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1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2一、道德与道德本质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教师职业道德三、现代教师形象塑造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3一、道德与道德本质(一)道德1.何为“道”?“道”首先指宇宙的大法。《韩非子》中也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物之所以成也”。孟子却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道”在这里就成为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42.何谓“德”?西方:“德”字是指正直的心;道德即习俗。东方:“德”按照当时的规范去行事,才有所得的意思。许慎:“德,外得于人,内求于己也”。也就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各种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储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获得精神上的愉快,这就是“内求于己”;另一方面,则是“以善德施与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对外做事讲求道德操守,不损害他人利益,这就是“外得于人”。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5无论你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一个人走路,前后是孤独。无论你挑日落,还是扛日出,我在与你同行,前后有照顾。无论你踏青云,还是刨黄土、一个人欢乐,是笑也是哭。无论你追彩虹,还是穿云雾,我在与你携手,相互有搀扶。我是你过河的桥,我是你乘凉的树,我是你风尘仆仆那间歇脚的屋。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好梦,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愿你幸福》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6(二)道德本质道德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积极的手段,而不是一种消极的防范。1.“道”——人的存在方式(怎么存在)2.“德”——人的存在方式的目的性(为什么存在)道与德的关系是人的本然存在方式。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7“道德”表明的却是生活本意的性质。“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过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的,但不能说人是为了道德而存在”。——[美]威廉·K·弗兰克纳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8人的本性表现为人想做什么和人能做什么。人性表现为需要、动机、欲望(有些是善的;有些是恶的);人想做什么人性表现为求知和创造,求知产生智力,创造生产文明(人之为人的秘密就在于此)。人能做什么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9道德教育的误区:“忘我论”最大失误是深陷于“社会的观点”之中。误把人要在社会机制中生活当成为社会机制而生活结果导致人在社会异化的洪流中失去了反异化的制衡力量——人被颠覆了人变成了社会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10客观事实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人人本真地爱自己。人人本真地爱自己逻辑地导出人与他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11因此,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派系之中都有一条共同一致的原则,即所谓:“黄金规则”,它类似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人只有对生命有清楚的自觉,对生命的资源有清楚的自知的时候,才能发展内在的自由,他才能依据生命的自觉及其资源,以自由意志去追寻人生中道德的尊严与创造的经验。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12“师者.人之模范也”。“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古代社会:被人推崇,受人敬仰的圣人近代社会:成批量培养——谋生手段现代社会:筛选、志愿选择未来社会:履行教育家职能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教师职业道德1.何谓教师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132.教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调解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遵守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14外在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只是要求人们应该怎样内在道德观念意识或行为品质表明人的实际是怎样的教师职业道德是这样“应该”性和实然性的统一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153.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职业的形成源于培养人的需要人为什么要受教育,而又能受教育?人的不完满性为自我理解所补偿,这种自我理解告诉他怎样来完善自己。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16教育是人类关于自身理想对象化的主要方式,是人类自我塑造的主要方式。人类要使自身不断超越和进步,就必须赋予教育以理想,并以此进行教育。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17教师“是一个社会团体的智慧领袖”.“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18★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特点(1)从教师的社会重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2)从教育的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看师德具有导向性(4)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194.教师职业道德范畴2008年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20“世界的真谛属于人格,而不属于理性。理性虽然有益,虽然伟大,却不是人自己。”--泰戈尔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21三、现代教师形象塑造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关键不在于与学生在知识量上的差别,也不在于仅仅是一个知识信息的传递者,而在于教师在智力、情感、个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以此培养和塑造学生。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22(一)现代教师形象的界定现代教师的形象由人格、学识、情感、修养、情趣、能力、语言、风度等因素构成。教师的形象不是个人的小事,它参与教育过程,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现代教师的形象是内在的精神与外在形象的高度完美结合。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23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24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二)现代教师形象的新视界(再认识)现代教师的形象现代教师的人生坐标应定位于求真、崇善、创美!