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平面图如图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图称为平面图。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图上长度/实地长度•地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1)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1:5000(2)中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万、1:10万(3)小比例尺地形图——1:20万、1:50万、1:100•比例尺大小不同,精度数值也不同。图的比例尺越大,图上的地物地貌越详细,精度越高。但测绘工作量也成倍增加。所以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比例尺。比例尺精度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比例尺精度(M)0.050.10.20.51.0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梯形分幅与编号•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trapezoidmap-subdivision)法,它一般用于1:5000~1:100万的中、小比例尺地图的分幅;•矩形分幅与编号•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隔(rectangularmap-subdivision)法,它一般用于城市和工程建设1:500~1:2000的大比例尺地图的分幅。梯形分幅•1:100万:经差6度,由经线180度起,自西向东1—60编号;纬差4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至88度。如G-48,SG-48.•1:10万:每幅1:100万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划分为144幅。•1:1万:每幅1:10万的图按经差3’45”,纬差2’30”划分为64幅。新的梯形分幅矩形分幅——用纵横坐标网线划分。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按图幅西南角点的坐标公里数编号。图幅大小,主要有:(1)50cm×50cm或50cm×40cm用于1:500、1:1000、1:2000(2)40cm×40cm用于1:5000地形图的识读——图廓和图廓外注记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2.比例尺3.经纬度及坐标格网4.三北方向图5.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式、测图日期测图者6.内、外图廓。•地物的表示方法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性符号注记符号如房屋如水准点如河流如水稻田地貌符号——等高线(contour)1、定义: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等高距(contourinterval)、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hhhhhhd1d2d3d4d5d6注:由于h为定值,所以i与d成反比。hhhhhhi地面坡度i:(为地面倾角)i=—hd=tand1d2d3d4d5d6典型地貌的等高线:(3)山谷、山谷线(集水线)(4)鞍部(垭口)(1)山峰、盆地、峭壁、悬崖、山脚(2)山脊、山脊线(分水线)等高线按用途分类:•基本等高线——首曲线(intermediatecontour)•加粗等高线——计曲线(indexcontour)•半距等高线——间曲线(half-intervalcontour)•1/4等高线——助曲线(extracontour)•等高线特征①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等②等高线是自行闭合的连续曲线,不在图内闭合就在图外闭合③除在悬崖处外,等高线不能相交④地面坡度是指等高距h与平距d之比,用i表示⑤等高线通过山脊线及山谷线,必须改变方向,而且与山脊线山谷线垂直相交模拟测图前的准备工作测地形图分为:白纸测图(模拟测图)(analogmap)与数字测图(digitalmap)一.图纸的选用主要有:1.磅纸(机械制图用的图纸)2.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标格网一般已绘制。坐标格网的绘制方格网的大小:40cm50cm或50cm50cm方格的大小:10cm10cm1.对角线法oabcd坐标格网尺法①坐标格网尺(1)坐标格网尺的图片(2)用坐标格网尺绘制方法3.软件绘制方法——如AutoCAD或CASS软件。4.格网的检查要求:格网交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偏离不应大于0.2mm。每格长度误差也不应超过0.2mm。控制点的展绘例:展绘控制点A(647.43,634.52,4.50);B(913.46,748.63,6.45)。1、确定格网线的坐标、注记。2、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格,按比例尺展出。3、检查:在图上量取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其与理论值之差图上0.3mm。1:10000.50.510009008007006005005006007008009001000A4.506.45B经纬仪法测图(mappingmethodwiththeodolite)(一)配置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员2人。