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2-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课前3分钟演讲小题目:请以“请允许我与你告别,我的昨天”为题,准备演讲稿,并在学习本课前向全班同学做3分钟左右的演讲。-3-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新课助读范例研探技法借鉴维克多·雨果(左)与巴尔扎克(右)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4-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新课助读范例研探技法借鉴巴尔扎克是法兰西民族最光辉的文学巨匠。他坎坷的命运、勤奋的一生、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锋,无论在当代还是在后世,都为人们所景仰。他被视为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他的成功是“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之一”。但是就在取得巨大成就,还未完成宏伟计划的时候,1850年8月18日,51岁的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整个巴黎在哭泣,整个法国在悲哀。8月20日傍晚时分,当巴尔扎克的遗体在巴黎拉雪兹公墓下葬时,他的老朋友、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雨果冒雨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他的这篇演讲成为研究巴尔扎克的重要文献。-5-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新课助读范例研探技法借鉴●范例●研探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维克多·雨果(1850年8月20日)各位先生: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全国哀悼一位天才之死。【探究1】【探究1】这篇演讲词的开篇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这篇悼文起势不凡,演讲者没有渲染悲哀的气氛,而是用饱蘸感情的语言,评价巴尔扎克的影响。-6-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新课助读范例研探技法借鉴●范例●研探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探究2】【探究2】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予以阐释。【提示】这句话表面是在揭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规律,即每一大变动时代先出现武力统治者,然后才出现精神统治者。实际上是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这印证了本段开头一句的意思,巴尔扎克作为精神统治者,不仅属于这一时代,而且属于千秋万代。-7-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新课助读范例研探技法借鉴●范例●研探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探究3】【探究3】怎样理解本段文字中画线部分的含义?【提示】这部分的意思是巴尔扎克用他天才的观察和想象,将现实撕破给人看,让人们看清了社会的真面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社会理想。-8-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新课助读范例研探技法借鉴●范例●研探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探究4】【探究4】这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这段文字高度概括了巴尔扎克在文学上取得的伟大成就。语言高度凝练,饱含深情,多用排比、对偶性的语句,具有强烈的抒情成分。-9-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新课助读范例研探技法借鉴●范例●研探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探究5】【探究5】这段文字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怎样理解“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的含义?【提示】这段文字在结构上具有总结上文的作用。这句话的含义是:巴尔扎克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后人必将永远推崇他、尊敬他、纪念他。-10-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新课助读范例研探技法借鉴●范例●研探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探究6】【探究6】“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在表述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提示】这是诗化的语言。演讲者将“短促”与“饱满”对比,意为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很多;在“作品比岁月还多”中,“作品”与“岁月”相比,出人意料,作品可以计算,岁月如何计算?以“天”计?以“年”计?这样行文是对巴尔扎克的独特评价,更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11-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新课助读范例研探技法借鉴●范例●研探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探究7】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做灵魂!【探究7】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演讲结尾能收到怎样的效果?【提示】作者运用排比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巴尔扎克逝世固然让人悲哀,使人们觉得似乎是黑夜的来临,某种无言的结束,一切似乎消失,但它给人们更多的是悲痛之后的无穷力量,它预示着光明的到来,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象征着一种永恒。雨果在这里以诗人的激情,对巴尔扎克做出这样的评价,实在比“永垂不朽”之类的语言具体、生动得多。-12-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新课助读范例研探技法借鉴充沛的激情诗化的语言一般的葬词,其内容不外乎是叙述死者的生平,评价死者的功德,寄托人们的哀思,雨果这篇演说稿则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为人类精神领域做出的伟大贡献——这种贡献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进入了思想、历史和政治的领域。在对巴尔扎克的高度评价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葬词蕴蓄着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深切悼念之情。我们仿佛站在当年的拉雪兹公墓前,聆听着雨果深沉而激昂的演说。在这篇葬词中,我们还分明感到除了悲伤、怅然之外的另一种力量的存在,那就是崇高和激动。这位伟大的致辞者的华丽而丰赡的文采,深邃而博大的思想,崇高而光辉的人格,在这篇演说词中同时展现给了我们。雨果演说的目的正是要赞颂巴尔扎克的作品、思想和人格,并表示自己由衷的敬佩和景仰。-13-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新课助读范例研探技法借鉴这篇葬词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亡,演说者没有用低沉的语调,也没有用哀伤的言辞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逝,而是用高亢的语调、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总之,这篇演说稿不同于一般葬词的是,它不仅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评论巴尔扎克的同时,也带上自己的生死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整篇演说稿,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14-首页学习与借鉴拓展与运用类文品读小试身手●类文●品读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维克多·雨果(1878年5月30日)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扬扬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鼓掌)【导读】伏尔泰(1694—1778),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喜爱文艺。中学毕业后,因作诗讽刺宫廷而遭囚禁。在狱中完成第一个悲剧《奥狄浦斯王》,出狱后因宣传启蒙思想,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为避开当局追捕,晚年避居法瑞边境,积极参加政治斗争。本文是雨果在1878年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的演说,这篇演说历来被视为演说中的经典。【练习】1.纪念性的演说往往一开始介绍被纪念人物的伟大成就,这篇演说是这样吗?请简要分析。答:这篇演说也是这样,演说一开始,雨果就用“巨星”来评价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并高度概括了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及其世纪性的贡献。2.“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这两句话蕴含着哪些丰富的含义?答:这两句话高度评价了伏尔泰的一生:“一个世纪”指他所处的那个风云激荡的法国18世纪,“一个职能”和“一项使命”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