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庶吉士制度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清代庶吉士制度研究邸永君摘要:考选庶吉士,亦称馆选,是明代创立的一项制度,清代承袭之并有所发展、更张。它既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延伸与发展,又是明清翰林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史实表明,此项制度的实行,对于处在传统专制社会晚期的清代的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但颇令人遗憾者,乃至今尚无人对其进行全面研究。关于科举制度方面的论著也往往对此一带而过,多有忽略。事实上,庶吉士制度是科举制度的极致,由它塑造出的庶吉士群体代表着明清官僚群的最高文化层次。它集作养与登进于一体,是培养高级文官的重要措施,保证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同时在明清古典文化大总结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既为卿相之摇篮,又是人文之渊薮”(朱汝珍语),足以说明其在政治和文化两方面所起的作用。本文利用相当数量的史料对该制度的起源、发展,结局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勾勒出了此制度的全貌,搞清了它的来龙去脉。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有助于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关键词:庶吉士、留馆、翰林。选用庶吉士,亦称馆选,是从明代开始实行的一项全新的制度,清定鼎北京后,继续予以实行,并有所发展、变化。从顺治三年(1646)首行会试至光绪三十年最后一科的近260时间里,共计112科皆有馆选,康熙、乾隆时博学鸿(宏)词科亦选。科举制度被废除后,考选庶吉士之法仍在进行,直至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推翻,此法才被废止。可以说是与有清一代相始终。它既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延伸,也是明清翰林院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量史实表明,庶吉士制度对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清代的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无人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本文试图就现能搜集到的史料对该项制度做一些初步的研究、探讨,抛砖引玉,以求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和翰林院制度有更全面的认识。一、庶吉士制度的渊源与发展庶吉士之制,始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但萌芽于明初。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正式下诏行科举。从三年至五年,连试三科。其目的是“务取经明行修、博古通今、名实相称者”,“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以官”。①但通过实践检验,科举中试者的实际办事能力使明太祖大失所望:“有司所取多后生年少,观其文词,若有所为,及试用之,能以所学措行事者甚寡。”②于是罢洪武六年会试,诏举人赴京听选,又于其中擢年少俊异者入禁中文华堂进学,沈德符认为此乃庶吉士制度之滥觞。③黄佐在其所撰《翰林记》中,对此事也进行了详尽记述,并称之为文华堂肄业。“开文华堂于禁中,以为储才蓄德之所,乡贡举人至京师,诏免会试,择年少俊异者,俾肄业其中”;“诏词林名臣分教之”;“太祖听政之余,辄幸堂中,取其文,亲为评优劣,命光禄寺给酒馔,时赐白金鞍马,宏赐甚厚”。④太祖当时或许未曾想到,这种尝试开创一项全新的制度,并影响了中国社会达五百余年。所谓庶吉士,“庶常吉士”之简称也。亦简称庶常。庶者,众也;常者,祥也;最早见于《尚书·立政》,在总括文中所举各官后,以此形容在官者皆有德善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恢复科举后,太祖令新科进士若干人观政于诸司、承敕监等衙门,取上述之意,冠以“庶吉士”之名。