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研究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根据《统计法》有关规定,我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由各级人民政府的统计机构、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机构组成,各统计机构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完成国家的统计调查任务,履行《统计法》规定的职责。这种统计体制的一个最根本的要求是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统计机构必须能够承担其担负的职责,较好地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基层统计部门就必须在人力、财力、基础设施上得到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对统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统计人员的素质及现代化设备的配置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就需要有一个相对的规范,即要明确基层基础工作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地方人民政府、基层统计机构、基层统计人员重点要做哪些工作。只有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做到了规范化,才能保证统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近年来株洲市统计系统在基层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题从株洲统计工作的实际出发,试图对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规范化问题作一肤浅的研究。2第一部分:关于基层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规范化问题的研究一、株洲市的基本情况株洲市设有五县四区,即株洲县、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石峰区、荷塘区、芦淞区、天元区,拥有1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06年末全市规模工业企业885户,规模以下企业33084户,房地产开发企业172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78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62户,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1262.2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376.9万,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5.27亿元。二、市、县、乡三级政府统计部门主要职责及统计力量配备情况市级统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检查监督其实施;贯彻执行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完成国家和省规定的统计调查任务。制订并组织实施全市统计工作规划;指导和协调全市各级统计部门的统计业务工作;组织全市性的有关专项调查;审核批准市直各部门的统计调查计划及其调查方案。为市委、市政府制订政策、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统计资料,对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统计检3查和监督,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统一收集、整理、公布全市经济、社会、科技的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以及有关普查和专项调查公报。建立健全和管理全市统计信息工程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组织和指导各级基层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建设。组织指导全市统计科研、教育、宣传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承办全市统计专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审的有关工作;统一管理县市区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事业费等。县级统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执行国家统计标准,执行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制订全县统计工作现代化规划、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调查方案,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县统计工作;负责搜集、整理、提供全县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审查各部门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调查方案,管理各部门制发的统计调查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查、审定、管理、公布、出版全县基本统计资料,按照县政府的决定,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组织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开展统计教育、统计干部培训和统计科学研究工作;具体组织开展各种普查、专项调查,进行全县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的监测和预警预测,实施统计监督管理。乡(镇、街道)统计站的主要职责是完成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监督检查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实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搜集、整理、4分析、提供和管理本乡(镇、街道)的基础统计资料;建立、健全与本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相适应的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组织和开展周期性普查、抽样调查、临时性调查、专题调查和常规统计。据统计,株洲市统计局现有在职干部56人,其中: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员37人,具有大专学历人员15人;9个县市区目前在职干部职工137人,其中: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员68人,具有大专学历人员46人;全市130个乡镇(街道)目前实有统计人员265人,其中:专职统计人员107人,公务员身份人员88人。9个县(市)、区目前拥有计算机146台,笔记本电脑11台,实现了人手一机的目标。围绕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要点,以市到县2M数字电路统计专网建设为突破口,市县两级积极加大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促进了统计信息网络的规范化建设。从2006年8月开始,市县两级共挤出资金30多万元,改造升级局域网,购置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同时加强网络应用和安全技术的培训,确保了统计信息内部网络的顺利建成和正常运行。截止2007年10月,株洲市五县四区2M数字电路统计专网建设全面完工,为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统计工作现代化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我市统计信息化建设又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全市乡镇(街道)统计站微机室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具体投资由省、市、县、乡四级共同负担。