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活动制度听评课制度为了解和掌握学科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解决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教师听评课制度。一、听课类型:我校听课类型分为:公开课、示范课、随听课和领导推门听课等类型。二、参与听课人员的听课节数要求:各类人员听课节数规定:校长每学期不少于30节,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员、联小负责人每学期不少于60节,教师间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60节。三、听课的具体要求:1.听课记录本由教研室统一发放,各听课教师应认真填写听课记录的各项要求:教学过程、环节简评、总评以及授课教师、科目、课题、课型、时间等。2.听课人员对授课教师的讲授内容、授课方式、手段、授课态度,学生听课情况、课堂纪律等应作出记录和评价。3、听课过程中要虚心学习,尊重他人,遵守课堂规则,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4、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对参与听课人员做好记录。5、本联小教师有讲课活动时,教研组长、联小负责人要组织教师按时听课,为评课、教研活动作好准备,对无故不参加者,教研组长要作好记录。6、听课教师的听课记录要作到真实,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按学校考核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四、评课的具体要求:1、教师、教研组长和分管领导必须组织评课。2、教研组长每月检查一次教师的听课记录,并作好记录向分管主任报告。3、要严格按评课的程序进行,不能流于形式,各教师要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并认真作好评课记录。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一、指导思想为了保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学校的科研课题管理,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强化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使我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办法。二、选择课题1、学校教科室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县教科所的安排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每学年列出部分课题指南,供教师选择。2、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参考学校提供的课题指南,自行选择课题。三、课题立项1、本校教职工均有资格向校教科室提出课题申报意向,并以书面形式提交“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表”。原则上每学年组织一次课题立项活动。2、学校教科室根据立项原则审核确定校级课题,并择优推荐部分课题申报县级、市级、省级及国家级课题。3、立项原则㈠鼓励性原则。鼓励全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并通过教育科研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㈡可行性原则。课题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深入开展研究的精力。能制定出合理的、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㈢实用性原则。强调教育科研对本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现实指导作用,强调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切实的促进作用。㈣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正确,研究目标明确,理论根据充分,内容具体,方法步骤切实可行。4、为切实推进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进程,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至少有一个研究课题。为保证研究质量,每位教师研究课题一般不得超过两个。四、过程管理1、校教科室管理的课题范围是校级课题和以我校名义申报的各级各类课题。2、课题组人员分为组长和组员两类。组长具体负责课题组的全面工作,包括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实施活动,撰写实验报告(包括阶段性报告、课题进展报告、论文等)、对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考核等;组员在课题组长指导下开展工作,撰写个案、论文等。3、周期一年以上的课题每学期必须制定阶段性课题研究计划,应按时写出阶段性研究总结。4、课题组长要经常组织教师研讨,收集资料,及时记录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研究体会,每两个月向教科室上交课题进展报告。5、课题申报人应维护课题研究的严肃性,要设法保证课题按时结题。同时,更要注意科研的科学性和对教育的实际指导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可作不断的改进或提高。6、学校各级课题由学校教科室统一实行档案化管理。每个课题的各种资料(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阶段性研究计划、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组的会议记录、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组及各成员的考核情况等)都将放入课题档案中。7、课题一经立项,不得随意变更或终止,因故不能按时结题或不得不中止的课题,须书面说明理由,由教科室备案。8、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教科室撤消该课题:㈠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㈡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㈢与批准的课题设计严重不符,且学术质量、实践价值较低劣;㈣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㈤无故不能提交课题研究进展报告及相关资料;㈥违反课题研究规则的其它情况。被撤消课题的课题负责人二年内不得申报新课题。五、课题结题与鉴定管理1、凡符合结题条件的校级课题,由校教科室负责鉴定工作。课题负责人向校教科室递交《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并附下列资料:课题研究主体报告、全部研究成果、反映研究过程的主要资料(文字、图表、录音、录像、软件和事物等)2、县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由上级科研部门给出鉴定。3、课题的成果形式有教育科研论文、研究报告、教育专著和教育产品、软件,学校有权对成果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推广。六考核办法1、分级考核:由课题组长负责各课题成员的考核,教科室负责对课题组长的考核,校长室负责对教科室的考核。2、按月考核和阶段性成果考核相结合。每月由课题组长按各成员的态度、研究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给出考核。成果考核由教科室负责,教育科研论文按学校制定的《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实施奖励。3、教师在教科研上取得的成绩将作为学校对其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七经费管理1、学校每年划拔一定经费作为教育科研专项资金。作为课题立项、研究运作费用。2、课题立项时间一般为一年,重点课题为2—5年。3、课题经费主要用于购买资料、参加论证、学习、课题推广等费用及研究超工作量补贴等。4、上级部门如有专项课题经费划拨,课题组有权选择其一:若使用学校课题管理经费,上级部门拨发的课题经费归学校统一安排使用。5、教科室加强对各课题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若发现课题组有经费使用不当、研究工作不得力的现象,有权停止经费拨发和取消该项课题的权利。