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1、周作人的“闲谈体”散文《剪佛集》2、瞿秋白:《新俄国游记》又名《饿乡纪程》、《赤都心史》3、鲁迅的“论战体”散文(杂文);4、朱自清、冰心的“抒情美文”;5、冰心的“小诗体”散文;6、梁遇春的“随笔体”散文;7、徐志摩的“自由体”散文;8、《野蔷薇》收录茅盾的:《创造》《自杀》《诗与散文》《一个女性》《昙》9、老舍:三部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后六部长篇含——《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10、“左联”五烈士:“左联”五烈士:殷夫(徐湘庭)、柔石、冯铿(岭梅)、胡也频(崇轩)、李伟森。11、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八十一梦》。12、夏衍代表作:《赛金花》、《雷雨》、《日出》、《上海屋檐下》。13、余光中:《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青青边愁》写作特点:变化多样,美感浓烈,文字酣畅。14、八个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音乐《沙家浜》。15、主旋律戏剧:《结伴同行》;通俗戏剧:《同船共度》;实验话剧:《我爱***》;商业戏剧《离婚了别来找我》。名词解释:16、1917年2月《新青年》二卷六期《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阿谀的、雕琢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7、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于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18、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19、湖畔诗人 “湖畔诗人”:20年代初出现的浙江诗人群,因湖畔诗社和诗集而得名。成员有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 湖畔诗人于1921年开始写诗,1922年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并出版诗集(合集)《湖畔》。同年5月,汪静之出版诗集《蕙的风》,1923年出版合集《春的歌集》。 湖畔诗人的诗作,内容大多为歌颂自然、爱情、友情,抒情主人公浪漫、纯真,诗风清新、自然,轻柔。20、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是在新月派的基础上,以《晨报副刊·诗刊》为阵地,于1926年创立的一个诗歌流派。 新月诗派在20年代现代诗坛有着重要影响和地位。新月诗派主要人物: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刘梦苇、胡也频、朱湘、卞之琳等人。新月诗派的诗歌主张 ①反对感伤,反对放纵,主张理性和节制。着意于主观情绪的客观化。 ②要求艺术的“和谐”与“均齐”,强调诗人带着镣铐跳舞——追求诗歌的格律。 ③形式上主张“三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④进行多种形式的实验:尝试现代叙事诗、戏剧独白体、无韵体、十四行等多种体式,完成了为新诗“赋形”的历史使命。新月诗派以理性节制情感的理论和“三美”主张,在诗歌界掀起了一场新格律诗运动。21、“左联”概况:“左联”概况: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于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主要人物有沈端先、钱杏邨、鲁迅、田汉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主要成就: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22、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以艾青、田间为首,其他有绿原、亦门、曾卓等。主要刊物《七月》《希望》,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形成贯串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23、九叶诗派: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等。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2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5、伤痕小说:20世纪70年代末,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一举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经历了十年动乱,从“四人帮”专制主义桎梏下解放出来的人民,从而投入到了揭批“四人帮”的运动。 一度被禁锢的小说创作和整个文坛出现了生机,涌现出一批以揭露“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创伤”,谴责极左路线的破坏为核心的小说作品,被称为“伤痕小说”。26、反思小说: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它和伤痕小说的界限并不十分分明,且互有交叉。反思小说是在伤痕小说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小说不再像伤痕小说那样直接展示个人所受的伤痛,而是较冷静的审视和挖掘造成这些伤痛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27、改革小说:就是以改革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描写改革者和阻挠者之间的冲突,改革者最终胜利的小说。28、寻根小说: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从作家选取的某个地域做为切入文化层面基点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把寻根文学划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两个大范围。代表作家有阿城《棋王》、张承志、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等。简答:29、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两大口号:民主(Democratic)与科学(Science)30、《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31、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突出特点在于:(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如《她是睡着了》以丰富的想象,描摹意中人的睡态,“白莲”、“琴弦”等富有诗意的物象,营造出美妙的意境。(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他在大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等手法。《再别康桥》开头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复“轻轻的”,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外平添了旋律感。用韵上和谐中显出变化。(3)、章法整饬,灵活多样。他的诗虽以四行一节式较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等都各有变化,讲究诗形而能不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4)、词藻华美,风格明丽。徐志摩的诗思富于想象力,表现为文词的丰富,词藻的华丽。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再别康桥》别具一种温柔纤丽的风情。32、简析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指《背影》《给亡妇》等。一、这类散文以致情感人,《背影》写父子之情、《给亡妇》写夫妻深情。二、艺术上的特点是:(1)、用笔朴实平淡,没有华丽的词藻;事件也都是生活中的琐事。如写父亲为儿子送行、买橘子等。(2)、构思上,弃巧取平。(3)、结构缜密、剪裁得当、浓淡相宜、反复点题,在淡淡的笔触中营造浓浓的情意。朱自清的这类文章在朴素平淡的艺术形式中寓真情、风华。33、田汉戏剧特征:(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炉、交互辉映。(2)、结构巧、戏味浓。(3)、语言凝练、简洁,而且十分个性化。代表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34、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一、宏大严谨的结构。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几条线索错落有致地进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径纬交汇地建成了《子夜》这部作品的“网状结构”。二、心理描写(1)、采用传统的肖像描写、人物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2)、对人物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3)、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吴老太爷的一切言行总是围绕着一个总体象征展开。35、分析《子夜》里吴荪甫的形象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一、果敢、自信。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摆脱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果敢、自信的性格。在与赵伯韬的斗法中,确实显示了他沉着干练、刚愎自用。动摇、悲观。公司的连连失败,沉重的一击之下,他那的动摇、悲观就暴露出来了。当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中惨败时,他的悲剧命运也达到了高潮。二、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1)、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2)、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军阀政治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关系,其反革命的一面又随着革命的深入而暴露出来。36、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一、纵观老舍的长、中、短篇小说创作,可以看到一个基本主题,那就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老舍继承了鲁迅的关于“国民性”的思考,在某些方面还显出了自己新的开拓与新的特色。二、以北京下层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三、鲜明强烈的“京味儿”。四、幽默的格调。37、丁玲是“五四”后第二代善写女性并始终坚持女性立场的作家。《莎菲女士的日记》(莎菲、凌吉士):思想:莎菲是丁玲早期作品里一系“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通过莎菲的背叛、追求、幻灭、彷徨、矛盾。反映出历史投射在一部分知识青年身上的时代阴影:带有病态的反抗。艺术:细腻、大胆而又感情饱满的人物复杂心理刻画。是郁达夫所开创的描写知识分子“时代病”的自我伤感小说的总结与结束。38、简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丁玲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土改这一段时期解放区农村的真实面貌。小说描写了土改前后前夕农村各阶级、各阶层农民的不同心态和动向,描写了工作组进村后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等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农村中翻天覆地的变化。(2)、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但不脸谱化。39、简析殷夫“红色鼓动诗”的特点殷夫是左联五烈士之一,他的“红色鼓动诗”:内容:以高昂的革命斗争精神显示鲜明特色。诗篇抒写了他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和战斗意志,以及对无产阶级事业必然胜利的乐观坚定的信念。如《别了,哥哥》是一首记实诗作。《血字》是为纪念“五卅”四周年。艺术:以壮为诗魂,都用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以英雄主义的调子,急骤的旋律和钢铁般的语言,呈现出刚健雄浑的诗风。40、《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讲话》的中心是解决文艺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1)文艺工作者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