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素描:(也称之为常规素描),作为一门绘画艺术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设计素描:(也称之为结构素描),则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为重点,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基本上适用于一切立体设计专业(如产品设计、造型、雕塑等)画面以透视和结构剖析的准确性为主要目的。区别:设计素描的目的和思维观念不同与传统素描那样单纯为了造型而造型。设计素描的思维观念并非盲目放纵抽象艺术创作的思绪,任意剪裁抽象形态。旨在启发和引导如何认识、组构、创想形体,并非无依无据的构思。例如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是利用多点透视的观察方法将物体“分解”。在此过程中,他抛弃了明暗透视的抽象方法,将对象简单化重组,注入新的理解和思维,并表现于平面之中。虽然画面有可能是抽象怪诞的,但具有更强的艺术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设计素描要表达的是一个全新的、赋予艺术生命力的,具备“抽象因素”的形体。方法步骤的差异:基础素描的所谓“立体观察”,是指观察时注意对象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物,其视点是固定的,对象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设计素描的立体观察是多视点、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方法。写生对象的位置不需固定,可以经常移动,是全方位的立体观察,有利于更正确地理解和分析其内部构造特点。测量也是观察手段之一,设计素描的观察常和测量与推理结合起来,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地观察的过程中,不同于基础素描注重肉眼感觉的直观方式。设计素描也尊重客观物象,但在画者内心的位置有别于传统素描。客观世界中的具象物体是研究设计素描的基础和前提因素。只有从具象中才能发现抽象,才能找到抽象的规律。观察通常理解为“看”,“看”是要求画者整体地、比较地、有联系地观察对象的全貌和本质。整体观察的原则是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都必须遵循,除了整体观察之外,设计素描还得更加注重立体的观察方法。空间观念和细节表现方面的差异性:由于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不同,传统素描的画面效果注重视觉形象的表现,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是衡量画面效果的标准。设计素描的画面效果注重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对形体结构表达得是否正确、科学,是衡量设计素描画面效果的标准。首先,在空间与立体的表现方面,一些画得比较充分深入的明暗基础素描,立体和空间的表现十分真实生动,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然而,这是一种诉诸于感觉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它和设计素描的空间表达要求不能完全等同起来。设计素描要求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要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这实际上就是在训练我们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和把握能力。设计师用设计素描以及其他手段表达对产品的最初设计意图,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实实在在的产品的样式和造型。也就是说,能力的培养是平面的表现终究要向立体的表现过渡,而这种能力与基础素描的空间感表达完全是两个概念。其次,在形象的典型细节表现方面,设计素描所要表现的是对象的结构关系,它要说明形体是什么构成形态,它的局部或部件是通过什么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为了在画面上说明这个基本问题,就要排除某些细节表现。设计素描关心的是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这些本质特征要从具体的现实的形体中提炼、概括出来。表现形式和手段方面的差异性:传统素描通常的表现形式是明暗调子,传统素描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分析明暗规律与理解结构。它要求画者以明暗层次为手段,充分地、生动地表达客观对象的体积感、质感、量感、空间氛围感以及某种程度的色感(指色度区别)。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主张紧扣专业要求,主要用简练、明了、准确的线条表达形体结构,尽量避免明暗手段。线条的价值在于准确,在于符合透视规律,因此设计素描对比例尺度的要求尤其严格。传统素描的绘画性,决定了它以画面视觉效果为最终目的,因此,明暗调子是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设计素描的专业性决定了它以理解、剖析结构为最终目的,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它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目的:设计素描是指为设计服务的素描,设计素描课是指培养设计人才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围绕设计素描而展开的课程设计。设计素描是围绕设计而展开、集观察、思考、表现、创造为的造型训练,它的教学目的不是单一的训练能画画的手,而是培养、提高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为真正涉及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这也就是设计素描训练的目的。在设计领域里根据各门类的需要运用素描形式,传达,记录,转化视觉信息的结果,这是设计素描的目的。因此,设计素描的理论和技法都应与设计相关联,反映设计的基本性质,成为传达设计的有效手段。徐悲鸿曾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又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他还认为,毛笔太软,画不出鬃尾的质感和劲力,所以他常用硬笔扫出鬃尾,使之纤毫毕露,而呈现出动力的美感。徐悲鸿一生画过数以千计的马的速写稿,他在绘画技巧上不断寻求突破,力图塑造骏马的各种雄姿。尤为可贵的是,徐悲鸿所画的水墨奔马,无羁群,尚桀骜,发胸中块垒,掘民族精神。而在心理学的意象分析上,马是力量、速度、自由、耐力的化身,令人神思飞越,并生发出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这,也是徐悲鸿的心理向往与艺术追求,由此,马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也最能表达他思想感情。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马始终是人才的象征,也是民族振奋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