无故不能按时完成课题者,学校有权追回专项经费。教研活动制度1、在教研室统一领导下,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2、每学期初,教研组长根据教导处统一部署和本组实际情况,订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3、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应向组长事先请假。在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4、教研活动应遵循“确定专题,学习理论,独立实践,集体评讲,总结提高”的原则,教研组长要按教研计划分步实施,注意环环紧扣教研活动的原则,不断提高教研活动质量。5、教研组长要有计划地在本组内开展相互听课、相互评课的活动,通过听课和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的严格评课,促使本组教师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6、教研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帮助教师掌握教材、驾驭教材上,同时,教研组长要有计划,有意识地把德育、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因素渗透在每次教研活动中。7、学期结束时,教研组要把本学期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资料交教导处,教研组长还应提倡和支持教师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8、要有目的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专题、有实验、有总结、有记录。网络教研制度为了更好地推进学科教研,让一线教师们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有效教研,增加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决定采取网络教研与实际教研相结合的教研方式,丰富学科教师的教研活动。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教研制度。1、重视建立网络教研平台,设立相关栏目为教师网上教研创造条件,并及时组织进行有关培训。2、成立组织机构,负责组织与指导本校网络教研活动,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技术培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备的作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提供支持。4、学校每月统计一次教师参与网络教研、上传资料情况,并公布教师上传的数量,期末进行评价表彰。网络教研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独树中心小学网络教研制度。2、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和业务进修。3、制定学校网络教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4、出台相关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定期评比优秀教研组和任课教师。5、加强网络教研工作的指导及问题研究,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学科组交流研讨活动。6、总结学校网络教研阶段性成果和经验。7、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教育技术投入和硬件建设。教研组长网络教研要求1、定期举行专题在线研讨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专题在线研讨活动,研讨课题和时间至少提前两周发布,及时汇总研讨成果,形成研讨报告在网上交流。2、每学期围绕本学科教研撰写文章1-2篇,组内推荐优秀文章3-5篇在网上发布。3、每学期至少有1-2个与教学同步的单元教学案例和评析意见在网上交流。4、每年要在网上发布学科教研工作的专题总结。5、每学期要提供1-2个典型的教师教学计划、总结和反思。6、每学期要在网上发布对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7、对学校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回复。8、积极倡导教学问题的互动研讨,不断给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9、对学校和教师网络教研情况进行评价管理。教师网络教研要求1、积极参加学科网络研讨活动。结合主题活动,在上面发表相关评论。2、教学设计:每人须按时完成本学期自己所分内容的上传任务。3、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完成5篇的上传任务,每月上传的篇数不得少于1篇。4、、读书笔记:每学期至少完成3篇的上传任务。5、教学案例:每学期至少完成1篇的上传任务,于学期结束前完成。6、教师在上传文章到自己个人博客时,要同时发到博客团队上,以便管理。(组长必须按上述工作量定期完成检查工作,教研室不定期对上述工作进行抽查,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青年教师汇报课制度为使新上岗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并成为学科教学的主力军,带动我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校决定围绕青年教师制定汇报课制度,具体如下:一、指导思想1、营造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执行和实施。2、指导青年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不断增强自身教学业务能力。3、渗透和实践课程改革新理念,改进师生教和学的方式,构建理想高效课堂教学模式。4、培养高效教学意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二、参与对象每年新分配到单位的青年教师。三、学科展示要求1、各科组长要组织、指导本科组新教师的备课、上课。2、要求授课新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3、专职学科教研员、学校对口学科组具体组织听课、评课和指导工作。4、科组召开会议,交流汇总听课情况,确定参与展示人员的评价等,安排专人形成书面评价意见送教研室。5、学科展示活动由专职教研员、科组组长负责。四、建立成长档案1、学科组长要和青年教师建立“师徒”帮扶对子,共同成长,并形成捆绑评价机制。2、青年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改教学理念,熟知课程标准,掌握临沂市学科教学策略,钻研教材,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且虚心向自己的指导老师请教,促进自己专业发展。3、青年教师定期开展汇报课,由专职教研员和学科组长听评、指导,并由教研室记录个人的成长足迹。4、把青年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培训成学科骨干教师,并带动其他教师的发展。五、对组织得好的科组和表现优异的青年教师进行全校通报表扬。校内公开课制度为使公开课起到典型示范和带头作用,通过公开课确实使广大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教学思路,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公开课包括示范课、教研课、赛课、说课等。实行市县级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上示范课,教研组适当安排教研课。赛课必须教师全员参赛。二、各教研组应对公开课主讲教师把好关,每学期按学科特点和课程特点,安排公开课,保证每月两节以上公开课。主讲人应是教学各个方面的骨干教师,尤其是其课堂教学应有一定特色,有一定示范带头作用,在师生中获得一致好评者。三、各教研组要认真协调并安排好公开课的时间、地点,并组织相关教师集体听课。四、活动的全程要充分准备,包括纸质材料、方案表格、听评教师、听后感想反思等,并做好照相、录像等工作。五、公开课结束后,教研组要组织听课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并作好讨论记录。六、活动的全程材料要存入教研活动档案,并作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的基础和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