将科举之成规与文华堂进学之新法结合在一起,此即进士之为庶吉士之始。⑤初于六科及中书皆有,永乐二年(1404),始专隶于翰林院。是年殿试后,以一甲三人直授2翰林官,选二甲五十人为庶吉士,其余科进士分授科道或外任州县。自是进士分为三等:一等者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等者为翰林院庶吉士,即取得翰林官的预备资格;三等者则委以他职。对庶吉士,成祖“命学士解缙等选才资英敏者就学于文渊阁,司礼监供应文房用具,光禄寺给朝暮馔食,礼部给膏烛费用,工部择近第宅居之,且给校尉趋从,待遇甚厚”。⑥成祖经常亲临召试,甚为器重,庶吉士以朝臣为师,以经史诗赋为课,学习三年,然后举行考试,称之为“散馆”,优都授予翰林官职,称为“留馆”,其余仍改派他职。这可视为庶吉士制度的正式确立。此后,该项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从考选方法,授课内容,培养目标,未来去向等诸方面均在探求、摸索,至正德(1506-1521)时已经成熟。自永乐时起至明末,考选庶吉士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只有几次例外:“自嘉靖癸未至万历庚辰中间九科不选,神宗常命间科一选,崇祯甲戌,丁丑两科复不选,余悉遵例”。⑦因此可以说,此制之实行几乎贯穿于整个明代。太祖废丞相之制,成祖置内阁,内阁大学士多出自翰林,权势极重,有“票拟”之权。⑧与宰相相类,因而对大学士资格有了严格的规定。“自天顺后,开始非翰林不入内阁”。通计有明一代入阁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有其九,“翰林之盛前所未有”。⑨翰林院几乎成了内阁的同义语,“嘉(靖)隆(庆)之前,文移关白犹称翰林院,以后则竟称内阁矣”。⑩翰林之盛可见一斑。同时,“非进士不入翰林”,除一甲之外,考选庶吉士是进士入翰林院的唯一途径。因此,“庶士吉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⑾倍受世人青睐与推崇。因选取翰林例由皇帝钦点,故而民间把一甲三人直授翰林官与二三甲进士馆选庶吉士统称为“点翰林”。明史称“翰林之盛,前代绝无也”。⑿足以说明庶吉士制度对明代的影响之巨大。努尔哈赤以武功兴起于东北大地,初期对汉族士人并未予以重视,往往掠之为奴。皇太极即位后,出于政治上集权的需要,同时也为扩大统治基础,通过开科取士等渠道将没为奴仆的汉族士人拨出为民,给予出身,授予官职,如宁完我即以此渠道渐被重用,同时也招致不少汉族士人前来投效。象范文程、马国柱、罗绣锦等即其中之佼佼者。天聪三年(1929年),皇太极设文馆于盛京。令士人入馆供职。崇德元年(1636),又改文馆为内三院。⒀扩其机构,增其职掌。范文程等人参与机密,赞襄筹画,颇受重用。皇太极也从实践中认识到汉族士人于自己大有用场。清朝定鼎北京后,为稳定局势,巩固政权,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对归顺清朝的汉族士人原有的科举出身予以承认,并将其中一部分人吸收进内三院。如顺治三年初“以故明礼部右待郎钱谦益仍以原官管内翰林秘书院事;礼部尚书王铎仍以原官管内翰林弘文院事,编修刘正宗为内翰林国史院编修;庶吉士魏天赏为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⒁不久,又以故明进士王崇简、张丕吉、杜芳、周爰访、乔廷柱、岳映斗为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⒂使庶吉士成为降清士人的晋身之阶。同时意味着庶吉士成为清代的职设之一。另一方面,从大学士范文程议,于顺治三年(1646年)开会试于北京,以范文程等充会试总裁官。⒃自是全面承袭了明代的科举制度,殿试后,于内院复行考试,入选者用庶吉士。⒄是为清代馆选之始,清代庶吉士制度于明代二百余年发展、完善的基础上起步,因而从各方面均显示出更为成熟的特点。同时为适应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又与明代的庶吉士制度多有不同。二、清代庶吉士制的具体内容1、关于馆选方式与内容:清初沿明制,馆选事宜名义上由皇帝主持,据《大清会典事例》卷1045记载,顺治年定,进士殿试毕即简选庶吉士,先由礼部移咨至院(内三院),题请日期,至期御驾便殿,御座前设案,陈朱笔砚,掌院学士豫以新科进士名单进程,第次引见,恭候钦选。具体方法是先选而后试。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殿试后,“选择年貌一百余人,于内院复行考试。如殿试例,题用奏疏、律诗各一,俱钦定,入选者为庶吉士”。⒅据朱汝珍《词林辑略》统计,是年钦定梁清宽等四十六人为庶吉士。顺治四年(1647年),六年(1649年)殿试后亦3用此法进行馆选。