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与管理(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农业经营与管理杨东2014·四川姓名:王哲单位: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职务:副主任职称:研究员联系方式:84301612(办)13603681900◎课程安排1.共计48学时,每周6节,第1~8周上课。2.取其精华,讲究实用。第一章农业概述(2学时)第一节农业的含义、发展与作用一、农业的含义农业是指人们利用自然力(光、热、水、土、气等)和生物的生命机能(繁殖、生长、发育、成熟等)生产有机质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是受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双重控制的。人类通过社会劳动改变或直接干预有机体的生长或繁殖过程,从而获得物质资料。农业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人们对农业内涵的界定也有着不同的认识。一般来说,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下三种界定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狭义农业指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生产、经济作物生产和饲料作物生产等。中义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涉及农、林、牧、副、渔五大生产部门。广义农业是中义农业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即农业不仅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动植物生产,而且还包括其产前、产后的相关工商业活动,主张农、工、商综合经营,产、供、销一条龙发展。农林牧副渔的含义(书2页)“十字形”农业1982年由于光远同志提出。认为农、林、牧、渔反映的是农业生产的横向联系,即“一字形”农业,在“一字形”农业之上还应该加上“农业服务业”,在“一字形”农业之下加上“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十字形”,才能称之为完整的农业。农业服务业农、林、牧、渔农产品加工业飞鸟型农业1983年由李昌同志提出。认为种植业为鸟身,林、牧、副、渔业为鸟的一翼,农、工、商、种、养、加、销一条龙为鸟的另一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鸟头,水利、能源、交通,城镇建设为鸟窝。水利、能源、交通,城镇建设种植业三维立体农业1984年由夏振坤、何信生同志提出。认为农业可描绘为一种三维立体结构,其中一维具有“生物生产功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另一维具有“资源开发功能”,包括光、热、水、土、气等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工具、肥料、饲料、农药、管理技术等经济资源要素;第三维具有“经济增殖功能”,包括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以及农产品的流通、消费等经济运转和增殖要素经济增殖功能生物生产功能三领域整体农业1996年由张慎同志提出。认为农业是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生产领域,是农、工、商整体经营的实体体系。实质上就是目前所提的农业产业化。产后产中产前农业产前产后部门(3页)二、农业的发展阶段阶段劳动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经济特点原始农业大量人力石器木器等原始工具对自然环境完全依赖依靠自然肥力集体劳动生产水平极低传统农业人力畜力以铁器手工工具为主对自然依赖性强世代积累的经验精耕细作粪肥、绿肥等有机肥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薄弱生产区域分工不明显现代农业少量人力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环境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农产品商品率高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基础论”1.提出和形成:吸取前苏联重工轻农的教训,1962年中共第八届十一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理论工作者把党的方针政策上升为经济规律。2.“基础论”的理论论证(1)从根本上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由农业所生产产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决定的,即农产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衣食之源)。(2)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分工(其他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上述两点)不以国家和地区为转移,是一个普遍规律。•(二)对农业基础地位的再认识•1.发展经济的“四大贡献”•(1)产品贡献指农业生产所提供的食物和工业原料。•(2)市场贡献指农业生产对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拉动内需、抵抗经济危机。•(3)要素贡献指农业生产要素(资金、劳动力、土地)等向其他部门的转移。•(4)外汇贡献指农业在平衡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产业的划分(5、6页)•2.农业的“新”贡献•生态贡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是人类最大、最经济的生态产品生产部门。•安全贡献:粮食安全对任何国家都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武器。•政治贡献:农民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文化贡献:与农业相伴的农耕文化、田园风光。※3.以现代农业观认识“基础论”现代农业是一个包括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部门的完整产业体系。传统认识存在局限性:仅仅从主要农产品的角度来看待农业的基础地位,会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演变为“种植业、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4.农业份额下降不等于农业重要性下降(1)农业份额下降的原因:农产品的收入弹性和需求弹性低;工业生产原料对农产品原料的替代。(2)份额下降了的农业依然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数量更大、质量更优农产品的需求,说明“小”的农业承载“大”的国民经济,农业的地位不是变小,而是更重要了。(3)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不能用份额来衡量,例如农业生态贡献的份额无法计算。※研究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意义理论意义:更好地理解农业为什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践意义:处理好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系,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节农业生产的本质、特点与概况一、农业生产的本质与特点(一)农业生产的本质农业生产的本质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生产过程。