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邹忌讽齐王纳谏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020/6/172兼语句“邹忌讽纳谏”齐王解题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邹忌,战国时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能言善辩著称。善鼓琴,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kūn)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几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卓有远见、关心国家的政治家。我在浏览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听了谋臣的建议,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成就伟业。我在浏览我在浏览•《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无可考。西汉时刘向编辑整理。•《战国策》的内容,主要是记载战国时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辩论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跋扈、尔虞我诈的故事。•《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战国策》共33篇,分12国策。昳窥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皆朝于齐yìkuījiànjībàngjīZhāoguāncháo疏通课文,注意字音:邹忌问妻邹忌问妾邹忌问客邹忌三次问话心理三次回答心理妻妾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得意炫耀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格外偏爱由衷赞美吾孰与徐公美?不自信徐公何能及君也?畏惧讨好有点勉强吾与徐公孰美?怀疑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礼貌尊重敷衍逢迎分角色表演课文,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心理和情感。根据你的理解可适当加一些动作哦!听一听想一想评一评你觉得哪些同学的表演恰当地体现了该角色微妙的心理和情感?研读课文鉴赏品味思考: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邹忌“入朝”是如何“讽”齐王的?纳谏的结果如何?“三叠排比”的奇特结构,使文章具有一线贯穿、晓畅淋漓的特点,叙事如江水东下,十分畅达,并且前后呼应,上下关照。这样的结构,不仅使文章从全文来看有一种整齐美,而且使其内在韵律有一种进行曲般的节奏美。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1.比干劝商纣王不要沉湎酒色而被挖心;2.屈原劝楚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3.吴子胥劝夫差不要轻信勾践而被杀;4.白居易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5.韩愈谏迎佛骨,“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但邹忌劝谏齐威王却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这是什么原因?设喻----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方式一:设置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方式二:借用乙事物比方甲事物来说明一个二者共同蕴涵的道理邹忌妻妾客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齐王畏私有求受蒙蔽受蒙蔽设喻说理含蓄委婉分析人物形象邹忌:实事求是,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臣威王:开明有作为,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的君主事件启示(1)齐王纳谏除蔽(2)邹忌自知不如(3)妻妾皆美邹忌(4)邹忌规劝齐王……广开言路才能富国安民谈话要讲究方法技巧人贵要有自知之明对讨好恭维话要警惕拓展延伸1.对于课文中的事实,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就会有一些启示,请你说说下面的事实给你什么启示?A、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B、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指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C、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采纳,提高建议效果。D、作为领导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2、在做人处事方面,本文有何现实意义?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背诵课文。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