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13册第二单元《新疆之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选择本课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13册中的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中的《新疆之春》。(二)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课时:1节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根据《音乐课程标准》之学段目标中7—9年级的要求: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能力。初步感受了解“倚音和切分音”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②熟记《新疆之春》的第二段主旋律,并了解单三部曲式等相关的音乐知识。2、过程与方法①针对其音乐情绪、结构、曲式等各不相同的特点,将其划归于新疆音乐文化的主线之中,以音乐文化为背景,按照发现、探究、实践的教法线索惯于一体,通过导思、导学,使学生在自主的状态下学会唱法,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②通过欣赏感受新疆音乐文化的创作特点,并应用其为新疆歌曲编配伴奏和舞蹈,从而促进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三、教学重点:1、欣赏并感受《新疆之春》,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2、应用新疆音乐的特点为本单元的歌曲编配伴奏。四、教学难点:1、感受并了解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倚音、切分音”。2、应用其为本单元的歌曲编配伴奏五、教法应用:发现、探究、实践等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钢琴七、教学思想:通过导思、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表现潜力。八、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起发现-----感性体会(播放课件---风景图画)师:下面我们欣赏几幅风景图,猜一猜,它属于我国哪个地区?生:新疆。师: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新疆游玩一圈,去看看新疆的春天。(点课题《新疆之春》)。但旅游的时间很短,路途又很遥远,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代步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大家猜一猜?生:。。。。。。师:我们走的是陆地旅行,所以要用---“汽车”。现在我们就乘座大客车出行。(点课件一辆车缓缓开来,教师做按笛的动作)。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没有笛声)1﹒节奏律动:师:车的笛声坏了,需要同学们帮忙鸣笛(老师手势示意,学生用“迪迪”鸣笛-----引入“倚音”)老师开车进入校园(第一次鸣笛)有的同学看躲开了,可有的同学没有听见﹑也没有看见没躲开,于是老师再一次鸣笛(第二次鸣笛)师:老师先后鸣笛了两次,前后有什么区别?生:(节奏宽松,节奏紧凑)师:为什么会这样?老师的什么发生了变化?生:(情绪紧张了)师:节奏从宽松到紧凑反映了音乐情绪的变化。2.节奏模仿:师:学生们准备上车了,大家发现了吗?上车节奏动律是XXX,同学们实践一下上车节奏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下在这个节奏中出现了几个音符,其中哪个音乐时值最长。(点出切分节奏XXX)生:3个音符其中第二个音符最长。是另外两个的2倍师:同学们试着击打一下节奏,实践怎么上车。(学生击打节奏)(二)探究源泉-----理性分析1、乐曲片断欣赏师:同学们上车出发了,我们将要去的地方正在举行一个活动,活动的场面有着怎样的气氛,是什么使你产生这样的联想呢?(播放第一部分A片断)学生:气氛热烈、快乐。节奏比较紧凑、速度较快。2、导入新疆音乐特点师:同学们仔细听辩这段音乐主题中出现了我们了解过的哪个节奏。(第二部分旋律试唱)学生:是上车节奏动律。师:这个节奏是当地歌曲中极为典型又常见的节奏,当地的一种乐器为歌舞伴奏时经常会打击出此类节奏来。(教师做手鼓击打状)这件乐器叫什么呢?(手鼓)师:这种上车节奏动律,在音乐中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切分音”,而车笛节奏叫“倚音”。在我们今天的行程中将会同这两个熟悉的节奏相会。3、布置任务、引导探究、知识讲解、师:你们在《新疆之春》的音乐中找找看。(完整播放音乐,并提出要求)任务一:寻找“倚音和切分音”节奏(1)鸣笛节奏出现时同学们用按笛手势示意(2)上车节奏出现时请同学们举手示意任务二:师:你是否注意到作品中出现了几种乐器?(两种乐器—-钢琴、小提琴)任务三:听辩乐曲-----聆听三段旋律,谈后感提问:这首音乐作品有几个段落?(三个段落A+B+A′)第一部分表现出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第二部分采用了新疆手鼓的伴奏节奏为素材,给人载歌载舞的音乐情绪。第二部分就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在结束部分却有所不同,有一个尾奏,这就是单三部曲式结构。比如我们熟悉的歌曲《歌唱祖国》4、音乐知识:演奏形式(再次欣赏全曲)师:那么作品的演奏形式是什么?(提示)我们以前了解过演唱形式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等。生:(是重奏、齐奏)师:这首作品的演奏形式是小提琴独奏曲,作品中以小提琴为主旋律,它除了独奏的形式外,还有重奏、齐奏。5、创作背景分析这首作品是马耀先、李中汗先生创作于1956年,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及欢欣鼓舞的欢乐情绪,所以取名为《新疆之春》(三)实践创作----感性再现“倚音、切分音”都是新疆少数民族极为常见又极富特点的节奏,它不仅可以成为音乐创作的源泉,还可以成为(教师边唱边击打节奏---伴奏)(目的:通过体会乐器“鼓”带来的音乐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创设活动)1.参与创设活动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情绪上发生了变化,是因为在间奏中用钢琴模仿了哪种乐器节奏呢?谁来告诉我们大家?这种乐器出现非常明显,(做打鼓的动作提示学生)对了,是鼓,从缓慢的(师唱一句:1232︱171)到带有舞蹈性的跳跃(512︱343)就因为鼓的加入使整个音乐发生了变化,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也运用这个鼓,采用切分音的节奏为这一乐段伴奏呢?大家练习一下打节奏,唱第二部分主题旋律。XXX︱XXX︱XXXX︱XX︱XXXX︱XX︱(请个别学生打鼓,老师唱谱)同学们的打得不错,只要你们用心去感受一定能打得更好。下面把你想要加入的节奏,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随心所欲的表现出来,我们一起来演唱这段旋律。(全体同学完整跟着音乐唱一段第二部分旋律,加入自己创造的节奏)2.师生互动互评。九、教师小结音乐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了解一个民族、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窗口。今天,我们伴着《新疆之春》的音乐翅膀走进新疆,感受新疆。新疆人民都能歌善舞,我们同样也可以用肢体语言来演绎新疆歌曲,最后请同学与老师一起边唱边跳,让我们在《青春舞曲》的歌声中告别新疆。(放歌曲----青春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