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高考面带微笑高三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近10年来曾对国内4万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32%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28%是轻度的心理问题;39%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0.1%是重度的心理问题。在一项考前考生心理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90.4%的考生害怕考不好让父母失望;79.3%的考生认为高考是人生大事因而备考应考十分紧张;77.1%的考生对高考信心不足,并有自卑心理;76.8%的考生注意力不集中;75%的考生烦恼、焦虑。这些,都是考生考前普遍存在的不良心态.当前学习焦虑异常的表现(一)自疚自责型学习勤奋努力,对自己要求严格,把满足老师家长的愿望当作自己的学习奋斗目标。学习上唯恐出丝毫差错,稍有不顺,便自责不已。不论学习能力强弱,都会因一时的失误导致对自己能力的怀疑。逆反对抗型独立意识很强,学习上有自己固定的格式,不愿别人干预他的任何事,自己的学习情况决不与家长交谈。当学习出现滑坡时,对家长的询问尤为反感。轻者,独来独往,闷闷不乐,对家长不予理睬;重者,烦躁激动,大发脾气,甚至负气出走。当前学习焦虑异常的表现(二)习惯松弛型生活优越,升学一帆风顺,未来前途家中早作安排,尽管一些人的父母要求也较严格,但只限于学业,生活上则采取放纵的态度。平时学习敷衍了事,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后不摸书本,临考试匆忙应付。羞涩自卑型或因学习基础较差,或因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他们又较重的自卑感,却总是想获得成绩好的同学那种“风光”、“地位”,埋头学习,暗地里和人攀比。平时不太言语,不愿与人谈论学习,以保面子逐渐脱离人群,变得孤独。当前学习焦虑异常的表现(三)自视过高型能力较强,学习刻苦、自觉,但对自己的能力估计往往超过自己的实际水平,给自己定的目标过高,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一心想出类拔萃,终日辛苦,却又“付出”多于“收入”的失落感,又不甘于现状。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名次,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能造成他们情绪上的波动,责备自己不够坚强,未能完成任务。自由散漫型学习上无进取心,纪律性不强,上课精神不振,课后却很活跃,社会交往较多,喜欢赶同学中兴起的各种时髦。偶尔也有心血来潮搞学习的时候,学习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坏。考试怯场的原因来自三方面外界干扰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突然遇到新异或强烈的刺激,会使原来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一旦遇到小小的麻烦,情绪越加紧张,促成怯场。缺乏自信性格较懦弱,多次受过挫折的考生,常常自我怀疑,即使有把握的问题,也显得犹豫不决,不敢相信自己。脑过度的兴奋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有一定的限度,为了防止大脑神经细胞过度受损,大脑会自动转入抑制,阻止回忆活动。有些考生考前开夜车,用脑过度,引起回忆反应暂时抑制,造成怯场。高三学生中存在的特殊现象“高原反应”“优秀学生心理综合症”“克拉克现象”“优秀学生心理综合症”过分追求完美,一方面对自己期望和要求过高,行为上关注细节,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好,便惴惴不安,严重的甚至出现强迫症症状。已经很优秀,但总不满意,有成就但没有成就感。另一方面,对他人和环境的期望过高。对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现象不能接受,不是抱怨周围同学素质低,就是埋怨环境设施不尽人意,他们在学校中体验最多的是不满和不快,少有幸福感和快乐感。什么是高原反应?开始复习阶段,自己感到学习进步快,收获大,复习效率高。但随着复习的进一步深入,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越来越糊涂,原来记住的定义、概念、公式、定理,在头脑中不那么清晰,复习好像进展不大,感觉学习效率大大减弱。心理学上将这种随着复习时间的延长和复习难度的增加而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甚至呈“下降趋势”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学习方法随着复习的深入,复习方法也随之变化。一层不变的学习手段,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心理疲劳经过努力拼博,学习成绩仍不尽人意,来自父母、学校的压力,使你缺乏成功的体验。在这样低落的情绪下,感到的是每天在做“无用功”。身体疲劳长时间的苦读熬夜,又缺乏体育锻炼,使人的身体机能减弱。出现了记忆力衰退、思维迟钝等现象,学习的效率明显下降,会产生“今不如昔”的停止感和倒退感。“克拉克现象”是指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屡屡失常的现象。其由来是一位名叫克拉克的澳大利亚长跑健将,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在他运动巅峰期的两届奥运会上,却连连失常与金牌无缘。由此,人们以这位运动员的名字来形容大赛中的失常现象。