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编制依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526号令)《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编制单位:国土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与单位: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I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1第一节灾前土地利用现状..............................1第二节土地受灾情况..................................2第三节灾后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3第二章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4第一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4第二节重建分区......................................5第三节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区............................6第三章指导原则与目标...................................9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原则................................9第二节基本目标.....................................10第四章重建用地规模和布局安排..........................11第一节总体要求.....................................11第二节临时用地.....................................12第三节城镇用地.....................................13第四节农村居民点用地...............................15第五节独立工矿用地.................................16第六节基础设施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17第五章土地整理复垦....................................20第一节总体要求.....................................20II第二节任务安排.....................................21第三节资金需求与筹措...............................22第六章规划实施政策措施................................23附表……………………………………………………………………331为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统筹保障各项恢复重建任务在土地利用上的落实,促进节约集约和合理利用土地,编制本规划。规划范围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定的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51个县(市、区)。本规划是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建设用地安排和土地整理复垦的依据。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灾前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规划区51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为1324.25万公顷,其中,农用地1201.59万公顷,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90.7%;建设用地43.54万公顷,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3.3%;未利用地79.12万公顷,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6.0%(表1)。区内农用地以林地为主,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55.6%;其次为牧草地和耕地,分别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4.2%和14.1%;建设用地中以农村居民点为主,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5.8%。区内西北部高原区和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和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少。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平原区和丘2陵区及河谷地区,区内坡耕地比重大,其中25°以上坡耕地面积26.70万公顷(400万亩),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14.26%。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分布在平坝和河谷地区。区内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土地利用的影响和限制因素较多,各类建设难度大、代价高,可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相对紧缺。表12007年51个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单位:公顷、%土地总面积51个县(市、区)比例合计四川陕西甘肃13242523.19769712.31145198.02327612.8100农用地合计12015897.88808911.31034830.02172156.590.7耕地1872691.81310971.0196169.0365551.814.1园地191141.7158014.617565.015562.11.4林地7365764.05293248.0753726.01318790.055.6牧草地1886183.51527882.039611.0318690.514.2其他农用地700116.9518795.827759.0153562.15.3建设用地合计435396.3363809.035299.036288.33.3城镇53166.750446.61138.01582.10.4农村居民点286583.3234288.124702.027593.22.2独立工矿26052.421467.42898.01687.00.2其他建设用地69593.857606.86561.05426.00.5未利用地791229.0596992.075069.0119168.06.0第二节土地受灾情况根据调查初步统计,地震灾害导致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因地震及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造成区内耕地损毁极为严重,受损耕地面积13.74万公顷(2063万亩),占灾前区域耕地面积的7.33%,其中,耕地灭失1.18万公顷(17.69万亩),占灾前区域耕地面积的0.63%。建设用地受损规模大、类型多。地震及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造成城乡住房大量倒塌和损毁,大量建设用地功能受损和部分建设用地灭失,其中,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城镇功能基本丧失。农村居民点和农村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功能受损范围广,一些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损毁严重。土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震及次生灾害使区域地貌植被发生变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功能严重受损,环境承载力降低。第三节灾后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地震及次生灾害给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带来严峻挑战。大量耕地、建设用地受损,有限的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更加匮乏,土地供需矛盾加剧;次生灾害及隐患频发,土地利用的环境安全形势严峻,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的需求迫切;林地、牧草地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土地破坏严重,土地生态功能修复任务艰巨。灾区恢复重建也给改善区域土地利用带来历史机遇。国家针对灾后重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恢复重建和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提供了灵活、宽松的环境;中央政府、各对口支援地区和社会各界对灾区恢复重建的大力支援,为加大调整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力度、有效改善区域土地利用配置效4率提供了强大支撑;灾后重建给破旧立新,有效解决深层次土地利用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会。面对上述形势,应充分把握灾后重建的契机,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方针,统筹城乡与区域土地利用,着力解决灾后重建中的土地利用重大问题,改善人地关系,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促进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提供用地保障。第二章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地震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区和评价,是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各类用地布局的重要依据。第一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块(四川盆地)交界的龙门山断裂带上,主要由都江堰-江油山前断裂系,映秀-北川中央断裂系,茂县-汶川后山断裂系等三条断裂系组成,分布在理县-汶川-茂县-北川-平武-青川-宁强一线长约300公里的狭长区域。其中,映秀-北川断裂、虹口-北川断裂、南坝-关庄断裂是本次地震的发育断裂,活动性最为明显;茂县-汶川断裂、九顶山断裂、北东段的平武-青川断裂和文县断裂活动性相对明显;安县-灌县断裂、晓坝场断裂活动明显,北段江油-广元断裂活动不明显。5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地震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对当地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危害。按照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位于龙门山中高山地区及陇南山地的白龙江流域、嘉陵江流域的徽县和成县、秦巴山区中低山地区、渭河北岸黄土塬边坡地带等地,地质环境脆弱。沟谷人口居住密度相对较大。地质灾害沿沟谷密集分布,共发育16402处,主要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规模以大中型为主。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和西南的中低山地区,以及西部高原山区、陇南山地徽成盆地及西汉水流域、秦巴山区中低山地区。该区地质环境较脆弱,地质灾害较密集,共发育9631处,主要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主要位于山前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以及成都平原部分地区等,该区地质灾害密度相对较小,共发育地质灾害1153处,主要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成都平原部分地区发生地裂缝、砂土液化(喷砂冒水)等次生灾害。地质灾害不易发区主要位于成都平原地区、陇南少部分盆地河谷、汉江河谷,由于地势平坦,滑坡崩塌泥石流不发育。第二节重建分区6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按照国土开发强度、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人口集聚和城镇建设的适宜程度,将规划区国土空间划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三种类型。适宜重建区主要分布于四川的龙门山山前平原和与龙门山山脉接壤的浅丘地区,甘肃的渭河泾河河谷地带和徽成盆地,陕西的汉中盆地边缘和关中平原过渡地带,以及其他零散分布的少数地块。功能定位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集聚人口和经济,建成振兴经济、承载产业和创造就业的区域。适度重建区主要分布于四川的龙门山山后高原地区和山中峡谷地带,甘肃的西秦岭山区,陕西的秦巴山区,以及其他应当控制开发强度的区域。功能定位为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建成人口规模适度、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的区域。生态重建区主要分布于四川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核心区域和高山地区,甘肃库马和龙门山断裂带,陕西勉略洋断裂带,以及各级各类保护区等。功能定位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为主,建成保护自然文化资源和珍贵动植物资源、少量人口分散居住的区域。第三节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区根据地震断裂带分布、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从恢复重建用地安全性角度,对危险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1、危险区7主要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断裂带上,一般距离地震断裂带200米以内(500-1000米的城镇也视为危险区)。相对高差400米-1000米,地形坡度大于25度,或处于主要行洪通道;岩土体类型以岩体破碎或软硬相间等易滑岩土体为主,建设用地场址或场地内及其周边存在危险性大、危害程度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严重影响建设场地安全;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现状不符合建筑工程地质条件要求。在危险区内,沿地震断裂带,严格控制工程建设,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必须严格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开展建设项目场地适宜性评价,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建设项目场地适宜性。2、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以保护生态为主,农业用地应重点作为林地、牧草地,严格限制坡耕地和梯田开发扰动岩土体。位于高易发区的县城和乡镇驻地经过治理大多数可以恢复重建,恢复重建时要远离地质灾害点和断层,留出一定的缓冲地带,应在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建设规模;疏散或搬迁密集居民点,线状工程(公路、铁路等)应回避或采取隧道穿越,禁止水利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提高建筑设防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