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制度1、在护理部、护士长领导下,实行二级管理体制,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队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2、医院将消毒供应中心纳入本机构的建设规划,使之与本机构的规模、任务和发展规划相适应,将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3、护士长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研究能力。4、管理人员(分管院长、护理部、感控管理科、设备与后勤管理部门、护士长)明确消毒供应工作管理的工作职责及权限责任。5、了解和掌握消毒灭菌理论知识与进展,学习有关消毒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法开展消毒灭菌管理工作。6、了解工作流程基本项目和步骤,掌握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全面治疗检测等管理活动。7、根据工作流程设污染器械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敷料制作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保管储存、下收下送、库房管理、质量检测等岗位。8、各级人员均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持省证上岗。管理人员需经3个月的专业进修学习,管理人员和灭菌员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上岗。9、隔离配备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护理人员具有职业资格、相应学历、灭菌员中专以上学历。患有传染病、精神疾患人员不得从事消毒供应工作。10.认真做好物资规划,有效使用资源,合理控制医疗材料成本。工作管理制度1、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严格实施人员防护措施,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开展物品的消毒灭菌供应工作。2、管理人员对各级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素质和职业角度的管理,制定规划,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和进修。3、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即:忽然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灭菌物品储存、发放、严格实行程序管理。4、熟悉消毒灭菌技术,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5、实行动态治疗监测管理。通过收集客观数据,提供灭菌记录档案,队出现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跟踪监控——实施质量持续改进。6、根据各科室需要,提供高效及时的供应。与各科室交换物品时,书房认真核对,当面点清。科室用后污染器械必须进行初步冲洗方可回收处理。7、根据各科工作的特点和需要,按一下方式供应:(1)定额供应:根据各科业务、工作特点和任务的需要,制定出定额供应的器材种类和数量,按需定时下收下送。(2)预约供应:各科室需要增添新的供应品种或数量时,与科室取得联系,办理有关手续,给以筹划供应。(3)临时供应:遇有特殊情况,抢救病人急需某种器物时,消毒供应中心应满足临床需要及时供应,使用科室用后如数归还。8、常规供应器材,按月制定计划,向有关科室请领。凡新添或改装医疗器材,必须经上级领导批准。器械物品定期检查庆典,做到帐物相符。各种包布、器械专物专用,临床科室使用的器械物品如有损坏、丢失、填写损物报告单到有关科室报领。9、及时、准确、完整的填写各种登记表格,字体工整,页面清洁,存档待查。建筑布局管理制度1、建筑设计符合建设标准规定,与其规模、任务、未来功能和发展规划相适应。2、位置设在医疗区,靠近手术室,建立直接通路,与病区建立编辑的物品运送通道。呈独立区域,通风、采光良好,环境清洁,周围无污染源。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去、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大操作区。各区域之间建立实际屏障,工作流程的路线采用单项流程,由污到洁,不得逆行交叉。4、布局平面设计符合人流、物流、气流洁污分开的消毒隔离原则。5、各操作区域设专用出入口,有条件的课安装空气压差净化装置,符合规范要求。6、设置工作人员办公区及必备房如总更衣室、淋卫室、值班室、休息室、办公室、胡市长办公室、物资库房、洁具处置等,各操作区处设缓冲间,物流路线不得设置洁具处置池。7、建筑装修材料、内部装修与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要求。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1、消毒供应中心基本设备配备齐全,一起设备符合国家标准。2、工作设施配置齐全,设有生产用水、蒸汽、供电、通风排风、排湿排水系统及信息联络、质量管理网络系统等。3、各种设备设施验收合格,质量检测符合验收标准要求。4、使用前检查仪器、仪表、管道、水、电、汽灯处于功能状态,使用后关闭其开关。5、操作人员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专人负责设备维护保养,不得随意调整程序。6、每日检查各种仪器设备,给予清洁与保养(每周维护一次、半年全面常规保养),每年效验。7、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详记运行及维修保养信息并存档。五、设备安装检修质量审核和验收制度1、仪器设备经院方招标采购,使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格产品。2、购置的医疗设备运输至可事后,由采供处通知设备科验收人员、使用科室人员、设备厂家安装人员一同进行设备的验收。厂方提供验收授权书,质量检测符合验收标准。3、根据订货合同,核对商标、标志、收货单位名称、品名、箱号、箱总件数等有关的外包装标记及批次,严格记录现场验收报告、拆招或录像并存档。4、根据合同及配置要求,安装箱单货使用说明书上附属器材的名称、规格、数量等逐项核对记录。出现数量或实物与单据不符的情况,做好记录并保留原包装,向厂方要求补发。5、安装调试后通电试机。操作人员经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专人负责设备维护保养,不得随意调整程序。6、设备厂方安装人员在验收时提供以下资料:设备中标通知、中标编号、合同原件、设备配置清单、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国产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生产商授权书、电路图、维修手册、维修密码、售后服务承诺书及售后服务联系方式、发票原件各一份。7、验收报告由使用科室、采供处、设备科与厂商代表共同签字认可。所有与合同要求不符的情况均记录在验收报告上,并拍照或录像以备索赔,未见资料及商检、验收报告由设备档案管理人员收集整理并存档。8、设备验收安装到位后,必须全机完好无损,技术性能完全符合规定的技术指标。所有的文件技术资料、设备附属器材和零配件齐全,安装场地和使用条件符合安全用电及设备的安装使用环境的技术要求。9、仪器设备验收合格后,制定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详记运行记录、维修保养信息并存档,确保安全使用。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划分三区域: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灭菌物品存放区。人流、物流路线由“污”到“洁”,不得逆流与穿梭,操作者根据区域着装规范。2、严格区分并放置四类物品: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消毒物品、无菌物品、不得混淆。