理论基础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发起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建立一套快乐的学习模式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的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1,两者相差十分显著。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在愁眉苦脸中学习效率最低,而且情绪压抑也最容易影响记忆、复习效率和临场发挥。快乐的心情可使我们感觉灵敏、思维清晰、反应敏锐、记忆力增强,并使心脑及内脏功能处于稳定协调状态。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我们的遭遇,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讨论:当模拟考试失败时?情绪ABC理论发生事件主观认识心理行为反应考试也需要心理暗示(一)食物暗示吃了某种你喜欢的食物,就感到浑身有力。经过你不断强化,不断给自己这样一种信心。音乐暗示听自己最喜欢的曲子,听了马上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或兴奋、愉悦的状态。音乐一响,就马上把你引入这样一种状态,就是建立一个条件反射。考试也需要心理暗示(二)语言暗示做题出现困难时,情绪受了影响,不能专心致志去答题。闭上眼睛,默诵鼓励自己的话,最后胜利了。一次考试产生感觉,两次考试加上一点,好多次考试积累下来,就可以很快达到自我调适状态。情景暗示想像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心情就平静下来。比如外地同学想考到北京,可以想像去北京颐和园兜一圈,感觉就来了。理论基础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TheYarks-DodsonLow),认为人的作业成绩(行为效果)与情绪的激动水平(动机水平)呈倒“U”字关系。过低或过高的激动和紧张水平都不利于人的工作和学习。因此,考前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正常且有利于考场发挥的,不应划入“考试焦虑”的范围之内。逆腹式呼吸法吸气时,下腹部凹进去;呼气时,下腹部鼓起来。这种呼吸法和通常的腹式呼吸相反,叫“逆腹式呼吸”。放松以后,闭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尽量多吸入空气。慢慢地呼出,并体会那种深深的放松感觉。当你觉得肺里的空气都已呼出时,再尽量多呼出去一些;吸入尽可能多的空气,屏气,数三下;放松,然后非常缓慢地呼出,又屏气,数三下,再放松。吸气时尽量做到平稳和连续。当你学会了这种基本呼吸法之后,即可进入以下练习──吸气──2、3、4;屏气──2、3、4;呼气──2、3、4;屏气──2、3、4;重复四次这种四拍的呼吸练习,放松。把呼吸再放慢一些,然后变成六拍,重复四次:吸气──2、3、4、5、6;屏气──2、3、4、5、6;呼气──2、3、4、5、6;屏气──2、3、4、5、6;渐进性放松训练(肌肉放松)足部:把脚趾向后伸,收紧足部的肌肉;然后放松。腿部:伸直你的腿,翘起脚趾指向你的脸;然后放松,弯起你的腿。腹部:向里向上收紧腹部肌肉,然后放松。背部:拱起背部,放松。肩部:尽可能耸起你的双肩(向上、向内),头部向后压;放松。手臂:伸出手臂、双手,放松,弯起手臂。脸部:紧张前额和脸颊。皱起眉头,皱起前额,咬紧牙关。全身:紧张全身肌肉几分钟,然后放松。考试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一)深呼吸法考前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站立,眼微闭,全身放松,深呼吸,同时默念1-2-3。全身进行放松。将全身所有能控制的肌肉从头至脚全部绷紧,然后慢慢吐长气,直至全身全部放松下来。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安定下来,全身有一种轻松感。扮怪脸法找一稍偏僻的地方扮怪脸,歪嘴扭唇、抬鼻斜眼,放松面部肌肉。如能面对小镜子看到自己的古怪神态,一定会忍俊不禁地发出笑声,一切牵肠挂肚的念头都消失了。考试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二)精神胜利法心里想:我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发挥超常,考出好成绩。我考不好,别人也不怎么样。反而会降低压力,保持平常心。临场活动法由于正常的紧张情绪也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热能,所以可以在考试前稍稍活动活动,使热量散发。可走动、小跑、摇摆、踢腿;可以双手握紧再放开,让全身肌肉缩紧再放松;可在考试过程中用力拧一下身体的某一部位。这样紧张情绪会渐渐消失。闭目养神法闭目,舌抵上腭,经鼻吸气,安定神情。可以设想一个人走在幽静的森林里,恬然自得。考试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三)凝视法确定一个距离较远的明朗的物体,凝神并细心地去分析、琢磨其颜色与远近。漫画消遣法翻翻夸张、逗趣的一些漫画作品,促使心情开朗、情绪高涨,重新占据优越感,恢复自信心。类比法我考试紧张,任何人考试都紧张。对此自己不妨泰然处之。考试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四)联想法紧张时,想自己曾经做过成功的事,回想成功时的心理体验,想象美好的最开心的事物和情景,把当时的情景想象得栩栩如生,把自己最快乐的感觉找到,并陶醉在想象情景之中。这样会感到非常满足,从而消除紧张。考试当天:从容安排沉着镇静倔强五月天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我和我骄傲的倔强我在风中大声的唱这一次就为自己疯狂就这一次我和我的倔强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