1、自然再生产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2、经济再生产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与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或动植物所处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亦是农产品的形成、流通、价格转换与增殖过程。(二)农业生产的特点及相应的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最基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交织。由农业基本特点派生的特点可分为三个方面11点。1、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引发的3个问题2、农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引发的4个问题3、农产品的特点引发的4个问题§1农业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有机体,农业生产需要顺应它们各自生长繁育规律,给出适宜外界环境条件和精心照料。§2土地是农业中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不仅起承载的场地作用,而且直接以土壤肥力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3太阳能是农业中不可替代的能源,基于光合作用的第一性的种植业生产,是整个农业的基础。§4农业中土地和太阳能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农业生产分散在广阔的空间,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人工控制难;加上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脆弱性,导致农业中家庭经营的普遍性和相应的合作经济要求。§5特定的动植物生长周期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劳动时间与生物生长时间的较大差异,以及各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长周期性和区域性,产生了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问题,区域分工问题,以及保护长期产权的需要。§6农业生产对象之间、农业生产对象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产生了地区和企业采用合理生产结构,农林牧综合发展、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相应的外部效应内部化需要,农村综合发展需要,区际和国际合作需要。§7土地的有限性和占有的垄断性,产生了一定条件下土地报酬递减现象和相应的投入边际产出的效率问题,提出了农业集约度及级差地租问题。§8农产品是人们基本生活资料,需求长年、全局均衡,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小,显现出恩格尔定律;供应受年景、季节、地域影响,短期供给弹性小,显现出市场波动的蛛网现象;相应的,农业部门成为现代社会政府干预最多的竞争性产业部门。§9鲜活农产品易腐、运输储藏不便、单位价值较低,产生了生产布局问题、加工和运销效率问题,以及利益在产加销各方的分配问题。恩格尔定律§10同一农产品能够满足多种需要,一种需要能够用多种农产品满足,产生了边际替代效率问题。§11农产品供应和需求均分散、大量,通常农产品市场是典型的竞争市场,产生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并克服市场缺陷问题。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二、中国农业概况(一)中国农业区域的划分农业区域的划分简称农业区划,是对农业生产空间分布的科学分类方法。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1981年编写的《中国农业区划》,把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38个二级区。(二)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中国疆域辽阔,国土面积约为960万km2,南北跨越49°15′,拥有从寒温带到南热带(赤道热带)9个热量带,热量条件地带性差异明显,四季分明。中国还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地形十分复杂。在全部国土中,山地占46.5%,丘陵占19.9%,而平地只占33.6%。1.气候资源农业气候资源包括光、热、水和空气,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偏少,水成为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季节间分布不平衡。◆热量、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气象灾害频繁。◆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强烈,地方性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的地区差异显著,地区间匹配不均衡。2.土地资源2006年10月31日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利用卫星图片计算出来的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22亿hm2,已逼近1.2亿hm2的底线;人均耕地面积约0.09hm2,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1/3。3.水资源水资源是由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我国水资源具有下面几个主要特点:◆总量多,人均单位耕地面积水量较少。◆地区分布不均匀,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泥沙淤积严重,增加了江河防洪的困难,降低了水利工程效益。4.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指生物圈中的各种动植物与微生物。它包括人工培育的和野生的,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畜禽、鱼类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黑龙江省农业发达,粮食商品量,专储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省优质农产品面积已发展到6000万亩,初步形成了松花江流域和三江平原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北部高脂肪、中南部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南部高淀粉、高氨酸玉米专用品种生产基地及优质杂粮、杂豆生产基地,城市郊区的绿色蔬菜基地以及各类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三、世界农业概况(一)世界农业区域的划分根据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类型学专门委员会的研究成果,将全世界划分为十大农区类型:非洲撒哈拉以南农业区北非西亚农业区东南亚与南亚农业区拉丁美洲农业区西欧北欧南欧农业区北美农业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农业区东欧与西伯利亚农业区中亚农业区东亚农业区数字农业、精准农业(14页)现代大农业水稻生产与渔业•机械化•专业化•科技化•很贫瘠•很精细•很渔业设施农业•庞大水利•程控滴灌•创汇农业效率农业•低洼水多•效率最高•金牌最多复习思考题:1.农业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2.现代社会中农业有哪些重要作用?3.农业有哪些特点?4.谈谈学习本章前你心目中的农业是什么样的?学习本章后,你的想法有改变吗?为什么?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