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论文奋勇前进论文:用党的光辉思想引领我们奋勇前进摘要: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风风雨雨。在党的90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动和激动。感动的是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风雨历程、从发展逐渐壮大,激动的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和伟大成就。在党的光辉思想引领下,新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光辉思想;奋勇前进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风风雨雨。在党的90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动和激动。感动的是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风雨历程、从发展逐渐壮大,激动的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和伟大成就。在党的光辉思想引领下,新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一、中国共产党从发展到壮大的风雨历程回首90年,我们的党走过的既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也经历了一个从发展到壮大的辉煌历史、光辉历程。即一个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为民主自由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一个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个由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的历史。下面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不同历史时期回顾我们党的风雨历程。(一)从辛亥革命暴发到五四运动时期,民主思想兴起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帝制。可是辛亥革命不彻底,袁世凯称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全国处在军阀混战中。多少仁人志士在寻找救国的路子。孙中山组织的护国运动就是其中之一。要救国,必须要找新的出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暴发了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上海《青年》杂志为标志,陈独秀为先进知识分子的领袖。1917年,十月革命暴发,李大钊第一次宣传马克思主义,把马列主义的东西传到中国,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1919年5月4日暴发的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在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起点而载入史册。(二)从党的成立到二大召开,制定了民主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得到了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的帮助。党的最早组织首先在上海建立。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正式成立,实际上成为了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其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如雨后春笋一样发展起来,并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发起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工人刊物,开办工人学校,领导工人成立工会,开展工人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基本具备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同时联合第三国际。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党在曲折中发展,围绕民主思想展开斗争这个时期的民主革命是从党内和党外两个方面开展的:党的民主革命,是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党的民主思想,萌芽于大革命时期,产生并发展到土地革命时期,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让中国大众认清了必须要有民主思想指导,中国革命才有希望。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纠正了党内错误的思想,决定进行土地革命,决定恢复党组织与军队,走自己的武装起义的道路。党对外的民主斗争经历了从动摇到坚决的发展过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1930年,毛泽东遭受排挤,革命的反“围剿”斗争遭到重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四)从延安整风运动到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思想的成熟延安整风运动,这是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因其首先从延安开始,延安地区整风的经验最为丰富而得名。1935年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已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时党内的主要问题是历史上“左”倾机会主义长期统治的恶劣影响尚未彻底清算;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广泛存在;大批新党员又带来了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风。这些问题在全党虽然不占统治地位,但妨碍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妨碍全党干部和党员政治思想水平的提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夺取革命的胜利。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一个极其辉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中坚力量,她所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抗战期间得到空前壮大;形成了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五)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民主革命的胜利1945年,党召开了举世瞩目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国民党在完成内战准备后,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战争形势十分严峻。敢不敢以革命战争来迎击反革命战争?能不能在战争中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这是党必须回答的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党在对国内外形势、战争性质进行清醒估计和科学分析之后指出:蒋介石的进攻不但必须打败,而且能够打败。如果不打败蒋介石,中国将变成黑暗世界,民族的前途将会被断送;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党领导的战争是爱国的正义的战争,必将获得全国人民的支持。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中国人民的小米加步枪能够战胜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党中央和毛泽东所阐明的必须从战略上藐视敌人、敢于同敌人斗争、敢于夺取胜利的思想,增强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信心。1946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踊跃支援前线。国民党统治区掀起的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路线。党领导的第二条战线斗争,体现了民主革命的新特色。由中国共产党的团结争取和鼓励支持,促使各民主党派和许多民主人士在政治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很快由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并取得了节节胜利的好形势。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号召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代表人士热烈响应,并陆续摆脱国民党的阻挠,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工作。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了。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成就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62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阔步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大幅跃升。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前列。(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2年来,在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赢得政治独立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蓬勃发展。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增强综合国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如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神州五、六、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全面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充分体现。(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为国内和平建设取得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了不懈的努力。20世纪70年代,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突破口,带动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为后来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倡导改革的同时,推动对外开放形成了崭新的局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是国家面临的中心任务。中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62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自行研制和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等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等人民武装力量,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课题,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