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井春无题川江号子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画面描述】画面上两人用力争夺一根井绳;井绳断为两段,两人各执一半;两人因绳太短都没打到水。【寓意点评】这幅漫画讽刺了为私利拼命竞争,结果双方受损的社会现象。(理解为“缺乏合作,两败俱伤”或“警示人们合作才能双赢”也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识作者]朦胧诗的开创者——杜运燮杜运燮(1918-2002),福建古田人,现代诗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1年起在北京新华社国际部工作。他的诗作《秋》发表之后,因有评论家说该诗朦胧得让人气闷,从此“朦胧”成为诗坛的专用名词,后演变成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他的作品立足本土经验和现实,将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融入现实主义精神中,具有沉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另有笔名梁真,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祖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出版的诗集有《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穆旦诗选》《穆旦诗全集》。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七月诗派”代表人物之一——邹荻帆邹荻帆(1917-1995),当代诗人和翻译家。湖北天门人。“七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36年发表长篇叙事诗《做棺材的人》和《没有翅膀的人们》。著有诗集《青空与林》《雪与村庄》《尘土集》《祖国抒情诗》《木厂》《走向北方》《金塔一样的麦穗》,诗论集《诗的欣赏与创作》,长篇小说《大风歌》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中国诗歌界的常青树——蔡其矫蔡其矫(1918-2007),浪漫诗派的杰出代表,福建晋江人。诗人对理想、自由、爱情和生命的追求,在心灵与时代的相互撞击中,激溅出诗的火花,成为20世纪的一份见证。主要诗集有《回声集》《涛声集》《倾诉》《蔡其矫诗选》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探背景]《井》“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上海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诗人包括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位诗人。因九位诗人的作品集《九叶集》而得名,也有人以其发表诗歌作品的刊物而把他们称为“中国新诗派”。他们的核心主张是“新诗戏剧化”和“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在这些观念的指引下,他们写出了不少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刻画战争灾难后的社会现状,反映复杂的现实生活,表达个人心灵震颤和情感的诗篇。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春》穆旦写作《春》这首诗时,不足24岁,正是他所写的“紧闭的肉体”的年龄。诗在震荡中完成,在紧张中展开青春的阵痛和生命个体在与自然相遇中的感怀。那巨大的令人眩晕的内心深处的风暴,感染和撼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诗人的这首青年时期的诗作避开了一般诗人在青春期情感无限泛滥、空前膨胀的滥情易感的危险。应该说,这是一首节制的、矛盾的、悖论的、知性与直觉相融合的诗。同是“九叶诗派”的诗人唐祈曾这样评价穆旦的诗:“他不仅纯熟地运用现代派技巧和表现手法,并且把艾略特的玄学思维和奥秘的心理探索结合了起来。”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无题》邹荻帆写《无题》诗时,身在香港,而心却想着人民解放战争。诗名“无题”,其实是一首英雄赞歌,是一首新颖别致的政治抒情诗。从诗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它歌颂的是为人民的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川江号子》蔡其矫于1958年在考察汉江、长江途中写成《雾中汉水》《川江号子》等诗。《川江号子》源于作者游历长江的感受,刻画了号子和船夫给人们带来的心灵震动。在当时充斥粉饰、虚夸、歌舞升平的作品的诗坛上,它是一个危险的“异类”,连同诗人一起受到了无情的批判。诗中“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既是船夫们悲慨心声的传达,又是诗人放声歌唱的渴望的裸露;“但是几千年来/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在渲染千年舟子的亘古孤寂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暗含着诗人内心的痛苦。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巧识文]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主编均为胡风)、《诗垦地》(主编为邹荻帆、姚奔)、《诗创作》等刊物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邹荻帆、绿原、冀汸、阿垅、曾卓、孙钿、牛汉等。他们的作品大多收集在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两集共十八册)、《七月新丛》与《七月文丛》的诗集中;1981年出版的《白色花》收录了“七月诗派”二十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人以革命现实主义观念为指导,以自由诗体为基本的创作路子,其诗歌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产生了巨大影响。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川江号子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宜宾到宜昌1000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川江,航道艰险,险滩密布,礁石林立,水流湍急。重庆市和四川省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整体·感知]《井》《井》是一首状物抒情诗。诗人以“井”喻人,细致地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并且饮水思源,赞美了自己的劳动。这首诗里的生命律动是内敛的、“静默”的,表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写出了一种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春》《春》通过描写春天草原之上大地、花、草盎然的生机,传达出生命春天的神秘与蛊惑,青春的欲望被点燃却无处归依,从而感性而又丰盈地传达出那个时代年轻人对于生命和春天的压抑、期待、焦虑而又迷惘的感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无题》《无题》通过虚拟死后血液融入山川大地、滋润草木河流,而雪后的平原呈现出天青、水绿、鸟飞、鱼游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奉献自己一切的崇高精神。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川江号子》《川江号子》通过悬岩、漩涡、桨、云、树、野庙、飞箭般的船、凶猛的浪潮、碎裂人心的呼号、震荡不息的回音等一系列的意象,刻画了川江之上强悍的生命力以及生命的悲愤、孤寂与坚韧。