其中,省级财政负担2000元,市、县两级财政各负担5000元,微机5室简单装修3000元由乡镇(街道)负责,微机室经验收达标后,配套设备将于2008年元月到位。从9县(市)、区的经费来源渠道看:所需经费主要来自县(市)、区本级财政预算,约占经费来源的95.6%,而来自国家、省、市的业务经费拨款不足5%。总体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业务经费相对充裕,如醴陵市、攸县、石峰区、天元区、茶陵县全年经费支出均在100万元以上,而炎陵县、株洲县、荷塘区、芦淞区的业务经费相对偏紧,有的地区一年经费支出甚至不足25万元。三、部门统计和企事业统计工作情况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各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搞好部门统计工作,有利于克服目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各自为政、基础工作薄弱、数据使用和管理不够规范、依法履职意识淡薄等问题,对加强和改进部门统计工作,提高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工商、税务、公安、教育、卫生、民政、计生、建设、环保、交通、国土、农林、劳动保障、技术监督、金融、保险、电力、电信等部门的统计工作,应按部门规范化文件的要求,配备综合统计人员,按照国家统计制度的要求,定期向当地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保证完成国家和地方统计工作任务。6企事业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基础,企事业统计数据是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重要来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完备的企业统计体系没有跟上企业改革前进的步伐,企业统计工作没有得到重视,企业统计体系被弱化,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迟报、虚报、瞒报、拒报统计资料的现象日趋严重。当前企业统计工作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普遍存在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岗位不稳定,统计职能不明确,统计力量不断削弱的问题,特别是企业对承担政府统计义务的意识逐步淡化,政府统计部门获得企业数据和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准确性降低。应加快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以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变化的要求。四、存在的主要问题⒈乡镇统计的主要问题①乡镇统计站职能偏弱。九十年代初期,乡镇统计站建设比较完善,绝大部分乡镇都设有统计站。从目前的状况看,统计站虽有牌子、有章子,但多数乡镇经费少或无经费,统计站的职能得不到正常发挥,专职统计员为数不多。由于乡镇工作杂而具体,一些乡镇的统计人员在统计站内部和镇政府中都是身兼数职,乡镇基层统计站人员常常是兼顾内外而顾此失彼,统计主业只能当作副业来做,其作用不能充分发挥。7②统计工作难度加大。乡镇基层统计是统计的基础和数据的源头,在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局和省市县统计局的各项统计报表制度中,乡镇统计首当其冲,往往一个人要应对上级统计部门10多个科室和专业布置的任务。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大型普查的制度化和常规化,各类普查任务既频繁又繁重,加上不少乡(镇)经济不景气,乡级政府统计形势十分严峻。上面不断强调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强调统计报表准确、及时,但到了乡(镇),仅靠一个统计人员,加之受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与工作安排的制约,的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形势发展的要求,乡镇基层统计越来越重要,工作难度却越来越大。③统计人员地位低,待遇差。从理论上看,乡镇统计是统计的基层单位,是统计数据的源头,关系到统计数据的真实与否,地位非常重要。但在现实中,很多人认为,统计只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搞几个数字,报给上级,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没有多大作用,而且向地方政府索取多,贡献少,做什么事情都伸手要钱,又不直接创造财富,导致统计人员待遇差。由于经费紧张,业务开支大,统计人员的收入水平低,有的乡镇不能足额按时发放统计人员工资,一定程度上影响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④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乡镇统计是我们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乡镇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乡镇统计人员承担着巨大的工作责任与任8务,但他们工作的岗位与其他岗位相比往往是任务重、要求高,而待遇却最低,统计在乡镇真正成了最边沿岗位。导致乡镇统计人员在工作中往往热情不高,从事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差,很少有人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钻研调研技能。乡镇统计人员大多一年一换,有的甚至一年几换,造成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下,统计数据质量难以保证。⑤统计数据有失真现象。因乡镇统计由乡镇政府管人管钱,县统计局负责业务指导,这种体制造成了管事的管不了人,管人的可以不管事。管事的只强调工作的重要性,片面追求统计的准确与及时,工作的全面与系统,层层增加任务砝码,造成基层统计不堪重负。管人的只强调人员的安置数量,不问其素质水平与工作能力,影响了整个统计队伍的业务水平。而管钱的过分强调财政的困难,而忽略了管事的安排工作的初衷。由于“三权”分离加上统计工作本身的限制,造成统计报表不实,统计信息失真,降低了统计工作的客观性。⒉县区统计的主要问题①县级统计部门人员少、工作负荷重。截止2007年6月全市9个县(市)、区目前在职干部职工137人,其中:科局级领导43人,实际从事统计业务的工作人员94人。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员要承担至少2个以上的专业统计任务,有的甚至承担4个以上的专业统计工作。他们既要搞好定期的各种月报、季报、年报,又要完成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样调查、9普查等调查任务,还要撰写一定数量的统计调研分析,各种任务应接不暇。加上政府对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各专业除了应对上级统计局(队)的报表,还要根据所在地区党政领导的要求,增加统计指标,扩大工作范围,及时提供服务。县级统计部门工作普遍处于超负荷运转,统计人员工作压力很大。②人才流失严重。条件艰苦、工作辛苦、待遇清苦可以说是县乡统计部门的真实写照,统计局被誉为“人才的摇篮”,但往往是人才摇出去,却很难摇进来。县级统计部门缺乏吸引人才、留往人才的环境,素质好的业务骨干留不住,外单位好的又调不进来,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③部分县统计经费捉襟见肘。统计经费是目前制约统计部门自身建设和影响统计业务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由历史的原因和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统计管理体制所造成的。一是基本的业务工作与必要的经费保障反差大;二是上下脱节,上级有工作任务下达而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或经费很少。三是统计工作的周期性与财政预算的年度性矛盾。周期性普查间隔年限长,抽样调查和其他临时性调查带有随机性,其所需经费不可能纳入常年财政预算,每次开展前都要设法向县党政领导争取,落实的多少与县财政状况及党政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程度息息相关。10④依法治统举步维艰。一是统计执法机构不健全。业务线长面广,人力不足,执法是鞭长莫及;二是地方行政干预多、查处违法案件阻力大,压力大。三是统计执法执行难。县级统计部门,对统计违法案件处理、执行难以到位。四是《统计法》对行政机关的制约较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