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ARCHITECTURALJOURNAL建筑学报校园规划CAMPUSPLANNING12空白校园—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规划设计反思朱怿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建筑系(杭州,310014)收稿日期:2010-12-21摘要/从城市发展和与周边区域融合的角度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进行了剖析和反思,对如何完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提出建议。关键词/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场景设计ABSTRACT/Fromangleofurbandevelopmentandintegrationofcampusandsurroundings,thispapergivesanalysisandreflectiononZhejiangUniversityZijingangcampusplanning.Itgivessomeproposalstobettercampusplanninganddesign.KEYWORDS/ZhejiangUniversityZijingangcampus,cityplanning,urbandesign,scenedesign进入21世纪,中国迈入了一个城市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高等学校的扩建和新建是城市扩张的重要内容之一。始于2000年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建设是新校园建设初期发展的重要案例之一,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其后十年,新校园建设呈席卷全国之势。这些新校园占地广阔,投资巨大,对未来的区域和城市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个大建设的年代,我们有必要对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城市建设内容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1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建设回顾1998年9月,根据教育部的安排,由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及浙江农业大学合并而成的新浙江大学宣告成立。合并后,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师生日益增多,原有校园逐渐显现校区分散、教学资源不足的弊端。从2000年起,为了打破原有校区格局,促进实质性融合,浙大开始着手建设新校区。新校区选址于杭州市区西北部,分为东、西两区,其中东区作为首期建设用地,占地面积3200亩(约2.13km2),规划建筑总面积130万m2。工程于2000年11月面向国内外进行规划设计方案招标。在随后的评选中,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规划设计方案中标。方案所确立的环型道路系统、中央水景轴在实施中得到保留,而东、西分置的教学、住宿区则变成南、北分区,相对分散的运动区被集中于场地的西北部(图1)。目前,紫金港校区东区已基本建成,超过2.5万学生入驻其中。2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校园空间体验对于紫金港校区的规划和建设,在专业内的杂志上常常能看到一些好评;然而从现场体验和众多实际使用者的评述看,却是诟病良多,这些不足可以概括为:2.1校区周边缺乏城市感仅仅10多年前,紫金港校区所在区域还是一片湿地和稻田。今天,当年的郊区已成为人口密集的城市新区,众多高楼拔地而起,学校、住宅区、商场、写字楼坐落其中。然而,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校区周围,却体验不出应有的城市感。所谓“城市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人气”。有人气的地方充满了各类人群和人的活动。紫金港校区地幅巨大,且为一次性整体出让。规划部门除了在场地边界划出了城市主干路之外,对于场地区域的城市形态、交通组织、建设规模均没有作出具体要求,也没有考虑以城市支路对地块进行细分。