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颗快乐的心―――浅谈幼儿快乐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园长论文2013-2014拥有一颗快乐的心———浅谈幼儿快乐教育快乐教育,是指教师正确运用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育方法、手段,营造与家庭相似的幸福、欢乐的环境,以人性的教育激发幼儿兴趣和内在发展需要,促使幼儿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感受快乐,体验快乐。快乐教育就是一种用愉快学习环境去唤醒孩子的学习经验,激活孩子情思的教育。一、让兴趣为快乐求知引路。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最好时机。在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今天,人们特别重视兴趣的作用。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切自主选择的活动无不始自兴趣。而一切课程,包括预设和生成的课程追根究底亦源于兴趣。只要是感兴趣的,幼儿的求知欲就很强。现在不少课堂教学,只一味地灌输知识,忽视了幼儿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二、游戏是快乐教育的基础。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活动。有位教育家说过:“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要重视幼儿的本体性游戏和教师的手段性游戏。因为幼儿本体性游戏,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教师的手段性游戏,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的,能让幼儿学到必备的知识技能,有助于幼儿按一定的方向发展。两者因相互渗透,而相得益彰。在一次离园前的活动中,我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告诉他们喜欢玩什么都可以。于是有讲故事的、玩皮球的、垒积木的、画画的等等,孩子玩得是那样认真、那样尽兴,以至于父母来接时,他们仍恋恋不舍。其实在这样的“玩”中他们学到了知识和本领并不少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三、寓乐于教,寓教于乐。快乐,不仅仅是作为教育的形式存在的,而且是作为核心价值贯穿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古人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誉为人生三乐之一。在美国,有一所名叫斯德维尔的学校,得罗斯福、尼克松、克林顿等美国前总统的子女及孙女们而教之,甚至现任总统奥巴马也送孩子到这里上学。这所学校的校长理查德·洛迪希先生向世界宣示“快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阐释了一个独到的教育理念:寓乐于教。寓乐于教是让孩子快乐学习,让社会跳动快乐的和谐音符。四、为幼儿创造合作、交往的机会。当今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知识和信息迅速更新的时代,吸纳、合作、责任、进取是每一个社会人应该具备的主流品质,快乐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富有爱心,充满责任,善于合作,让社会跳动快乐的和谐音符。五、为幼儿创造民主、和谐的环境。性格的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早期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格,良好的性格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良好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因此,我们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欢乐气氛的环境尤为重要。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要提高他们的情商技能,最好的学习地点还是幼儿园。因为只有集体的生活环境和游戏活动才能使幼儿养成快乐的性格和乐观幽默的品性,才能让幼儿把握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技能。如果离开了像幼儿园这样的集体,幼儿的情商就几乎无法培养,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让幼儿在集体环境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六、做幼儿模仿的榜样。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是一项十分艰辛、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要求教师具有爱心、耐心和细心。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进程和效果,因此,教师乐于教育是快乐教育的根本保证。有的教师面对繁重而琐碎的保教工作,面对一群不谙世事、顽劣不驯的幼儿时,心情便开始转“阴”。教师的不良情绪必然会反映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冷冰冰、缺乏感情”的教学传递给幼儿,这将使幼儿如何快乐起来呢?