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九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章写作教学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当前写作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形成反思意识。2.熟悉写作教学研究与改革中的热点,借鉴写作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3.明了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之间多层面、多角度的关系。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一、重“知”轻“能”二、重“外”轻“内”三、重“写”轻“说”四、重“理”轻“情”五、重“文”轻“境”一、重“知”轻“能”我们的写作教学一向注重写作知识和写作文体,把写作能力仅仅看成是一种只与写作知识有关的、操纵文字符号的能力,而不是与多种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这种写作教学只强调教师应如何结合范文或范例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教学的重点是写作知识),而忽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这种综合培养是指,不仅要进行与字、词、句、篇以及写作知识有关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更要进行与写作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有关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二、重“外”轻“内”与以写作知识为纲的教学内容相适应,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按照不同的文体类型、描述对象和表现手法结合范文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范文进行认真的模仿与记忆,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即多次重复性的“外部刺激”)强化学生对词、句及其之间联系的记忆与理解,让学生记住更多的单词、句型及其应用环境,最终使学习者形成对语词应用能力的熟练掌握。——(“外”)二、重“外”轻“内”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不仅与他掌握的词语数量、句型结构有关,更取决于作者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内在因素。——(“内”)因此,只注重外部刺激,只强调对个体“外显行为”进行强化,而不考虑个体“内在因素”的行为主义训练方法,虽然对于固定的行为联系即固定的操作模式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一旦条件改变,习惯于范文模式,即习惯于模仿和套用现成词语、现成语言环境的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三、重“写”轻“说”为什么“听、说、读、写”宜并重“说”和“写”:信息输出;“听”和“读”:信息输入。前者为表达,后者为接受,区别在于听、说属于口头形式,读、写属于书面形式。为了使表达的内容准确、清楚,不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在开始之前都要有一个构思过程——确定表达的中心意思、选择恰当的诃语和考虑叙述的先后顺序等等。四、重“理”轻“情”这里所说的“情”指“情感”。理是指“理论”、“理性”,所谓重“理”轻“情”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偏重有关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理论知识固然应当介绍,问题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和自然科学中的课文不一样,它不是直接通过说理来教育人,而是通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作者的情感来感染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启发,受到教育。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作者的情感除了通过课文内容本身直接传递给学生以外,还要靠教师的语言、表情和动作来传达。我们绝不应忽视写作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除了“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将“理”溶于“情”之中,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接受。五、重“文”轻“境”传统写作教学还有一个通病,即重视对范文从“文字”内容进行讲解,而忽视对范文所描述“情境”的创设。对于范文不应该仅仅按照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段落大意、内容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几大块进行讲解,而应该利用创设情境、环境烘托所带来的真实气氛去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唤起学生写作的激情,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育理论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李吉林,儿童教育家,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1938年5月出生,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至今。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名教师。情境教学的首创者。第二节写作教学改革研究一、写作能力研究概览20世纪80年代以来,写作能力研究有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写作能力研究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关于写作能力内涵、外延的界定;二是关于写作能力结构、要素的研究;三是关于写作能力培养目标、水平的研究。