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设计类的题怎么回答一、注意的地方1、要形成一套固定的实验设计答题思路和模式,按照我给你附的例题来模仿练习;2、要完整和思路清晰:如果让你设计个实验,一定要从假设到最后的结果讨论都要写,而且要写清楚,即使假设题目已经或多或少的给你提供了也要写。一般写出来的包括:第一、假设,被试及其分配(如随机、匹配等),自变量及其控制,因变量(要下操作性定义)以及控制,额外变量及其控制;第二、实验步骤,包括实验设计表格(如果是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最好画个表格,清晰明了,而且便于说明),实验具体操作;第三、统计方法;第四、实验结果,按照你的实验假设,虚拟一个实验结果,然后下一定的结论。例题:请设计一个实验并且给出具体的统计方法,通过比较一种产品使用三个月前后幼儿阅读能力的变化,来确定某种适合5岁幼儿阅读能力训练的游戏产品的效果解题思路:1、初始的思路:因为儿童本身阅读能力就是发展的,不做任何测试随着时间的增加阅读能力也会增加。这个题看到之后首先能想到的就是随机分配被试,做个实验组控制组设计。这就会想到两种方式:一种是有前测的,一种是没有前测的。前测会有一定的缺陷,但是该题中,如果没有前测,后测成绩显著,你就不能确定该成绩是因为实验处理带来的还是被试本身差异造成的。最重要的是,题目中提到“通过比较该产品使用三个月前后幼儿阅读能力的变化”。故前测是必要的。所以这个题目是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2、程序化思路:根据《实验设计的程序化思路》,我们可以归纳出回答实验设计类题的模式。假设:该产品有效,使用三个月前后幼儿阅读能力有显著提高。自变量:2个。一个是组别(两水平:实验组和控制组);另外一个是测量时间(两水平:前测和后测)。设计中自变量有2个,所以是多因素实验设计。细说,也就是2*2多因素实验设计。因变量:阅读能力。额外变量:被试选取,控制组与实验组之间学习内容的一致性,实验者效应,安慰剂效应等。控制方法:被试选取可以随机或者匹配。如果是匹配两组儿童的性别比例,要确保差异不要过大。同时也应考虑到匹配难度,避免实验设计过于复杂和难以实施。控制组和实验组之间要尽量保证除了实验处理—就是用了该产品外,其他学习内容要尽量保持一致。实验者效应和安慰剂效应的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双盲设计。同时,加入无训练效果的游戏作为安慰剂。3、被试间和被试内因素共存吗?该实验中,控制组和实验组是随机分配或者匹配的,所以组别这个变量,是被试间的。被试要不就是实验组的,要不就是控制组的,不可能既是实验组的,又是控制组的。测量的这个变量,因为实验组要做前测后测,控制组也要做前测后测,所以这个变量是被试内的。故该实验设计是2*2混合设计。答案要点:1、假设:该产品有效,使用三个月前后幼儿阅读能力有显著提高。2、变量:自变量及其控制:2个。一个是组别(两水平:实验组,控制组);一个是测量(两水平:前测,后测)。因变量及其控制:阅读能力。操作定义:五岁儿童阅读能力测验的得分。额外变量及其控制:被试选取:被试选取可以随机或者匹配。控制组与实验组之间学习内容的一致性:控制组和实验组之间要尽量保证除了实验处理(就是实验组使用了该产品)外,其他的学习内容要尽量保持一致。实验组效应,安慰剂效应等:双盲控制。3、被试及其分配:随机选取60名5岁儿童。随机分配成两组,每组30人。随机选取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另外一组作为控制组。4、实验方法:实验设计方案如下:组别前测处理后测随机实验组y1接受该游戏产品训练y2随机控制组y1’不接受该游戏产品训练(但可以用安慰剂)y2’理由说明:其中,y1和y2分别是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成绩,y1’和y2’分别是控制组前测和后测的成绩。接受游戏产品训练的实验组前后阅读能力变化:y2-y1=d未接受游戏产品训练的控制组前后阅读能力变化:y2’-y1’=d’是否接受游戏产品训练引起的阅读能力变化,即产品的有效性:d-d’5、统计方法:实验组前、后测相关样本t检验:控制组前、后测相关样本t检验;后测的实验组、控制组独立t检验。在这里你写一下T检验的公式,并说明相关样本与独立样本的标准误计算的方法不同,且先对独立样本做出方差齐性检验之后再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