3、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感染的病人或可疑病人用过的器物,使用科室进行初步处置双层密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消毒供应中心回收消毒后,按常规处理。其病人用过的敷料等及时焚烧。4、建立质量监督制。对无菌物品、灭菌器效能、纯化水、空气消毒效果灯进行定期监测,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5、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在使用前经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发放。用后的锐气与针头放置防刺利器盒内。以用垃圾专用回收,集中处理。6、熟练掌握消毒灭菌技术,消毒液的配置及正确使用方法。7、严格执行清洁卫生制度,做到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去、灭菌物品存放区的拖把、抹布分开使用,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处理。8、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洁消毒后分别放置。9、以用垃圾及生活垃圾分开放置及处理。去污区感染管理制度1、去污区分为回收、洗涤区。2、工作人员操作时使用专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防护。3、按相关规定实施物品的去污,一般污染器械实行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方法;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等感染性疾病病人用后的器物,先高水平消毒,再采用机械或手工清洗;朊毒体感染病人用后的器物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处置。4、下收下送车辆必须“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次清洁。下收下送过程中英做到定人收、发,采用专车、专物、专线运送。5、正确选择、合理使用清洗设备。检查包装区感染管理制度1、创造条件设空气净化压差正压装置。2、人员按区域着装规范,洗手后操作。3、清洁物品进行规范干燥、检查、装配、包装、灭菌工作。4、根据待灭菌物品的性质,选择正确的包装材料及灭菌方法,规范包装。5、灭菌包的体积和重量均不得超过《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灭菌包外用灭菌指示胶带封口。6、灭菌时注意物品的摆放及装载量,正确选择灭菌操作程序。7、灭菌人员持证上岗,灭菌器定期进行常规保养、检查和效能监测。无菌物品存放区感染管理制度1、创造条件设空气净化压差正压装置。2、人员按区域着装规范,洗手后操作。3、区域分为一次性和非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间,环境清洁。4、载物架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易清洗的非木制材料制成。5、灭菌物品存放区专室专用,专人负责,限制人员出入。6、无菌物品储存按有效期的先后顺序放置并发放,凡超过灭菌有效期或包装破损,均须重新处理。7、无菌物品包装规范、灭菌标识清洗、无潮湿及化学指示胶带变标准色,不合格者及时查找原因,重新灭菌记录备查。已灭菌物品不得与为灭菌物品混放。8、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进屋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流程管理制度1、工作流程合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操作管理要求。2、按各区域标准严格管理,认真执行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流程规程。3、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工作流程中护士长负责各工作区域的管理。4、各种监测按《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执行。清洗消毒管理制度1、认真实施标准预防措施。2、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污染器物必须进行常水冲洗。3、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形状、精密程度与污染状况进行分类、清洗。4、化学消毒前污染器械必须经过彻底清洗去污处理。5、消毒液及酶、碱性清洁剂的使用浓度在有效范围内。6、正确选择洗涤程序,每日进行设备的维护及保养。7、清洗机清洗消毒时通过A0值计算评定消毒作用水平。8、用水枪、气枪处理官腔类器物,不耐湿、热的物品用化学消毒方法,其他物品均用热力法消毒。9、严格遵守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程,监测器物是否达到质量标准并记录。器物包装管理制度1、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洗手后进行操作。2、包装材料选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格产品,一次性塑封包装材料密封宽度大于6mm,器物四周距封口处2.5cm,封口严密完整。3、新包装材料先用生物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合格后方可使用。新棉布洗涤去浆后再应用,包布清洁无破损。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硬质容器一用一清洗。4、手术器物用双层包布包装,器皿类物品单个包装。5、按物品种类给于不用包装方法,灭菌标识、包装体积、重量、干湿度符合规范要求。6、详记包装种类、数量及质量等。消毒灭菌管理制度1、坚守工作岗位,严格遵守消毒灭菌操作规程。2、每次灭菌时队灭菌器进行工艺、化学检测并记录。3、根据器物污染的危害程度、消毒物品的材质、选择不同的消毒或灭菌方法。4、选择先进实用、灭菌效能监测合格的设备进行灭菌工作。5、建立灭菌设备运行于监测记录并归档保存。6、灭菌设备每年年检,各种仪表安全阀半年检测一次。监测技术管理制度1、消毒供应中心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年由当地压力检测中心,检测发证后方可应用。2、每周对灭菌器进行生物检测,植入性器械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3、新安装、移位、故障、大修和灭菌失败后,立即分析查找原因,检修,进行化学检测和生物监测,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监测方法符合卫生部的有关要求。4、监测所有的指示物和指示菌片须经卫生部认可,在有效期内使用。5、定期检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6、灭菌运行记录与监测结果存档备查。无菌物品储存管理制度1、无菌物品存放于室温25℃,湿度60%的无菌间内,摆放有序,分类放置。一次与非一次性物品分间存放。2、无菌物品放置距地面20cm、距天花板50cm、距墙5cm的储物架上。3、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须去掉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4、无菌物品储存不得超过无菌有效期,下送时无菌物品应密闭存放。无菌物品交接清楚,帐物相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1、医疗用品必须统一集中采购,所购一次性使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必须由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三证一件即:卫生许可证、经营企业许可证、卫生部颁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