤养分,提高了花生光合效率,促进了花生生长,增强了花生的抗旱耐涝能力,促进根系和果针入土结实,促进果大果饱。因此,地膜覆盖既是提高播种质量的关键措施,也是确保花生合理生育进程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般比露地栽培增产35%以上,是花生高产最重要的栽培技术。鲁东、鲁东南地区地膜覆盖早已普及,成为常规措施,但鲁西、鲁中发展比较慢。鲁西麦套花生区要逐步改为夏直播,采用地膜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发展地膜覆盖一是要扩大应用面积,二是要花生覆膜栽培技术水平。技术要点:1、选用适宜的品种。土壤肥沃、水浇条件好,应选用丰产性能好的中、晚熟大果品种。2、选用适宜的地膜。选用常规聚乙烯地膜,宽度90厘米,厚度不低于0.004毫米,夏花生可选用黑色地膜或配色地膜。3、精细整地,增施肥料。深耕翻,并结合增施肥料将地面耙平耢细,清除残余根茬、石块等杂物。要配方施肥,注意多施有机肥,并配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4、规格覆膜,足墒播种。要按覆膜要点,严格覆膜质量。播种土壤水分为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在适期内保证足墒播种,或抗旱播种。35~40cm50~55cm90cm10~12cm55~60cm(三)增密度我省花生产量300公斤以下的中低产田占全省花生面积的60%以上,很多地方种植密度较低,春花生只有5000-6000墩/亩,夏花生6000-8000墩/亩,距高产密度每亩相差2000-3000墩。因此,增加密度是我省花生高产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根据品种特性、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低产田宜密,高产田可稍稀。技术要点:1、春花生。早熟中果品种,以1~1.2万墩/亩(双粒/墩),中晚熟大果品种,以0.7~0.9万墩/亩(双粒/墩)。2、夏花生。夏花生密度要大于春花生,一般要达到1万墩/亩。3、机播覆膜播种规格。垄距为85厘米,垄面宽为55厘米,垄面种两行花生,垄沟为30厘米,小行距为35厘米,大行距50厘米,穴距16.5厘米,每亩9500墩(双粒/墩)。35cm50cm85cm10~12cm55cm(四)防早衰花生生产普遍存在早衰问题,叶斑病加重,叶片早衰脱落,保叶性能差,导致子仁充实差,饱果率低,有的饱果率不足50%。通过防早衰增产的潜力非常大。早衰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1、花生品种特性决定的。当前推广的多数品种经济系数较高,结果性能强,库容大,导致源库比失调,营养生长相对较弱。2、花生营养特性决定的。花生对N、P营养的需求量大,并且60%以上积累在种子,在产量形成期需求强度大,需要把前期积累在茎叶中的N、P撤出、转运到荚果中,造成叶片早衰。3、土壤瘠薄地,由于一次性施肥(基肥),且有机肥施用数量不足或不施,土壤保肥性差,后期营养供应不足造成早衰落。4、化控过度、干旱、没有很好防治叶斑病等原因造成早衰。因此,早衰是我省花生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技术要点:1、选用晚衰型品种。选用丰花1号、山花9号、花育22号等抗病性强,后期落叶慢的晚衰型品种。2、增施缓释肥。增施有机肥、控释肥等缓释肥料,确保花生生育中后期有较好的矿质营养供应,不脱肥。3、叶面喷肥。花生生育后期,施叶面喷1%-2%尿素或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富含NPK及多微元素的叶面肥2-3次,间隔1周左右。4、灵活化控。根据花生长势进行2—3次化控。一般花生田和丘陵旱地花生每次可用壮饱安5—10克/亩,喷1—2次即可,此类地块不宜施用多效唑。5、加强叶斑病的防治。田间病叶率达到6%-8%时开始喷药,每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二、八项改革(一)改长期自留种为定期更新品种一年购种多年使用是我省花生生产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海花1号、白沙1016等一些老品种已连续使用近三十年,鲁花14、鲁花11、花17等品种使用二十余年,目前推广的丰花1号、花育22号等新品种基本上也是一年购种多年使用,品种混杂、退化严重,造成产量降低。另外,生产上还存在着盲目引种现象,导致一个县种植品种可多达20余个,严重影响品种区域化布局。选用良种要改长期自留种为定期更新品种,加大专用型高产花生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力度。高产品种具备株型紧凑,叶片较小、叶厚,叶片上冲性好,叶片运动调节性能好,冠层光分布合理,耐密植的特性。株高一般不宜过高,生长稳健,不易倒伏,主茎高一般40—45cm为宜。选择综合性状好产量潜力高的品种选用品种的原则结果性能好:果多、果大、结果集中、整齐,成熟饱满度高。生育期较长。休眠期长,收获期不发芽、不烂果。抗叶斑病,后期保叶性能好,落叶慢、不早衰,能保持较高的叶面积。当前主推品种:丰花系列、山花系列花育系列潍花系列青花系列•当前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丰花1号、花育22号、丰花3号、花育19、丰花5号•当前推广面积上升较快的品种山花7号、山花9号、花育25十五以来审定品种27个2007年•大花生:山花7号、花育25号、临花6号•小花生:山花8号、花育26号2008年•大花生:日花1号、科花1号•小花生:花育28号、花育27号、潍花9号2009年•大花生:山花9号、花育31号、花育30号、临花5号、潍花10号•小花生:花育32号、山花10号2010年•大花生:山花11号、青花7号、花育33号•小花生:青花6号、花育34号、山花12号2011年:大花生3个,小花生1个丰花1号丰花1号目前推广面积大,抗病、抗旱、耐瘠性突出,抗倒伏,耐密植,熟性为中熟,适应性广,稳产性好,高产潜力大。近两年高产创建多用丰花1号,较容易达到亩产600公斤以上高产。