二、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写作教学新理念1.传统理念的再强调: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2.刷新写作观,恢复写作本体意义。3.提倡个性化写作,凸显写作主体。1.传统理念的再强调: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见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P133).2.刷新写作观,恢复写作本体意义•“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目录“表达交流”)•在操作层面上,新课程突出了写作过程,尤其是写作中的修改、交流与合作。3.提倡个性化写作,凸显写作主体。“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三、创新的写作教学实践举隅(一)三级作文训练体系1979年,刘腓腓、高原就尝试建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三级作文训练体系总体结构是:三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分别在三个年级中进行:一年级着重观察能力,采用写观察日记与观察笔记的训练方式,侧重练习记叙、描写;二年级着重培养分析能力,采用写分析笔记的训练方式,侧重练习议论、说明;三年级着重提高表达能力,采用写语感随笔与章法随笔的训练方式,侧重语言运用与文章结构的练习。三级之间的关系,观察是基础,分析是核心,表达是结果,三者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二)农村教师的写作教学实践研究基本理论观点:写作教学的开发要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空、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农村教师的研究中有许多具有闪光点的观点,例如:教学内容的开放提及了本土文化的开发利用和重视写作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写作教学的过程开放包括:命题形式的开放、向学生思维开放、向学生情感开放、向社会生活开放、让学生自主合作作文、写作修改要开放、作文批改形式的开放;写作教学的手段、方式要开放是说要培养学生在网上搜集、整理有关写作的信息,师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教学。(三)高校教师参与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提出了“快乐”、“趣味”、“大作文”等概念。“第一,让题目和作文贴近学生生活。第二,设法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第三,让学生写‘现在进行时’。第四,注意学生特殊的观察方式。”“举个例子,如果孩子们上作文课时课桌上有一个玩具,而那时的“命题”作文却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学生就很难回忆自己做过的“有意义的事”。因为玩具呈现的“现在进行时”的刺激远比让他回忆“过去完成时”的“有意义”的事情要强烈得多。这时,要是我们把题目改成“现在进行时”的“课桌上的玩具”,才符合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独特习惯,他的文章也就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李白坚有一年,我在上海大学为一些教师的孩子们上夜课,因为觉得夜色下学校的草坪真的非常美丽,于是决定带领全班20几个同学到夜晚刚下过小雨,还有点儿潮湿的草地上去走走、看看,然后再请他们写一篇“夜色下的草地”的文章。据我的经验,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静静地在草地上感受、领悟、思考。于是,我一再叮嘱:“安静!不要跑!不要大喊大叫,大吵大闹。否则你什么都写不出来!”但是,毫无办法,话尤未了,他们已经像小狗似的一窝蜂涌向草坪。到得草坪,哪里还管得住,笑的、闹的、喊的、叫的、跳的、赛跑的、打架的,推推搡搡的、在潮湿的地上打滚的,不一而足。我暗暗叫苦,似这等顽皮,怎能感受得到大自然的气息?“夜色下的草地”又如何写得出来?如此足足疯了一刻钟。我慌忙鸣金收兵。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回到教室,孩子们竟然那么自觉地投入写作之中。更令人奇怪的,是他们的文章大多写得很好。特别是平时要咬笔尖的,表现反而更为出色。文章写到一半,突然有个小同学呜呜哭了起来,问他什么事,说钥匙掉草地上了。原来打滚的就有他!连忙关照全体,谁能提前5分钟写好文章,可以再到草地上去帮助寻找钥匙。这个刺激一下,全体同学都在规定时间5分钟前就完成了文章。案例•同舟共济•“不像话”的事也可以写进作文——老师佯装回办公室取作文本,让学生以此经历为话题,写作文。第三节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写作与写作教学一、信息技术与写作的天然联系——文字处理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目前所说的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语文学科中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前面我们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表达与交流。信息技术的产生首先改变的是人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以及方式。那么,计算机对教师、学生而言有何用途?“目前,计算机最为普遍的教育性用途是文字处理”。所谓文字处理,主要是文字的输入、输出和编辑。二、信息技术赋予写作教学的发展契机(一)丰富写作资源(见后页)(二)赋予自由的发表空间(三)拓宽交流的渠道•师生互动型(e.g.北师大附中邓虹“网络环境下的高三作文辅导”实验)•生生互动型(e.g.2003年“沪浙苏皖语文圆桌论坛”示范课之一“网络作文交流课”)•专家介入型(e.g.1999年“基于网络环境的过程性学生评价系统”)案例展示多读多写网上培训计划•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写作教学面临的挑战(一)对写作内容新取向的包容分寸(技术能解决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问题)(二)新的写作形式带来的困扰(古代:诗歌、戏剧;印刷术:小说;物流邮政:书信;电报:电报体;网络:?博客?微博?)(三)新的评价方式及其质量与意义问题(“跟贴”,有什么要求?)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