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培养对象材料11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面对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三青山镇中学马江华新课程改革已经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其中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对教育与人的价值关系的一种全新认识而提出的,它强调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应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把人的平等发展/人的和谐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的一种教育思想。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要具有终身学习的习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倡导学生能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的承担者。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更新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教师首先要吃透理论,然后再加以实践。其中建构主义对学习的理解是: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室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主要有:(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知识不能简单的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它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地加以建构才能获得。即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灌输,不是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自主活动,通过新知识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是不可能由别人替代的。(2)强调教师的促进作用。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授者,而是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千百年来,人们始终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传授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教给”学生知识,建构主义否认教师能够“教给”学生任何知识。教育心理学家格拉塞斯菲尔德说:“教师可以为学生确定一个总的方向,并且可以安排一些阻止学生进行不适当建构的限制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二、面向全体,突出主体学了理念就要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那么,学生的主体性究竟是什么呢?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其含义包含三个方面: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是指学生要有名师培养对象材料12“主人翁”思想和独立的意识及见解;主动,是指学生要有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精神;创造,是指学生要有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教师明确了学生主体性的含义以后,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才可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张扬和发挥。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英语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观念是行动的向导,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正确的行动。作为教师,首先应明白谁是课堂的主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不能喧宾夺主。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主角。作为教师,应时刻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职责:教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并不是课堂的主宰。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始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贯彻“以生为本”思想,时刻牢记教学应“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健康发展,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地创新,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学习。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首先教会学生“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其次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四、创设愉悦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名师培养对象材料1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平等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挥,或者说学生才敢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教学是一种双边双向的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积极互动的关系。一个长期板着面孔、威严有加的教师所教出来的学生肯定听话,但这种学生死气沉沉、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胆子小、缺乏创造力。可见,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和创造意识的产生。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走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想学生之所想,深刻理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课堂气氛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时时以民主、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讨论,拉近师生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进一步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会按照事先布置好的预习内容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结果,对于好的地方及时给予评价,对于他们的不足我会及时的补充。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了学生,让他们成为了真正的主人。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阅读教学中,我总是事先布置好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刚开始学生有点不适应,学得很费劲,但经过几次练习之后,我发现他们一点点适应了。做题速度快了,准确率也更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上来了。我现在也能放手让他们独立学习了。我五、为学生构建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凸显教师的权威形象,无形中课堂成了教师主宰的场所,抑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所以教师要改变无视学生主体的情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够自主地参与教学、自主地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环境。要想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应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教学目标,并以学生的学为落脚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并尽可能地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造机会,师生之间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在营造民主氛围时,教师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营造教学氛围的过程名师培养对象材料14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可以体味成功。总之,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