山花7号2007年审定的高产优质大花生新品种。在2004-2005年山东省大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全省平均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仁10.5%、果12.0%;在2006年生产试验中全省平均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果11.7%、仁12.3%。均居大花生组第一位。创出亩产650公斤以上高产,具有较大的高产潜力。丰花9号2009年审定的高产抗病大花生品种。在2006-2007全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全省平均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3.0%和12.2%居大花生组第一位;2008年生产试验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10.2%,居大花生组第一位。丰花9号蛋白质含量高达到29.4%,品质突出。株高适中,耐肥抗倒伏,高产潜力大,适合高产栽培。已创亩产650公斤高产典型。花生每生产100kg荚果,需肥量为纯N5.45kg、P2O51.04kg、K2O2.615kg、CaO能力2~2.5kg。N、P60%以上积累在种子,随着产量的提高每生产100kg荚果需要的N、P是提高的。1、花生矿质营养特点(二)改速效化肥一次施用为控释肥精准施用饱果成熟期N、P主要积累在荚量,若土壤供肥能力差或根系吸收能力弱,茎叶的N、P加速向荚果运转,会造成脱肥早衰。花生对氮的需求量大,是谷类作物的两倍。花生产量对磷的反应非常敏感,增施磷肥的效果显著,土壤磷素含量是决定花生产量水平的重要因素。2、施肥量的确定方法(1)产量目标养分平衡法花生产量的形成,要由土壤、肥料和根瘤菌供给养分,根据这一原理计算肥料施用量。肥料需要量=[(花生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土壤测定值×0.15×校正系数)]÷(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式中:花生单位产量吸收量×目标产量=花生吸收养分的总量。土壤养分测定值×0.15×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土壤养分测定值以mg/kg表示,0.15是土壤耕层养分测定值换算成每亩土壤养分含量的系数(换算系数)。校正系数,也称土壤养分的利用率或利用系数,花生一般采用0.55,有时亦会高于该值,甚至高于1。由于花生的氮素约60%来自根瘤菌固氮,故实际施氮量按计算所得数字的50%即可,即每亩施用尿素为17.5kg。同理可求出所需磷、钾肥量。该法的优点是概念清楚,容易掌握;缺点是土壤测定值是一个相对量,因为土壤养分处于动态平衡中,还要通过实验取得校正系数,变异性较大,很难准确。(2)养分丰缺指标法在土壤全氮含量低于450mg/kg时,合理施用氮肥,荚果可增产15%以上;土壤全氮含量450~650mg/kg时,合理施氮可增产10%~15%;土壤全氮含量高于650mg/kg时,施氮增产不明显。据此,人们可根据土壤化验资料及花生的原产量水平,确定合理的氮肥用量。若花生亩产低于250kg的地块,氮肥的最佳用量为4.5kg纯N;亩产250~350kg,应亩施N4.5~5.5kg;亩产350kg以上,应施N5.5~6kg。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低于27mg/kg时,为极缺磷,施磷增产率大于15%;土壤中速效磷含量27~30mg/kg时,为缺磷,施磷可增产10%~15%,这两种情况必须施磷;土壤中速效磷含量30~33mg/kg时,为较缺磷,施磷增产仅为5%~10%,应酌情施磷。如果以原来的花生荚果产量定,当亩产低于250kg时,应施P2O54kg;亩产250~350kg时应施P2O55kg;亩高于350kg,应施P2O57.5kg。土壤中速效钾含量高于90mg/kg时,基本不缺钾;速效钾含量低于67mg/kg时,为严重缺钾;速效钾含量介于67~90mg/kg之间,为缺钾。在缺钾及严重缺钾土壤,每亩K2O用量少于7.5kg时。花生荚果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增产率为5%~15%,K2O用量超过10kg时,花生荚果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3)试验法山东农业大学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获得高产夏直播覆膜花生有机肥、N、P、K施肥模型。Y=346.7142+5.6875X1+3.6875X2+8.0625X3+4.104167X4+0.34375X1X2+6.65625X1X3+1.15625X1X4+3.15625X2X3+1.40625X2X4-2.4062X3X4—3.2983X12—6.2983X22—3.4233X32—3.86X42试验范围为每亩施有机肥0~3000kg(X1)、硫酸铵5~30kg(X2)、过磷酸钙20~50kg(X3)、硫酸钾5~15kg(X4),式中X为编码值,y为产量(kg/亩)。通过对模型模拟仿真、频次分析确定,在试验条件下单产400kg/亩的优化施肥量为每亩施有机肥2617.3~3049.4kg、硫酸铵22.9~28.7kg、过磷酸钙46.1~50.5kg、硫酸钾13.7~15.1kg。(4)优化施肥方案的推广上述施肥模型及其优化施肥量适用于与试验地条件相似的地块推广,与试验地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块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加以调整。山东农业大学研究提出了校正方程,其方程的推导原理是保证决策地块的肥料总供给量(土壤含有量+施肥量)与试验地总供给量相等,肥料利用率相等。Z2=Z1+V(R1·H1—R2·H2)/K式中:Z2和Z1分别为决策地块和试验地块某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