在新校区周边,宽阔的道路、疾速的车流阻断了校园与周边区域的联系,而缺乏城市支路既给校园的出入交通带来不便,也不利于疏解城市交通。城市道路碰到校园边界,大都无法延伸,形成丁字路(图2)。除了地块封闭外,缺乏城市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界面缺失。由于土地利用的奢侈化,使得建筑的选址和定位缺乏依据,临路的建筑基本不考虑形成街道界面,而是大幅度后退道路,中间还隔以宽阔的绿化带。城市支路和建筑界面的缺失,使得各类商业和服务业找不到赖以生存的街道界面,导致整个区域呈现出封闭、冷漠的感觉。校园周边缺乏城市感,是国内众多“大院式”大学所共有的特征。同样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占地3km2的北京大学和4km2的清华大学。这些校园内部或繁花似锦,或小桥流水,然而周边城市环境却乏善可陈,常常是交通拥堵,服务不便。这些乱象的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与城市隔阂的、巨大的封闭地块。根据北京市新的规划,未来一条东西向的道路将穿过清华大学校园。这其实是大学的区域结构阻碍城市发展而被迫做出的调整。据说对于要不要将城市公共交通引入校园,在清华大学内有过激烈的讨论。从城市的层面看,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判断。国外众多的大学都是ARCHITECTURALJOURNAL2011.6建筑学报13将校园视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其校园的道路结构都是融合于城市道路之中,校园的公共交通也与城市融为一体(图3、4)。2.2校园环境缺乏文化品位无论是中国传统的书院,还是西方传统的修道院,大学从其起源来说,就特别关注空间的精神属性和文化品位。学生对大学的记忆,一方面来自于老师和同学,另一方面就来自于曾经生活过的校园场景。对于浙大紫金港校区这所新生的大学,决策者和设计师都抱有良好的愿望:决策者希望它“雅、美、新、深”,设计者希望它具有时代感和园林化。然而,在诺大的一个校园,令人心动的场所甚少出现。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近100m、长超过200m的巨大的文化广场,其尺度甚至超过许多城市广场。广场以草坪、花坛等平面绿化为主,点縀着小径和座椅。由于广场四周被道路所切割,没有与之对应的建筑,缺乏围合感和空间层次,人的活动缺乏可依托的建筑与空间,使得这个广场更像是一块空地。与入口广场一样,校园内所有的场景都可以用“大”来形容:与入口广场对应的学生活动中心是一座半圆形的、长近200m的巨大建筑;广场南侧的图书馆长度在100m左右,还配建了一幢18层的高楼。公共教学楼布置在校区的东南部,连绵400多米,中间是宽达10m的连廊。下课后,所有的学生都奔向食堂,它的单边尺度也在100m以上。校园内的道路路幅宽阔,两边种着行道树和绿化带,形如城市道路。校园布局整齐、松散,缺少高差,极目望去,各部分的场景几乎一览无余。然而,在一切都显得那么巨大的校园里,除了第一眼的兴奋外,那些大马路和巨型建筑似乎难以激发出人们持久的热情,有的只是冷漠和疲劳。2.3校内交通距离过长紫金港校区校园规模巨大,功能分区严格,导致校内交通距离过长。校园南北长约2.2km,东西宽约1km,在功能布局上实行比较严格的分区,将住宿区和食堂置于北部,教学区置于南部,运动场地集中于西北部,图书馆大致位于中部,校园布局形似一个中学的放大版。由于功能分置,校内交通必须依靠自行车、电瓶车乃至私家车,而无法建立起以步行为基础的校内交通。实际上,由于距离长,分区严格,在这样一所学校内,竟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交通“潮汐”现象。早晨上课、中午下课、食堂就餐,人流均如潮水般涨落。在一所中学内,教学楼、图书馆及运动场等不同功能是分区布置的,但它的每个功能区并不大,整个校区合在一起,仍然在步行尺度之内。对于占地面积10数倍于中学的大学而言,虽然整个校园的联系需要依靠自行车和机动车,但是在这种“自行车+机动车”的整体尺度之下,仍然可以建立一种步行尺度,即将大型场地分解为多个组团,在每个组团内实行“中学化”的混合功能布局(在大学里,这种“中学”组团可以是各个学院、研究所,或者类似传统的书院),使师生的日常活动在步行范围之内,相邻的组团也可通过步行联系,从而在整个学校内建立起以步行为基础,步行、自行车及机动车等多种方式互相配合的交通体系。对于紫金港校区这样的大尺度场地设计,交通设计应作为一个专门的项目,包括交通方式、路径、停留站点及道路形式等多方面内容。城市道路与交通的引入,将解决远程交通需求;适当的功能混合,会降低日常出行的距离;将道路与具体的交通行为对应,会产生各具特色的道路空间,使道路也能参与到校园空间的营造中。3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设计理念反思紫金港校区的规划设计理念被概括为4点,即: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和生态化[1]。