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25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是人类对生活圆满境界的追求。真善美也是教育的最高理想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261.求真—真的种子在真、善、美中,真居于三者之首,或称之前提,基础。科学本身要解决的问题是辨别真假,是求真。如果对世界的真假都分不清楚的话,怎么能分清楚善恶呢?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27科学技术本身越同客观世界、客观规律符合,越加“真”;科学技术的作用愈加对社会进步、人类的幸福贡献大,就愈加“善”。求知是获取知识,求真是探索真理。无知与真无缘,野蛮与美无缘。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28足以令学生羡慕和倾倒的一笔好字娴熟的绘画能力熟练的实验技巧精湛的朗读水平背诵记忆的功夫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背不出百八十篇诗歌和几十篇名文,不能引经据典脱口而出,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恐怕就难以在教学上获得更大的成功。一个数学老师如果没有过硬的解题能力,对数学的定义、定理、公式不能滚瓜烂熟、呼之即出,也难以受到学生的欢迎。一个科学老师如果没有过硬的动手能力,不能联系日常生活现象深入浅出地讲解基本理论,也就激发不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的任何一项长处,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对教师的崇敬。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29现代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处于不断变化的“活情境”中,这些活的情境不仅向教师所教的专业知识提出挑战,而且也向教师的人生智慧提出挑战。现代教师不能满足于“架上书长满,案头满是书”,而是让书从“案头”到“心头”,真正变成自已知识链条中的一个个有机的活的环节。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30教师不仅要凭着其事业心、献身精神、勤奋、意志、毅力等“做事”,更要以其完善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文化底蕴及聪明的智慧来“做正确的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由博反约”的学科专家。应该是教师自始至终动态的美前进的力求真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312.崇善—善的信使善行以宽厚和平、尊老爱幼、扶弱制暴、舍己为人为其特征,但是,实际上它是以鲜明的是非准则和崇高的理想境界为指导的理性行为。在中文里,“善”具有吉、美、良、好的含义它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基础。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32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是人类本性意义上的目的,是人作为一个种类所特有的追求目标,善对人类最终意味着幸福,即拥有善,就会使人幸福。斯宾诺莎:“所谓善是指我们所确知的任何事物足以成为帮助我们愈益接近我们所建立的人性模型的工具而言。”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3321世纪教育的主题求善的具体过程关心个人关心他人关心群体关心全人类学会关心关心社会关心经济关心生态关心全球生存环境关心真理关心知识关心学习生存技能及其人道主义取向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34“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能真正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反应。在学校培养这种情感同化的态度,会对一个人一生的社会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35是指对受教育者合理的共同利益的谋求、对教师责任与义务之毫不推卸的遵循、对受教育者人格尊重和对受教育者发展负有高度责任的认同。教师的善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36(1)教师的“善”集中地体现在“教育爱”上(2)教师的善还体现在对学生全面负责上(3)教师的善也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信赖上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37是一种心灵相通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施与之爱”爱一个对教育充满激情的教师无疑会把学生视为活泼而丰富的创造者。教育爱与民族的未来,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真挚情感,它是一种凝聚着该时代要求的最博大的善。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38“爱也是要求有分量,有尺度的。”--马卡连柯教育是“使人向善”的活动,“因为教育的意义的本身就在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教育所成就的是人的精神的转变,正如柏拉图所说的是“心灵导向”。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39教师自觉自愿关注受教育者的外化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品质。善教师善,必定是给受教育者带来益处的行为。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40教师善就是指教师能充分调动积极的教育情感和坚定的教育意志,去践履笃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信念,它是以肯定自己于他人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为前提,并充分展现教师的力量。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41教师的职业既是有社会压力的职业,也是有吸引力的职业。教师责任感,不仅是为儿童的未来人生大厦奠定基石,而且是托起民族的希望、实现人类理想的“杠杆”。教师的善是经过灵魂拷问的善,是精神响应真理召唤的善;教师的爱,也就是严爱相济的高尚情操。31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42德国人类教育学家博尔诺夫把教师和儿童联系在一起的具体的人际关系称为构成教育先决条件的“教育关系”,并认为,信任是教育关系中的必要条件。他指出:“教育者担负者极大的责任:他必须避免过早地对儿童产生猜疑,因为他的这种看法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并可能由于这类猜疑把儿童引入歧途。”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43“信赖能产生创造力”。亲近感理解感期望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表现为对学生的这不仅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取得一种肯定体验,而且会使他们获得自我肯定的自信心。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44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基于对学生尊严的关爱,对人性的张扬。教师要成为善的信使,决不是宗教式的企盼、幻境,也不是一种浪漫的憬悟,而是实实在在地投身到充满生命活力的育人活动中。教师善不是风平浪静的安宁,安宁只是不痛苦,教师善是充满活力的、非常积极的和激动人心的幸福。进而达到“从善如流”的境地。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1453.创美——美的旗帜何谓美?一个事物之所以美,之所以能唤起人们的喜爱之情和愉悦感受,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人类最珍贵的特性――自由创造。现代教师职业道德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