不同于明代诸帝(太祖、成祖除外),清代皇帝对此事极为重视,事必躬亲。清世祖福临尤重庶吉士,历次馆选均经其手。至康熙九年(1670年),圣祖命内院会同吏、礼二部选新进士六十人,试以文学,分为上、中、下三等,钦定27人为庶吉士。⒆此时具体选择权已下放,而最后批准权仍在皇帝。此间,新进士得奏请读书中秘,或称家世多任馆阁,或称边地素少词臣,间荷俞允。⒇由此可见,顺康两朝之馆选为两法并行:一为选而后试,皇帝钦定;一为自己申请,皇帝批准。由于方法不一,又无具体标准,故弊端丛生,引起混乱。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世宗命新进士先行考试,再带领引见。考试用诗文、四六各体题目,或一篇或两三篇,或各体皆做,视其所能,悉听自便,视成绩馆选。发朝考之滥觞,后悉遵如例。但此时仍令王大臣以所知荐,参用亲试文艺,可以说仍是两法并行。雍正五年(1727年),世宗“诏内阁会议简选庶常之法”,寻议“殿试后集诸进士保和殿考试”,“用论、诏、奏议、诗四题,是为朝考之始”。(21)朝考第一名,谓之朝元。乾隆元年(1736年),御史程盛修奏曰:“翰林地居清要,欲得通才,务端始进。自保举例行,广开请託之门,最便空疏之辈,宜亟停止”。(22)高宗饬禁奔兢陋习,因废保举之例,而改为“既慎校文艺,朝考后复令王大臣集诸进士观其仪度,核其年齿,分为三等就材论选。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停止王大臣拣选,命于引见时分甲第,按省份分班带领,并将上届某省用庶吉士名单呈览,引见后由皇帝钦定。于名摺上丹圈者,便定为庶吉士,尖者以主事用,连点者以知县用,以后各省皆得有馆选之人。(23)清代馆选不同于明代的一大特点,是“分省拣选”。此法始于顺治九年(1652年)。是年“从给事中高辛允言,按直省下大小选庶吉士,直隶、江南、浙江各五人,江西、福建、湖广、山东、河南各四人,山西、陕西各二人,广东一人,汉军四人……”,(24)自是考选如例,惟汉军选否无常。是年另榜选满洲进士,蒙古旗人亦得参选。殿试后,分授一甲三人修撰、编修,又选满洲四人,蒙古二人共六人为庶吉士。顺治十二年(1655年),又以同法馆选,庶吉士六人皆为满人。《大清会典事例》卷1052亦记此事,但将汉军四人列入满榜庶吉士之例,是以同是旗人而言之;但事实上,满蒙进士别置一榜,而汉军则视为直省单位置于汉榜,两者相混,堪称一误。自顺治十五年起,不再别置满洲榜,满蒙旗人与汉人一同会试,同赴馆选,满蒙庶吉士之名份遂废。但每科皆有满蒙进士而得馆选者。宗室、觉罗亦有得馆选者,觉罗而为庶吉士,始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之文昌,宗室而为庶吉士始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之思强。至清季废科举止。宗室,觉罗共有64人得馆选,其中宗室52人,觉罗12人,可算是爱新觉罗家族中之俊彦也。清代庶吉士制度另一明显与明代不同之点,是馆选人数大大高于明代。究其原因,除会试中式名额增加的因素外,翰林官外派地方,出路广阔,应是主要因素。本文将专就这方面进行探讨,此处暂且不论。就每科馆选而言,并无定额,因时而异。主要取决于皇帝之圣裁。从顺治三年(1646)至光绪三十(1904)年,清代共开会试112科。馆选人数最多者为光绪十八年的99人,最少者为顺治十八年的10人,有清一代共考选庶吉士5742人,(其它途径所授庶吉士不计在内),平均每次51.27人。(25)关于考试内容,前后不一,多有变化。初以论、诏、疏及试帖诗,乾隆辛未(1751)科则试赋一,状一,论、诗如初,至嘉庆丁丑,以拟古诏皆临时强记,非关学问,遂裁去,惟以论、诏、诗三者而已。(26)朝考阅卷,初仅分取与不取,取者即入选。其试卷分别等第,自道光甲辰科始。是年朝考卷分三等,庶吉士皆试而后选,自是馆选之法趋于完善,因清代会试与殿试间又有复试,馆选时亦须参考复试等第而定。复试之制为清代首创,因与馆选有关故须简单述及。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进士顺天解元查为仁以传递事觉而逸,圣祖疑新进士有代倩中试者,便亲试贡士于畅春园,黜五人,是为会试复试之始。后屡有变化,至嘉庆初乃著为例。贡士发榜数日后,即举行复试,地点向在乾清宫。嘉庆六年(1801)改在保和殿,由皇帝主持。题为四书4文一,五言韵诗一,派阅卷大臣评定为一、二、三等,列等者准赴殿试。(27)馆选的具体录取方法如下:以复试,殿试期考等第数之和并参考新进士所在省分之名额以决定取舍。各等第中尤以朝考等第为重。三试高列者当然录取,但由于分省简选,受名额限制,不能不有所伸缩。因殿试,朝考卷用弥封之法,不知应考者之省分,阅卷者评文定等,各省水平不一,文风较高之省分自然多居前列。如某省高列者多于名额,则取前列者额满为止。但考四数者(即殿试二甲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