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课时数:8课题边寨飞歌课型欣赏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林存雨教学内容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赶摆路上》《苗岭的早晨》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赶摆路上》《苗岭的早晨》等歌曲,了解音乐描绘的美丽民族风情和不同民族音乐风格的异同。(二)过程与方法:欣赏——传授新课——讲解分析——课堂实践创作——课堂小结(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音乐的热情。教学重点重点:了解西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间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教学难点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彝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突破重、难点的手段1、分段聆听,分析乐曲的结构。2、小组合作,探究教法与学法欣赏法、介绍法、情景感染法等。教学手段与媒体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估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含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组织教学:导入:孔子与《诗经》。《诗经》风,雅,颂《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充满了生活气息。也称十五国风。基本都是北方民歌本课所涉及的民歌大多近百年的作品。1.我国有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但是56个民族如同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关系如何,请从《爱我中华》中体会。二、新课教授1、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傣族民歌。A、介绍曲作者施光南。B、仔细欣赏,辨别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C、傣族的民族风格、生活习惯及民歌特点。2、欣赏《赶摆路上》A、播放录音。B、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聆听三个声部的不同旋律,感受其和谐的效果。C、请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3、欣赏《母女对话》A、介绍作者生平以及作品。B、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描绘了什么场景。C、再次聆听,引导学生分辨主奏乐器是哪两种?这两种乐器分别代表哪两种形象?4、欣赏《苗岭的早晨》A完整听赏乐曲一遍。B、师简要介绍苗族的相关知识。创设意境情感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作品的情绪】注重聆听、感受思考回答请学生谈谈描绘了什么场景。学生感受、思考小组合作探讨问题先自己体会乐曲的意境。苗族是我们祖国56个民族组成大家庭中的一员。苗族聚居在我国的贵州、广西、云南、湖南等地。他们有自己的独特语言、音乐和服饰,有自己的传统音乐歌舞节——芦笙节。过节时,身着盛装的苗族人民围聚在山坡或广场上,吹起了芦笙,唱起了欢乐的歌,跳起了苗族舞蹈。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就是描写苗岭春晨以及苗族人民生活的乐曲。C、分段欣赏第一段:速度慢节奏舒展表现了苗岭早晨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气氛第二段:速度快节奏活泼表现了苗族人民歌舞与劳动的热烈场面第三段:速度慢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描绘苗家山寨的秀丽景色并配以相关的录象资料片放给学生看学生仔细聆听放歌曲,并思考问题评价与总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月光下的凤尾竹》《赶摆路上》《苗岭的早晨》等音乐,了解到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进一步感受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推荐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