教师的不良情绪还会直接影响师生互动的过程。对幼儿的漠视、讽刺、体罚会对幼儿的心灵产生伤害,严重影响幼儿的心里健康,因此教师要永远保持一颗爱心,爱幼教事业,爱每一个幼儿。教师必须清楚地看到,在付出大量辛勤劳动的同时,自己也收获着与幼儿一起成长的喜悦,也体验着不断超越自我的成就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多一份童心,做到春风化雨润无声。同时,教师要善于情绪上的自我调节、自我愉悦,保持开阔的心胸和积极乐观的心境,这样才能时时影响着幼儿、感染着幼儿。因此,无论教师心里快乐与否,但在幼儿面前,教师应该永远是快乐的化身,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只有真情和激情才能在教师与幼儿之间产生相互感染的效应,从而使教师的教诲畅通无阻地滋润孩子心田。七、温情的家庭氛围,快乐成长的源泉。一位老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只要有一个欢乐和谐的家庭气氛,我可以断言子女没有一个不成才的。”生活在一个欢乐祥和的家庭里的孩子,每日感受爱的氛围,他眼里的世界自然是快乐安全的。相反一个整日生活在充满谩骂、暴力或冷战的家庭里的孩子,他所看到的世界就是恐惧和冷漠,这样的生活会给孩子的心理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平心而论,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家庭气氛和谐欢乐,心平气和地与子女相处,但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快乐是生命的源泉,乐观向上是精神健康的基础。泰戈尔认为“: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而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恰如理查德·洛迪希先生所说“:教育固然神圣,但它必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主要方法就是让它快乐、有趣。”快乐教育以孩子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从生命的角度看待教育,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欢笑中成长,让孩子能够真实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从而为孩子一生快乐成长埋下可持续发展的种子。转教育凭什么是快乐的?——读《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有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在这勤与苦中找出快乐来,谈何容易?非目标坚定者或兴趣盎然者能有。而作为朦胧幼稚之童或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有多少人能有坚定的前行目标或对正当有益的事物有蓬勃的兴趣?尤其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学习,是非下功夫不可的。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下的就是苦功夫。在这下苦功夫的过程中,少不了的就是学生的刻苦或监护人的苛求。在这刻苦与苛求中,能有多少快乐?不过:试问,哪个有成就的人能说,他的成就不是刻苦的艰辛的努力换来的?钢琴王子朗朗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他成名之前每天用多长时间练琴学习换来的?刘翔不比赛的日子每天要在跑道上反复的跑多久?菲尔普斯每年只有几天没泡在水里练习游泳?反复的练习同一指法或同一曲调的过程快乐吗?整日在跑道上无休无止的奔跑,在水里游过去再游过去的日子快乐吗?对于学生来说,是高质量、高要求的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来得容易、来得快乐,还是随心所欲的不加要求的完成来得容易和快乐?在课余生活中是看电视玩游戏的日子快乐、还是要扎实的学习一门技能的日子快乐?答案不言而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的花,人们只知道它今天的明艳,哪知他当初奋斗的芽儿浸满了血和汗”由此可见华裔“虎妈”蔡美儿的育儿经验怎么没借鉴可取之处呢?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先生的“教育凭什么是快乐的”怎么不引人同感呢?前几年,周宏先生的“赏识教育”很畅销,某些教育专家也将快乐教育提得很响亮,今天钱文忠教授竟然呼吁“请别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虎妈妈的战歌》大引争论,涉及的不正是目前教育上宽严问题上的困惑吗?涉及的不正是吃苦教育、惩戒教育和快乐教育的争论吗?教育凭什么是快乐的?日本小学的“宽松化”“快乐化”教学推行十年来,除了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下降,课余补习班产业的发达外,还收到了什么效果?社会各界为什么开始对青少年的学习能力下降感到担忧?日本教育机构为什么不得不逐步开始对目前的教育导向采取一些调整措施?任何事业的成功少不了汗水的浇灌,学习成绩的取得也必然违背不了这一客观规律。所以,教育凭什么是快乐的?中式传统教育是提倡吃苦教育的,“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的故事,妇孺皆知。