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贝,如何爱你——父母之爱是孩子身心健康的精神营养素二、幼儿园对于孩子心理的教育价值三、孩子,请跟我来——幼儿园生活的适应四、请让我们一起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宝贝,如何爱你你爱孩子吗?你会爱孩子吗?宝贝,如何爱你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曾说:“知道用什么办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办法就是:百依百顺。”一个小女孩,轻度自闭,但是那个小女孩特别漂亮,她妈妈年轻时,想要成为舞蹈演员这个梦想没有实现,她就拼了命地想要女孩跳舞,发现小女孩跳舞天分不行,她又逼她学钢琴,结果这个9岁的小女孩,当时已经是严重的痛风,她的关节都已经变形了,然后妈妈还在逼她每天一个小时弹钢琴,所以那个孩子没有办法去处理她内在的巨大的痛苦,她就选择自闭。”宝贝,如何爱你宝贝,如何爱你第一段对话:“妈妈,这是什么?”“是花”。妈妈很自然地回答。“什么花呀?”“烦不烦,你不会自已看”……。第二段对话:“妈妈,这是什么”?“是花。一朵花。一朵美丽的花。你看是什么颜色呀?“红色”。“对,聪明极了!它像什么一样呀”?“象喇叭一样”。“你真棒!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朵美丽的红花,像喇叭一样的!”宝贝,如何爱你爱的智慧与艺术——爱与控制过分呵护1、剥夺了孩子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2、心理脆弱,社会适应性差3、抑制了孩子意志力、坚持性、不怕困难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耐心责任心方法爱的智慧与艺术爱与控制你属于哪种类型的父母第一种类型:专制(武断)型父母这类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非常不满,一旦出现,就给予严厉的谴责,打骂或惩罚,导致孩子非常的恐惧或悲哀。表现此类父母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发泄情绪的行为上,而不去探究孩子为何会产生这些行为的真正原因。例:一位母亲见女儿又哭又闹,她会讨厌这种行为而不分青红皂白地揍孩子一顿,却不去耐心听取女儿为何哭闹的真正原因。第二种类型:疏忽型父母此类父母不能正确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往往采用不理睬或冷淡处理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烦脑,挫折或悲伤,把孩子由于某种问题或事情所引起的负面情绪及感情简单化,缩小化或弃置一旁,使孩子得不到慰藉与理解。第三种类型:放任(溺爱)型父母此类父母完全“包容”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与行为表现,不管是积极的抑或是消极负面的。其实质是对指导孩子如何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的知识缺乏与能力不足,以至于表现为“不干涉”的驼鸟策略。第四种类型:权威(民主)型父母此类父母会很好接受孩子的情绪情感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一糸列行为表现……他们不会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感受,也不会因孩子的情绪表现不佳而取笑他们,这种类型的父母是孩子情绪情感发展的辅导员权威(民主)型父母的共同特征对于自已和他们所关爱的孩子情绪情感具有很强的洞察力,他们会关注自已所有情绪情感和孩子所具有的情绪情感,全括负面的情绪,诸如:忧伤、愤怒、恐惧、焦虑等在生活中的影响作用。在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不抱怨,并且很重视。当孩子愤怒、伤心、恐惧、焦虑时,他们表现出更多的耐心,更愿花时间去与哭闹或极度焦虑的孩子相处,更关注在倾听上,更像两个同年人平等地商讨如何对侍导致他们负面情绪产生的真正根源。除了给予孩子情绪辅导外,还给予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惩罚。其结果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更具亲和力与结合力,孩子对父母的要求与期望也会作出积极的反应孩子往往把父母视为知心朋友。在规范孩子的行为时,还教导他以非破坏的方式来表达自已的愤怒情绪。为使孩子长大后能与他人和睦相处,父母从小辅导他学会舒能内心郁闷感受的方法和能使他人对其行为给予理解的方式。你属于哪种类型的父母?权威(民主)型父母溺爱(放纵)型父母武断(专制)型父母忽略(漠不关心)型父母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认为:生儿育女,只是青年人生理成熟的标志;能够教养子女,才是青年人心智成熟的标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个父母都不能回避的两个问题:1.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2.孩子成长最需要什么?答案:给孩子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给孩子一个高品质的父母!给孩子一个负责任的父母!给孩子一个学习型的父母!给孩子一个能做良师益友的父母!苏霍姆林斯基说:“每瞬间,你看孩子,也就看到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父母要感谢自己的孩子。是他们给了父每重新学习提高的机会,给了父母改正错误的机会,使父母搞清了不少糊涂认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使父母获得了重生,找到了人生的快乐。宝贝,如何爱你什么方法最好?专家的好?还是老师的好?答案都不是,要知道此孩子非彼孩子,也就是说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才行。了解孩子、提升自己、幼儿园、家庭与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所谓“5+2=0”负效应,是指孩子在学校接受了5天的教育,在周末与家长接触两天的过程中,也许就是家长的几句话、几个动作、几种行为,就把孩子在幼儿园里接受的教育全部抵消了。宝贝,如何爱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只有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当家长的一定要克服溺爱、偏爱、护短的心理,以科学的方法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幼儿早期教育。有人问老鹰:“你为什么要在苍穹中培养自己的孩子呢?