(二)步骤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3、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东大道坚55.405.35(1)“地物”取“轮廓转折点”。(2)地貌—取“地性线上坡度或方向变化点”。地貌取点方法图4、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中丝读数、竖盘读数L、水平角β。5、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算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6、展碎部点:在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位置。7、绘制地形图(地物和等高线)等高线的绘制方法:(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地形图的检查、拼接与整饰(1)检查包括:图面检查、野外巡视和设站检查(约占每幅图的10%)。(2)拼接一般规定每幅图的图边应测出图幅外1cm。若偏差小于容许值,可以平均分配到两幅图中。(3)整饰:擦掉不必要的点、线、高程等。使图面整洁、规范。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测量方法简介1、工具:全站仪、棱镜、小钢尺、电子手薄、电脑。2、方法:用全站仪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薄中——通过电脑处理,成图。地形图的基本应用一、确定图上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1、平面坐标——用比例尺在图上量取。XY10009008007006005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1000hh.A5251504948•••EFG1:5002、目估内插点位高程:HE=51.0m,HF=48.3m,HG=51.9m二、图上直线的距离、方向(方位角)、坡度1、图上直线距离10009008007006005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1000(1)解析法◆在图上量测A、B坐标,计算A、B距离:(XB,YB)(XA,YA)22)()(ABABAByyxxD(2)图解法◆用比例尺直接量取.A.B2、图上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0009008007006005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1000(1)解析法◆量测两点坐标,用坐标反算公式计算:(XB,YB)(XA,YA).A.BABABABxxyy1tanAB说明:应用上式,要注意方位角所在象限。(2)图解法◆用量角器量取。3、确定图上直线的坡度三、绘制指定方向的纵断面图(profile(diagram))1、沿指定方向量取两相邻等高线间的平距,用一定比例标在横坐标轴上;2、再按各点的高程以一定比例标在纵坐标轴上。纵坐标高程比例一般比水平比例大510倍。000%XXXXDHHiABAB根据地形图绘制纵断面图示例四、按限制的坡度选定最短线路例:要在A、B间选定一条满足坡度为的最短路线。%33.3i解:坡度公式:mdhDhimmmd30030.010000333.01故在相邻两根等高线之间的图上平距必须d:0333.0mdhmhd0333.0方法:计算由山脊线围成的面积。五、确定汇水面积图形面积的量算一、方格纸法——数方格的个数,计算面积。二、平行线法——分解成梯形,计算面积。(方格纸及平行线法计算面积举例)(方格纸及平行线法计算面积举例)三、解析法ⅠⅡⅢⅣ面积公式:相邻顶点与坐标轴(X或Y)所围成的各梯形面积的代数和。))(())(())(())(211414434323321221yyxxyyxxyyxxyyxxP()()()()(21314243132421yyxyyxyyxyyxP经整理后:niiiiiiiniiiiiniiiiniiyxyxPyyxxPxxyPyyxP111111111111)(21)()(21)(21)(21写成以下四种形式的通用公式:4四、求积仪法方法:沿边线滚动一圈。1、机械求积仪(mechanicalplanimeter)2、电子求积仪(electronicplanimeter)功能:可进行面积、点的坐标、周长等项目的量测。使用方法:(1)在折线段,进入点方式,采集始终点,共2点。(2)在圆弧段,进入圆弧方式,采集始终点及圆弧上一点,共3点。(3)曲线段,进入连续跟踪进入方式,描绘曲线形状。电子求积仪图平整场地的土方量计算一、方格网法平整成水平面时的步骤:1.打方格。按精度要求和地形的不同,一般取10×10m、20×20m、50×50m。2.根据等高线确定各方格顶点的高程。(用内插法)3.计算设计高程。(1)设计高程由设计单位定出,则无需计算。(2)填挖方基本平衡时的设计高程把每一个方格四个顶点的高程相加,除以4,得每一个方格的平均高程;再把n个方格的平均高程加起来,除以方格数n,得设计高程。nHHHHH44321中拐边角设即有:4、计算填挖高度有:h=H地-H设h正数为挖,负数为填。5、计算填、挖方量(1)方法一(用公式:V=S×h)1)根据填挖界线,计算那些4个顶点均为正的各个方格的挖方量。2)计算那些4个顶点均为负的各个方格的填方量。3)分别计算填挖界线上4个顶点有正有负的方格的挖方量和填方量。4)将挖方和填方分别相加,得总挖方和总填方。(2)方法二(*)•角点:V=h×A/4•边点:V=h×2A/4•拐点:V=h×3A/4•中点:V=h×4A/4A——为一方格的面积。再将填方和挖方分开求和∑V,得总填方和总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