这些理念也为其后众多的大学校园规划文件所不断引用。2011.6ARCHITECTURALJOURNAL建筑学报校园规划CAMPUSPLANNING143.1关于“现代化”关于“现代化”,设计者认为,传统的校园规划突出教学区,忽视生活区和交流活动区,而对于新世纪的高等教育而言,大学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和进行科研的场所,更是全面提高素质的生活环境,因此在设计中强调交流场所的创建和生活气息的营造。在总体构图上,没有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两侧建筑均衡布置、端部以标志性建筑收头的方法,而是以水景为中心,在中央生态带的周边组织群体空间。在单体建筑设计上,众多著名建筑师参与其中,追求造型和风格的多样化。从设计者的阐述看,“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某些设计手法。当然,是否具有现代化,重要的不是口号,而是内涵。对于紫金港校区,从割裂的城市关系、封闭的总体布局、奢侈的土地利用、松散的建筑群体等众多角度看,均难称“现代化”。大学是生产、传播知识之所在,大学最具吸引力之处在于思想领先。笔者认为作为与思想相对应的物质空间,大学校园应体现城市发展和物质环境建设的优秀成果。“现代化”很容易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新”上,而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设计,特别是高等学校,是否“新颖”并没有那么重要,追求内在素质的优异,“历久弥新”更值得称道。拥有众多巨型建筑、形式新奇的建筑是紫金港校区的重要特点,也是其校园建设“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其实这种建筑奇观与场地结构的粗放密切相关。对于大型地块上的建筑设计,建筑与地块是不能直接对应的。在设计时,应首先进行场地细分,在细分之后的场地上安排建筑与建筑群。遗憾的是,许多建筑师对于这一原则不甚明了,而采用以“巨型建筑”对应大地块的设计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视为一种创新。另外,由于缺乏界面、高度及形态方面的控制,“美学”上升为建筑设计的主要追求和评价标准,从而导致建筑设计的形式化和个性化倾向,校园的整体品质则在这些各具性格而缺少关联的建筑组合中被消解。3.2关于“网络化”所谓“网络化”主要指建筑群体的组织方法。有别于以往老校区内许多分期建成和独立使用的单体建筑,新校园建筑具有群体化的特点:使用功能相似或有内在联系的建筑相对集中布置,常以院落和连廊加以联系,形成一种互相关联的群体结构。“网络化”仍是一个手法问题,而不是“理念”。群体的多元组织方法应是设计中详加揣摩的内容。以贝·柯布·弗里德建筑师事务所(PeiCobbFreed&PartnersArchitects)设计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为例(图5),整个校园包括十多幢单体建筑,建筑整体上采用围合式布局,中间是L形的主庭院。所有的建筑都通过连廊相接,建筑的形式和高度保持一致,两两建筑之间是各种形式的小型院落空间,形成整体上的“减法”构图。图书馆位于场地中央,在位置、高度和形式上加以强调,在总体布局上具有“加法”的意义,并使整个群体布局具有“图底”互动的效果。总的来说,这一设计可谓高度“网络化”。再以连廊为例,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连廊或融合于建筑之中,或穿插而出。当人们在连廊中行走时,路径虽保持连贯,场景却不断变化。而在紫金港,巨大的连廊独立在建筑主体之外,形式与空间缺乏变化,行进效果令人乏味(图6)。3.3关于“园林化”和“生态化”紫金港校区所在区域原来主要是农业生产用地,阡陌纵横,池塘连片。校区规划保留和利用了原有水系,着力营造多层次的园林空间,包括中央水景公园、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绿地、各组团内的庭院以及建筑单体内部的中庭。中央水景公园长近1000m,宽约100m,实际上是城市公园的尺度,但由于处于封闭校园的中心,与城市生活几乎不发生关联。即使对于本校师生,由于距离远,缺乏服务性建筑,这座公园的利用率仍然很低。在校区公园设计中过于追求自然化的景观和开敞空间,造成土地利用率低,而外部空间由于缺乏一定的空间容量和围合感,反而难以出现有力度的空间。在城市新区的大学校园规划中,过于强调低密度和高绿化对校园局部环境的改善,而忽略了当前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