要是他们不小心掉下来,就会受到伤害呀?”老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他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下面两种情况下,做为家长的您会怎么做?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物品,把椅子弄坏了如果顽皮的孩子故意打破了他常用的东西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物品,把椅子弄坏了。家长就应该毫不留情地让孩子连续几天站着吃饭,让他体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劳累之苦。如果顽皮的孩子故意打破了他常用的东西,家长莫要急于添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需要它,从而知道珍惜物品。例如,当他打破了自己房间的玻璃窗,便让风日夜吹向他,让他体验打破玻璃的后果。只有经过亲身体验,孩子才会知道自己错误的严重性。宝贝,如何爱你爱的智慧与艺术——爱与控制过分呵护1、剥夺了孩子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2、心理脆弱,社会适应性差3、抑制了孩子意志力、坚持性、不怕困难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耐心责任心方法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健康、科学、艺术、语言与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是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保证满足儿童多种心理需要物质环境:满足了儿童生理、安全、求知等需要幼儿园环境精神环境:满足了儿童爱、归属、自我价值实现等需要三、孩子,请跟我来——幼儿园生活的适应《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育儿焦虑你有吗?从小一直在妈妈身边长大的孩子要上幼儿园,“孩子会适应吗?吃饭、睡觉怎么办?被人欺负谁来保护他!”对此,妈妈不免担心,孩子则会感受到妈妈的不安而大哭大叫拒绝上幼儿园。做妈妈的应该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这看成是孩子学会独立、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克服自身心理上的种种不安,以免影响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幼儿园的正面知识踏入幼儿园的大门.这是幼儿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对他一生的成长具有非凡儿的意义。因此,家长有责任帮助幼儿尽快地熟悉和适应幼儿园生活,使其能顺利地度过人园适应期。为此,家长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心理准备:孩子在人园前对幼儿园有个美好的印象,激起他们想入园的愿望和兴趣。能力淮备: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安全知识的准备:物质准备豆豆今天满3岁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男子汉”。由于爸爸、妈妈工作调动,豆豆不得不转到另外一个城市上幼儿园。出乎意料的是,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不但没有哭闹,反而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还常常从家里拿来变形金刚和大家一起分享。班上的丽丽是有名的“哭泣鬼”,从不和小朋友一起玩。一次丽丽又哭又闹嚷着“要奶奶”,豆豆走过去拉起丽丽的小手说:“哭鼻子的孩子不坚强,我是‘男人’,不怕,我保护你,让我们一起玩变形金刚吧。”看着豆豆和丽丽高兴地玩着,老师欣慰地笑了……幼儿入园后,不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正常的,降低这一转折期带给幼儿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须依靠家长的协作,家园携手.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顺利度过入园这一关。首先,家长要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孩子其次,家长应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有关活动再次,家长仍要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借铅笔”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开朗、愉快、乐观;乐于与人交流,能与小朋友和睦相处,在集体中受到欢迎和信任,人际关系融洽;行为统一和协调,态度积极主动;性格特征良好;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没有不良行为、不良习惯;注意力能够集中;睡眠好。呵护幼儿心灵健康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与其让孩子记住规则,不如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呵护幼儿心灵健康2、注意交流、重视倾听小文,怎么了?是不是又挨批评了?嗯!怎么回事?老师不公平,明明小明先碰我,老师只说我,不说她?老师没看见吧?看见了,看见了,老师就是偏心!谁让你学习不如人家的,以后努力吧!3、乐观向上、兴趣高雅何为阳光心态?“能看到每件事情的最好一面,并养成一种习惯。”这是两百多年前英国作家约翰逊总结出来的。阳光心态是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一种心智模式。拥有如此心态的人,便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享受生命,体验到别人体验不到的快乐人生。对孩子而言,阳光心态将大大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可让生活由苦变甜,从单调变为丰富,从失落变成满足。要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父母首先必须有乐观的思维方式。斯宾塞曾经给儿子讲过一个“乐观弟弟和悲观哥哥”的故事最后,把这样一句话送给大家:“父亲在家里要贡献责任,母亲在家里要贡献温馨,孩子在家里要贡献希望”。愿我们做父母的各自尽好自己的责任,不让我们的爱、我们的教育留下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