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中庸》节选合作探究自主预习《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它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文本助读知识梳理合作探究自主预习文本助读知识梳理相关链接《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字经》中有“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的描述。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合作探究自主预习文本助读知识梳理1.注字音中庸.(yōng)须臾.(yú)不肖.(xiào)笃.行(dǔ)2.解多义(1)率率性之谓道(遵循)率疲弊之卒(率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部,一概)(2)诚诚者,天之道也(诚实)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假如,果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真诚的心意)合作探究自主预习文本助读知识梳理3.分古今(1)从容中道,圣人也古义:自然而然。今义:不慌不忙、镇定、沉着。(2)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古义:坚守不渝。今义:(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3)博学之,审问之古义:审慎地询问。今义:即审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向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或刑事案件中的自诉人、被告人查问有关案件的事实。合作探究自主预习文本助读知识梳理4.析活用(1)致中和,天地位焉(名词作动词,“有其位置、安于其位”的意思)(2)修身也,尊贤也(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3)体群臣也(名词作动词,体恤、体谅)(4)子庶民也(意动用法,以……为子,爱护)(5)来百工也(使动用法,使……来,招致)(6)柔远人也(形容词作动词,安抚,怀柔)(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数词作动词,做一遍,做百遍,做十遍,做千遍)(8)虽愚必明(形容词作名词,愚昧的人)(9)虽柔必强(形容词作名词,柔弱的人)合作探究自主预习文本助读知识梳理5.明句式(1)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判断句)(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介词短语后置句)(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介词短语后置句)(4)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判断句)(5)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判断句)合作探究自主预习1.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译文因此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虽无踪迹显现,但动机已成,人虽不知,而自己却很清楚,天下的事没有比这个更明显、更容易显露的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点评实现“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第一章中提出了慎独自修的原则。中庸论修道,主要在“慎独”上下功夫。“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揭示了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与“道”相背离的细微的萌芽在隐蔽不为人所见的时候,人们自己已经知道了,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这时候就非常谨慎,要阻遏这种萌芽的发展,以免使自己越来越偏离正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求自己整个身心的活动,处处合乎规范,凭着高度自觉,遵循正道。句段点评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句段点评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文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作“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点评情感在内心时,是一种适中的状态;表达出来后,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不及”,没有充分表达;二是符合节度,合适而恰当;三是表现得过分。第二种就叫中和、中庸。“中庸之道”就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这个中间状态是“天道”所要求的状态。“过犹不及”,离开了这个状态,都不合“中庸之道”。作用:大本达道,可使“天地位”“万物育”,达到“太平和合”。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句段点评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坚持实行。点评应该注意的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虽然属于“择善”的方法,但也属于学习过程理论。程颐曾经说:“五者废其一,非学也。”朱熹则认为这是“为学之序”。作为学习过程理论,五步学习过程可以说是明确、具体、深刻、全面、系统的。《中庸》不仅对学习过程进行了明确的阶段划分,而且还强调了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肯定了勤奋学习,多下功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学习精神,这种精神能使人由愚钝变聪明,由懦弱变坚强。这套学习过程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学者的治学发生过深远影响,曾引起历代学者的普遍重视,它在中国学习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句段点评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中庸”精神的认识。提示“中庸”一词,今人普遍认为就是不偏激不过头不过激的意思,就是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凡事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做和事佬的意思。这其实是对“中庸”本身的一个错误理解,也是对“中庸之道”的歪曲和庸俗化。“中庸之道”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世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句段点评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中庸第1段:提出“慎独”的观点阐释“中”“和”第2~4段:阐释“中庸”第5段修身的途径好学力行知耻修身的意义治人治天下国家第6段:治理天下国家的“九经”第7段:为学的程序与精神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真理本朴素,咏叹亦华章——浅析《中庸》的语言特色《中庸》一文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朴素中透露着练达,咏叹中彰显着智慧。它具体表现为:其一,多用判断,旗帜鲜明。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既简练明快,又旗帜鲜明,极具磁性和张力。其二,鞭辟入里,一语中的。选文中语句多数不加藻饰,仅凭数语,就切中问题的本质,显示出洞悉万物事理的睿智及深刻。如“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既指明道路,给人方向,又态度明确,毫不含糊;“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一语点破君子、小人之别,慧眼识人,又警戒意味十足,凝练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句段点评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句段点评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其三,善用排偶,斩截有力。文中不少句子在说理时采用排比,句式整齐而又鲜明有力,如“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语句多用排偶句式,点缀在对话之中,使得语言灵变中见工整,格外具有感染力。其四,善于捕捉寻常物象,稍作指点咏叹,不多著一言,而道行自现。如“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只用人之饮食作一指点,便道出贤与不肖在中庸之道面前的愚钝。朴素是真理的常态,精炼是语言的生命。《中庸》中所体现出的这种卓越的语言艺术无论是对于我们的阅读还是写作无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