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园家长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宝宝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如同从妈妈的肚子走向人世间一样,是一个巨大的飞跃。生活的变化会让宝宝感到不解和不适。因此,在幼儿园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会反复上演一幕幕这样的情景:孩子抓住家长的衣角哭得声嘶力竭;孩子抱着玩具可怜兮兮的跟在老师后面哭着要妈妈;傍晚放学时,孩子尖叫着扑进家长的怀里大哭……在孩子刚入园的那段时间里,全家的日子简直是一种煎熬……入园前家长的准备工作•首先,在送孩子入园前一定要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马上会送他去一个新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觉得害怕,告诉孩子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陪他玩、有很多的玩具、有喜爱他的老师,让孩子对入园有着很大的期待。有些家长经常以上幼儿园来威胁孩子当做是惩罚:你再不听话就送你到幼儿园关起来让老师来管教你……这样是不对的,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在孩子心里留下了阴影,会造成孩子惧怕上幼儿园。•其次,孩子刚上幼儿园对新环境肯定会有不适应,入园前要给孩子打预防针:幼儿园里爸爸、妈妈不能陪你,如果要小便一定要告诉老师,有什么事要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让孩子觉得在幼儿园里看不到父母的时候老师是最亲的人、最可以依赖的人。千万别教孩子:有什么事就叫老师给妈妈打电话……要知道现在的孩子虽小,电话、电脑这些玩意还是早就知道的,心灵深处就会觉得我有什么事老师就会打电话叫爸爸、妈妈来看我。•刚入园的一段时间孩子肯定会有哭闹现象,这是很正常的。有的父母就会很舍不得,有的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哭就舍不得走,一直在幼儿园里陪着。要不就是在窗外偷偷的看孩子的情况。这样是非常不好的,给老师的正常安排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有的孩子本来是不哭的,但看着别的孩子有家长的陪同自己没有也会跟着哭闹,最后演变成“黄河大合唱”全部一起哭,这是让老师最头疼的。做为父母应该配合老师一起让孩子赶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早上送了孩子到教室后放下了就算孩子哭闹也必须快点走人,不要跟着劝,越劝越舍不得,越走不了。你走后老师会安抚,这样孩子渐渐的知道他哭也是没有用的,幼儿园还是要上的,爸爸、妈妈还是不能陪的。留意每天的校信通短信,如果你不看肯定不会知道老师需要家长做哪些配合……•家长接到孩子后,很多家长都会这样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哭了没?为什么哭?老师吵你了么?打你了么?有小朋友欺负你么?.......家长的这些问题会间接性的误导孩子的回答,间接地引起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误会。•家长朋友跟孩子沟通时,可这样问孩子:在幼儿园好玩么?跟小朋友玩的开心么?老师讲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一起做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学会了几首儿歌?等等,孩子在回忆讲述的过程中会重新体会其中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加深他对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的喜欢。•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比较多,孩子的独占欲都非常强。家长应多引导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同伴分享,学会谦让。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孩子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分离焦虑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孩子常出现做噩梦、讲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乏力多汗等症状,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两周内还会发生感冒、腹泻、体重下降等。如何应对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早上送孩子入园时,家长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放下孩子,和他说再见,然后快速离开。如果家长跟着哭,或迟迟不走,只能延长孩子哭闹的时间。•家长可在最初的时候早一些接孩子回家,以后再慢慢推迟到正常时间,这样可以在开始时不至于让孩子一下子受不了,时间久了,习惯了也就适应了。•接孩子的时候可以不要着急接孩子回家,带着孩子玩玩幼儿园里的大型玩具,家长还可借此机会多接触别的家长,互相交流,学习一些经验。孩子初入园时,会有哪些不适应现象呢?现象1:依恋亲人,不愿入园,情绪不稳,哭泣不止这是孩子刚入园时一个突出的现象。有的一接近幼儿园就哭,有的抓住家长的手不放。有的则在吃饭、睡觉时哭泣不止,有的头两天高兴来园,以后“觉醒”过来,反而哭哭吵吵,不愿上幼儿园。主要反应:(1)哭闹;(2)“我不去幼儿园”;(3)睡梦惊醒。现象2: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同伴交往•2—3岁的幼儿正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关心的常常是自己而不去关心别人,也会在集体活动中独占玩具,不让他人玩,在轮流游戏中要强,霸道,稍不如意便会撕打,抓扯,咬伤别人等。因此,入园后要和小朋友分享玩具,要学会谦让,就感觉不习惯了。现象3:年龄小,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行为散漫、规则意识不足。•许多孩子在家中一直被宠爱、娇惯,再者由于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往往会出现不会自己吃饭要人喂,午睡不睡要人陪等,另外,也由于家庭中养成的不良习惯如:喝水只会用奶瓶,不会用杯子,不懂大、小便要入厕,不吃青菜等现象,都会造成孩子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幼儿对新环境的不同反应分析:•类型一:抗拒型——哭闹不休,给食物时愿意接受;不吃不喝,拒绝老师的接近;•类型二:宣泄型——摔扔东西,推打人,哭闹不明显,喜欢独处,言语不多,动作取代哭闹。•型三:恋物型——抱着自己的东西不丢(玩具、衣服、鞋子、奶瓶等),在进餐、睡眠时表现突出!•类型四:情绪型——两头哭闹,间歇时哭几声。•类型五:适应型——适应快,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只要有新刺激出现就能转移或稳定情绪。•当然,大多数孩子入园3--4周后才能适应,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现象,承认孩子入园是集体生活的开端,是参加学前教育的一个起点,是生活上的一个转折点,孩子产生不适应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原因•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在儿童幼儿期幼儿有两种基本需要,一是安全需要,二是满足需要。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环境发生变化,接受的信息多了,面临的问题也变得比较复杂。这时,幼儿心理安全的天平被打破,使幼儿产生紧张感和不适应感,从而出现哭闹等情绪焦虑等反应。•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着孩子情绪不稳定随着幼儿入园年龄的提前,在入园初期,家长总是许多不放心的理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还是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抱,长时间在教室门口窗口张望,生怕有个闪失,回到家中烦躁不安。