中式传统教育是提倡惩戒的,家庭教育中“黄荆条子出好人”;学校教育,戒尺伺候;私塾门口挂着“溺爱免送”的牌子。“严是爱,宽是害”的理念深入人心。深明大义的家长可不会为孩子的手被戒尺打痛了而怨老师,找校长甚至投诉到衙门的。但现代教育理念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生命来看待之后,尤其是在独生子女时代之后,“快乐教育的理念”就取得了一边倒的优势,家校矛盾也因为各种惩戒教育而激化,乃至出现教师不敢管学生的现象,直至教育部也站出来强调“教师有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2007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也提出“没有惩戒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教学教育中老师要严管,要惩戒,对于学生来说,肯定就那么够快乐了。钱中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一文里说“我认为伊索寓言把淳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愈幼稚了,认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禽兽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九处处碰壁上当。”也就是说,生活是复杂的,哪能只是快乐、美好?现在实行快乐教育,没有压力的教育,且不说所学知识的多寡、所学技能的高低,单是将来走上社会后的耐挫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因为快乐教育崇尚赏识教育,孩子若一味在“你真棒!”“你真行!”的鼓励声中快乐长大,等走上社会的那一天,听到“你不行”、“你真遭”时,心里会怎样的失衡?魏书生说,在校时较调皮的学生长大后较易干出一番成就。是因为在校时不可少的惩戒教育提高了他们的耐挫力,增强了他们的抗挫力。——真可悲,为什么不是优秀生、甚至是广大的学生都有一种耐挫力、受挫力?由此可见要拥有适应对抗生活的能力,光靠快乐教育,行吗?所以,教育凭什么是快乐的?快乐与否,是个相对概念,长大前快乐,没有积聚到知识的精髓,没有锻炼出坚定的意志,没有学到求生的本领与心智,长大后何来的快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在伤悲与悔恨中能有多少快乐可言?长大前受磨砺,受惩戒,玩耍的时间、快乐的时间不多,但有了丰富的积累,有了坚韧的意志,在日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应付自欲,这样生活的不快乐的?这样的工作不美好吗?这不正是从前磨练日子的铺垫吗?业精于勤,荒于嘻。只有实实在在的播种与耕耘,才能有丰硕的收获。丰硕的收获与快乐的教育恐怕正如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一样吧?如能兼得,那是完美不过的,但兼得不了的情况下,为了文明的传承,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为什么不选择实实在在的播种、耕耘,与丰硕的收获。当然尽量完善教育教学制度,让教育的快乐因子尽量多一点,也是教者的使命。不过,要想绚丽的彩虹挂在天边,恐怕不经风雨还是不行的。园长论文2014-2015餐巾纸的妙用点心后,一个孩子用餐巾纸擦嘴后随手一扔,一旁的孩子随口叫到:“这张餐巾纸真象一只鸟”。顺着他的话音我朝前一瞥,可不,还真有点像呢!于是我马上组织幼儿对这张餐巾纸展开了讨论:请每个孩子说说它像什么?是不是所有的餐巾纸都能折叠出这些样子呢?于是在第二天的电脑创意绘画活动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内容:发给每个孩子一张餐巾纸请他们任意折叠,而后请每个孩子来说一说你的餐巾纸像什么?随后我挑选了两张较为典型、并有代表性的餐巾纸进行扫描处理,作为孩子们上机操作的素材。由于孩子有了一个平面想象绘画过渡到电脑想象绘画的活动过程,这样一来解决了幼儿在电脑上刚上手的难处,有了一个缓冲过渡的过程。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过渡,孩子在后面的电脑操作中不再感到困难和无从着手。经过孩子的想象创作一张普通的“餐巾纸”变成了“蝴蝶”“小鱼”“芭芘娃娃”“球鞋”等等。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我提出了“电脑绘画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创造力的实验研究”的课题。其研究的根本价值不在于孩子运用绘画工具的技能有多熟练或是画出的作品有多惊人,而在借纯朴的一草一木、一个玩具等绘画素材,将创造与想象融于一体,让孩子在电脑这个天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他们独特的电脑绘画语言描绘出富有童趣、情趣、乐趣的画卷。从而使电脑绘画一举成为发展幼儿创造潜能的现代化教育平台。使幼儿创造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与培养。通过此次活动我感到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想象素材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餐巾纸”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触的及其普通的物品,选择这样的物品作为电脑创意画的想象素材幼儿感到新鲜有趣,加之“餐巾纸”折叠的形状又很能引起幼儿的想象,由此幼儿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