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文本·精析]一、阅读《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1.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答案】“冷寂的心灵”是指“井”的沉静沉默的心灵,而这心灵可以“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进一步显示出“井”的大度与包容精神。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2.你们可用垃圾来使我被遗弃,/但我将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本节仍然采用对比的方式(“垃圾”与“洗涤”),将“井”的品质进行了深化:“默默地承受一切”。这是一种“静默”中的忍耐与“承受”。同时,“洗涤”“垃圾”之后,“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表明了“井”的高洁、自持的品性。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3.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绝不逃避,也不兴奋,/微雨来的时候,也苦笑几声。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本节是全诗的总结和提升,再次强调了“井”的“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这几个词语准确地概括了“井”的丰富而可贵的品质。尤其是末尾的“绝不逃避,也不兴奋”“苦笑几声”,十分形象可感,“井”的不卑不亢的姿态跃然纸上。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二、阅读《春》,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4.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这不能不使人想起另一位诗人狄兰·托马斯的诗句“通过绿色导火索催开花朵的力”。春草的蓬勃滋长被诗人视为是摇曳的绿色火焰,植物和火焰的内在的强健的生命力从而在一个角度上彼此照亮,获得同一的内蕴。开头这四句诗为我们展开了一个特异的生命图景。春草和其他植物的生长勃发过程被超强度浓缩在瞬间完成,那咝咝作响的向上昂扬的姿态正如燃烧的震颤的火焰。这似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紧张和无奈——任何生命个体的过程都注定是短暂的,也许它曾经那么年轻富含旺盛的生命力。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5.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如果你是醒了”这一句看似简单其内涵却是相当繁复的。你——生命个体——的苏醒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和兴奋的事情。可是“如果”一词的假设和限制就蕴涵了另一个角度的内涵——有些人永远只是沉睡,精神和灵魂的沉睡。多么可怕!在这两行诗句中,“欲望”和语境构成张力关系,紧张但又和谐。“欲望”一词是极为抽象的,而观看的主体“你”又是极其具体实在的。其实,“满园的欲望”正是对以上四句的再次印证和夸赞。大地上疯长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正是“欲望”所点燃的“欢乐”。意象“窗子”更应该是欲望和灵魂在岁月尘封中终于打开的窗户,它使生命的存在在广阔的空间舒展、张扬、远望。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6.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外界自然物的生长和生命的敞开与“我们”年轻生命“紧闭的肉体”构成一对矛盾。骚动不宁、欲望蓬勃的春天使为“永远的谜蛊惑”的生命内部的矛盾纠结更为剧烈。自然的春天和人类个体的青春构成如此强烈的反差和纠缠不已的尴尬情境。连弱小的花朵都在抗争,发泄欲望,而人呢?所谓的万物的灵长呢?生命在催生的时刻却要“紧闭”欲望,就像泥土做成的鸟,那翅膀怎能飞翔?那歌声如何表达?无望的生命徒有冲动而难以“快乐”,只能是宿命般的“无处归依”。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7.啊,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在彷徨、苦闷、压抑的无望之地,诗人是要“痛苦”地“等待”,等待真正生命喷薄的春天,这正是坚韧不拔的顽强的不懈抗争,是另一个意义层次上的生长的春天。这也是此诗的深层意蕴所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三、阅读《无题》,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8.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吗?/是的,我们将。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起句是一个设问句,一下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紧接着这个问句,诗人马上给出回答:“是的,我们将。”十分简洁、干脆,以肯定的语气强调了问句中的事实,把“我们将”从前句的疑问,转化成后句的斩钉截铁般的肯定。这是第一层,以虚拟的情景将死亡的问题提到读者面前,这一层为全诗定的调子很高:昂扬、悲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9.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表面上是沿着“天”“水”“鸟”“鱼”的思路写“风”,但作者的笔锋忽然一转,“墓碑”蓦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是全诗的点题之句,堪称点睛之笔,使诗意得以完全显现。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四、阅读《川江号子》,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10.你碎裂人心的呼号,/来自万丈断崖下,/来自飞箭般的船上。/你悲歌的回声在震荡,/从悬岩到悬岩,/从漩涡到漩涡。/你一阵吆喝,一声长啸,/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向我流来,流来。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呼号”“悲歌”“吆喝”“长啸”等词语形象地展示了“川江号子”那种宏阔磅礴、穿透肺腑而又碎裂人心的声音,它的来源和传达空间似乎也非同一般:“来自万丈断崖下,/来自飞箭般的船上”“从悬岩到悬岩,/从漩涡到漩涡”。长江的浪潮、江上的木船、纤夫的号子、悬岩峭壁等构成一种物理空间上的雕塑感,而川江舟子千年的历史和现实在纤夫永不止息的号子声中完成了时空交错,其中的呼号呐喊和生命血泪仿佛千年如一日,使人对历史不由多了一层忧思。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11.我看见巨大的木船上有四支桨,/一支桨四个人;/我看见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我看见川江舟子千年的血泪,/我看见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答案】连续用四个“我看见”,将“摄像镜头”直接转向号子的发出者——船夫。先是“巨大的木船”映入眼帘,接着目光移向船上的“桨”,最后聚焦于桨边的人。诗人用两个比喻“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来形容木船的急速行驶。很快,“雨点”的意象转化成船夫们“千年的血泪”,诗人的感受也随之升腾:那些“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