其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幼儿园还没有建立信任态度,总是担心教师责任心不强,没有爱心,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得不到悉心的照顾。当幼儿回到家里,家长总是在物质和精神上过分迁就或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都表现出家长在送孩子入园时的分离焦虑。•幼儿在生活方面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现代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习惯了众星捧月的日子,尤其是溺爱,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的孩子更是如此。老人们对孩子疼爱有加、育儿观念陈旧、重养清教。生活上都由大人包办,造成孩子在生活上不能自理,偏食、挑食情况,作息时间相当混乱,形成了任性、专横的性格等。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他们要学会遵守相应的规则,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因此就会遇到生活上的一系列问题,如不会自己吃饭、不会入厕、不会与同伴分享玩具等,面对这些方面的压力和不适应,幼儿只能采用一些消极的办法来发泄情绪。•家园不及时沟通老公刚到家门口,突然听到有男人打呼噜的声音。老公在门外犹豫了五分钟,默默离开,给老婆发了一条短信:“离婚吧!”然后扔掉手机卡,远走他乡……三年后,他们在另一座城市偶然相遇,妻子流泪:“当年为何不辞而别?”男人简述了当时的情况。妻子转身而去,淡淡地说:“那是瑞星杀毒软件……”对自己判断不加任何验证,以及不和妻子做进一步沟通的做法是导致悲剧的直接原因。•故事中的问题出在哪?•他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入园前全家意见不统一在孩子入园以前,家里成员对孩子送入幼儿园意见不统一,如父母坚持让孩子去幼儿园,可是祖父母觉得心疼,有的老人还总是在孩子面前掉眼泪,这样的情况对孩子入园特别不利,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愿去幼儿园。所以,家中所有人都要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情绪来影响孩子。家长帮助孩子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缩短入园的不适应期?入园前——三部曲•“一部曲”:先带孩子到幼儿园里玩,让孩子熟悉一下那里的环境,对园内的娱乐设施及一些课程、科目产生兴趣,为孩子顺利入园奠定基础;•“二部曲”:家长有意识地带孩子去接触其他孩子,如一起做游戏等,通过增加孩子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培养他们形成乐于交往、向往集体生活的心理和性格;•“三部曲”:父母教会孩子处理自己的一些简单“事务”,如自己接水洗脸、自己动手吃饭、独立去卫生间等,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入园第一天,不要这样做•全家出动送宝宝上学•当着孩子的面叮嘱老师•围在校园外不肯走•随意跟宝宝许愿•放学后追问幼儿园的事入园初期家长言行需谨慎•“不哭,我一会儿来接你”•“我是来看你的,不是来接你的”•对孩子依依不舍•上上停停•“今天你有没有哭”、“有没有人欺负你”、“调皮捣蛋了吗”、“老师批评你了没有”•“不听话,把你送去幼儿园”•“再不听话我就给你们老师打电话”教师帮助孩子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一、入园前了解家庭情况,对孩子的性格和家庭教育方式等有所了解,以便入园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二、帮助幼儿建立生活秩序感(一日生活的安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三、帮助幼儿建立生活常规(如何搬小椅子、洗手、拿水杯、取放玩具等)•四、熟悉身边环境(室内、室外)•五、在生活中渗透教学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教育家陈鹤琴幼儿园里学什么?新的教育理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要让孩子赢在终点站。•家长该怎么做?年龄段学习安排•小班:主要适应集体生活,愉快入园;•中班:后期从画开始练习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大班:认识拼音、计数、语言、艺术;•学前班:幼小衔接:拼音、计数、适应小学的能力。国际21世纪委员会对“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习惯的力量•亚里斯多德人的行为总是一再的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柏拉图人是习惯的奴隶!首先是我们养成了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的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小班培养目标生活习惯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时间,睡眠习惯,排泄习惯,饮食习惯,进餐习惯,整理习惯等,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常规。有独立做事的意识和教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能够独立安静的入睡。2、让幼儿知道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3、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知道及时入厕,不尿裤子。4、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渴随喝。5、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不穿反鞋。卫生习惯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初步的卫生常识和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获得预防常见病的简单知识,初步培养幼儿不怕伤痛、乐于接受预防接种和疾病治疗的态度及行为。1、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2、让幼儿知道并掌握洗手、刷牙、洗脸基本方法。3、让幼儿懂得要保持自身的清洁(勤剪指甲常理发,按时洗澡、洗头、换洗衣裤等)4、初步懂得保持室内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5、教育幼儿不随意将脏东西放入口中,懂得讲卫生。学习习惯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好问乐学;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爱动脑筋勤于思考;培养幼儿遵守学习纪律、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坚持性;培养幼儿学习时能与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1、初步了解笔、纸等学习用品的用途。•2、学会使用美术用具。•3、培养幼儿看书的兴趣。•4、了解书的结构,学会一页一页翻书。•5、懂得珍惜书、爱护书。•6、学习时坐姿端正,懂得举手发言。•7、认真倾听老师讲话,并学说完整话。礼仪习惯目标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习惯,与人交谈合乎情理,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主动的参与各项幼儿园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理解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则。(一)幼儿园礼仪1、知道入园、离园时的礼仪要求。能做到,并养成习惯。2、培养幼儿要爱护公共设施。了解去放物品的礼仪,轻拿轻放,培养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二)家庭礼仪1、使幼儿掌握敲门、开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