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高中教学的启迪保定一中丁景霞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从七年级教材论语十则中就可窥见一斑,他核心思想中的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和为师的基本要求在现在教学中依然又十分重要的影响。关于教育的对象,孔子强调“有教无类”,即不计身份高低、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他的这一思想,开中国教育民主化大众化和平等化的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不是为一次重大的体制改革。今天社会生产力已高度发展学习知识已经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手段,孔子教育思想中有关治学态度方面的问题,而这其中有许多光辉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汲取的。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且合理的教学方法的教育家,包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学习结合、乐学等,其中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尤其具有重大的意义。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论语》中并没有直接谈到“因材施教”这个词汇,它是后人根据孔子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材”指的是个人的特性,包括智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孔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清醒地发现不同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比如“柴也愚,参也鲁”(《先进》),“师也辟,由也喭”(《先进》),“由也果”“求也艺”(《雍也》)等等。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顺应他们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引导他们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之路。《论语》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前面提到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的“十哲”,即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又如同样是问“仁”,他有不同的回答:颜渊问,答“克己复礼”(《颜渊》);仲弓问,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樊迟问,答“爱人”(《颜渊》)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子张问,答“恭、宽、信、敏、惠”(《阳货》)。孔子回答学生问“仁”,自然不会随口以想到的一句话作答。另外学生问“政”,他也有不同的回答。这说明他的回答是有针对性的。另一个例子可能更能明确地说明这一点。《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和冉有各有不同的缺点,子路过于胆大,冉有过于退缩,所以孔子叫子路审慎一点,而叫冉有果敢一点。因材施教,宛在眼前!此外,像“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乃是根据学生智力水平差异而选择教学内容,不是有所歧视或等级观念使然,而是讲求实际,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为政》),这一“学”“思”的辩证关系,传承几千年,仍然魅力不减。“学”主要指浅层次的知识获取,“思”则主要指对知识的分析思考。对比哲学上的认识论,前者近似感性认识,后者近似理性认识,二者结合,才能达到对事物的全面深入的认知。另外,《卫灵公》里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句话点出了“学”的基础性作用。学为先,学思结合,乃是科学的治学之道。学习结合《论语》开篇第一则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门后人整理编排孔子语录,不会随意将某一则放在首先的位置。这一则居首,可谓开宗明义,点明了孔子教学法的精义。只因为它是基本方法,所以在此只做略述。治学之道,时时回顾以往,常会有新得,所谓“温故而知新”(《为政》)是也。如此学而习,习而学,学而又习,必定日日有所得。《大学》里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体即是此意。学习之法,虽简单至极,但却于简单中蕴含至理,真正领会践行之,必有大成。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时常复习,鼓励其努力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独立思考来掌握课程内容的实质,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精益求精,纠正学生把复习看成是无效劳动的错误认识,深刻领会孔子“一以贯之”的道理。乐学孔子主张“乐学”,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以学习为乐,这是主动学习的最高境界。当季康子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他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他还说过:“回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他对颜回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予很高的评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又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指其他学生)则明至焉而已矣。”当他看到宰予学习怠惰,白天睡觉时,他愤然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他本人也曾多次坦言以好学者自居,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之好学也。”对于多数人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孔子强调“乐学”的重要性。学何以有乐,“有所得而乐之也”(朱熹《集注》引尹氏说)。孔门学生在孔子的教育下,常有所得,自然易于达到“乐学”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好学精神,以学为乐,不要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温故知新。教师之所以为教师,首先因为学问高明,所谓“学高为师”是也。教师如何保持学问高明呢?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学者应该如此,人师尤当这样。惟其有所创新才能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和魅力,也才能真正与时俱进,给学生带来进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无止境,如若有所餍足,就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即退,所以孔子认为教师要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的态度。这还只是教师的必备条件。教师的天职乃是教育学生,所谓“诲人不倦”,才是一个好老师的风范。师艺与师德并重,才能教好学生,才不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以身作则孔子为师,不仅言传,更重身教。所谓“身正为范”,只有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信服,教育目的才能达到。他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可见教师的示范作用何其重要。孔子自己一生行事克己复礼,学生无不信服。即便偶有过错,也立即改正,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全心全意,用现在的话,叫“敬业”。但在孔子那儿,却远没有如此简单。孔子非常注重一个“忠”字,意思是尽己之心待人,孔子自己正是尽己之心教育学生。比如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对学生从来无所隐瞒,与学生相处,全是一片赤诚之心。他还十分爱护学生,称赞他们的成长,“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晚年的时候,与自己多年相伴的学生陆续去世,孔子每每悲恸异常,伤心欲绝。这些都体现了孔子对待学生的全心全意。教学相长。孔子师道宏大,虚怀若谷,不但单方面教育学生,也能从学生处得到启发。师者本色,本应如此。有一次,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八佾》)这里孔子说“起予者商也”,说明子夏“礼后”的提问使孔子受到了启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孔子一代先师,垂范百世,将人师之道,演绎得淋漓尽致,令后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也许我们的现代教育所缺乏的,正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那种求实、勤奋、严谨、直率和从容的精神,这是每一个做学问者所应具有的精神,也是每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所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