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申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产业升级换代背景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申报学校: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主持人:付安英陕西省高职高专教育学会制1主持人姓名付安英性别男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工程师学历大学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出生年月1957.1行政职务系副主任电话13891016269主要从事工作与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主要研究电子及光电子技术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本人署名位次1MG92型红外探测器研制1990年,机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名21/4λ波片研制2001年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1k05-G18)主持人3半导体制冷器技术应用研究2009年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09ky003)。主持人4《灵敏度室温锑化铟红外探测器研制》、《光纤用1/4λ波片的研制》、《化铅红外探测器可靠性研究》在“现代电子技术“杂志发表均为第一作者5半导体制冷技术在临床医疗的应用研究在“电子设计工程”杂志发表第二作者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1数字电子技术高职64108专业基础2009-20102传感器技术与应用高职5264专业20103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高职5264专业20114传感器原理高职、电大2564专业20105电子与光电子材料高职2764专业基础2011项目组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序号姓名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单位从事专业项目组中的分工1王辉高校讲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调研及师资队伍建设2张卫婷高校讲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教学及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管理“理实一体”教学管理模式研究3张伟斌高校讲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专业及课程建设研究4屈毅高校讲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教学专业及课程建设研究5任加维助教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教学校企合作研究6王军平副教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研究成果形式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专利E.工具书F.电脑软件G.其它完成时间1年注:项目主持人限报1人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一、立项意义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深入研究与实践在产业升级换代背景下,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高端技能型电子技术人才,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并会对高职教育“内涵式”深远的影响。二、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1.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和产业不断更新发展需求,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国外及台湾有以下四种基本人才培养模式。(1)CBE模式: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育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2)CBET模式: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育以能力为基础进行教育与培训。这种模式的关键是组织专家确定能力标准,成立国家资格委员会,建立一种能力本位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双元制”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一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4)“建教合作”模式:以台湾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教育与训练,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方式。2.国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国内高职人才培养在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指导下,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校企合3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在职教界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各高职院校和专家学者分别根据各地、各专业具体教学实践,形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总结归纳如下:(1)“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一体是指学生是主体,三位指由学校(组织)、社会、企业(参与)三方共同培养,双证书、多途径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2)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以高职学生为主体对象,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一条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二个基础),坚持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相结合,培养方案与双证书相结合(三个结合)的道路,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力为目标(四种能力),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和职业能力诸方面的全面与和谐发展。(3)“五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接合,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4)“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2+1人才培养模式。(5)“产学一体”、“工学交替”、“项目导向”、“订单培养”等以真实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6)构建“订单培养+带薪顶岗实习+多证制”人才培养模式。(7)“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做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8)“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以看出,职教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与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做学合一”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并推动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发展培养了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有力的支撑了现代工业的发展。3.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我国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正在不断地加快,对应用型人才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我们在高职教学实践和学生就业中,也发现学生的职业技能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等现象。经反复研讨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模式,认为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设置与市场岗位需求脱节4目前,我国高职的专业建设是一种在政府调控下的市场需求驱动模式,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往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分析不够,缺乏根据岗位的需求状况及走向与企业共同探讨来确定专业,尤其是现有的专业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地调整,致使“产销不对口”,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而有的急需高技能人才又缺乏相应的专业来培养。(2)课程体系与现代企业生产技术偏离高职院校课程相应较陈旧并缺乏弹性,不能紧跟现代企业需求做出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单一,没有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3)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由于校企双方缺乏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教师缺乏走进企业的机会,不能准确地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状况。造成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足,理想中的高水平稳健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尚在建设中,不能完全满足高职教学的需求。(4)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职教界的共识,但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还没有形成。尽管各高职院校积极通过各种方法,深入企业,寻求合作,但企业由于技术的保密,经济效益的考量,机制体制的制约,还处在观望和浅层次的合作状态,我省及中西部地区尤其如此。这对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存在着一定的障碍。(5)对应用电子技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认识存在误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兴电子企业不断涌现,近年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率、就业环境、工薪待遇不断提高,可以说稳居各行业、企业之首。但由于社会对企业就业的偏见,社会重商轻工,重管理轻产业的误导,考试及家长对新兴产业的不了解,存在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办学规模下滑的局面。应用电子技术作为现代工业控制的高新技术,在产业升级换代中起着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大力开发涉及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支撑“两化融合”5的应用电子技术,重点发展汽车电子、机床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等量大面广、拉动作用强的应用电子产品。随着产业升级和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应用电子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社会需求量将急剧增加,与时俱进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为此,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升级换代的背景下,立项研究与实践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回答和解决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对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研发、质量管理等工作,培养高素质、高端技能人才是非常必要的。6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特色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产业升级换代背景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对现代高新电子企业调研,进一步明确在产业升级换代背景下企业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素质、职业能力要求。根据岗位及知识技能需求,与企业共同研讨,制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市场需求,建立动态合理的课程体系,并进行教学教改研究,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2.研究掌握现代高新电子技术知识,适应在产业升级换代背景下进行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探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实践能力的长效机制。3.研究并实践与现代高新电子技术企业生产实景相适应的,校企共建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实施在学校建车间、在车间设课堂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4.深入企业和社会,进行广泛调研,探讨和实践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5.通过调研,进一步分析学生在高新电子技术企业就业及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及适应能力。反馈指导课程体系重构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二、研究目标研究与实践适用于产业升级换代背景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指导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及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有效运行。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一份,论文一篇。三、研究特色通过广泛调研,校企合作,理实结合,研究与实践培养形成学生满足现代高新电子企业需求的素质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鲜明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专业设置与市场岗位需求脱节2.课程体系与现代企业生产技术偏离3.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74.研究与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问题5.解惑答疑,树立对应用电子技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信心8本课题已有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1、电子信息系基本情况及科研条件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是学院重点建设的工科系之一。是以电子、计算机类专业为主,突出专业特色的品牌系,成立于2004年7月,经过7年时间的努力,已初步奠定了工科大系的地位。系部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重视内涵发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