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理解: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类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根本目的巩固苏维埃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直接目的保证军事上的胜利克服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主要内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推行粮食税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部分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禁止商品贸易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特点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既保证公有制为主体,又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分配原则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经济运行机制绝对的计划调节,具有强制性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过渡方式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在生产力恢复发展的基础上过渡作用和实践效果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但也引起了农民群众的不满,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受到广大工农的欢迎,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相同点都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都是在出现政治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都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的改革;都使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2.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演变中你可以得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启示:①计划和市场都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手段②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③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时俱进,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进行改革。④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坎坷的。3.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三者的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相似之处背景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内容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同之点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国内外敌人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一些地方发生叛乱。新政前美国遭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经济受损严重。改革开放前,“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亟待转移。内容不同苏俄新经济政策侧重于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罗斯福新政侧重于加强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中国的改革开放立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内容涉及农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目标在实现经济体制的改变。性质不同列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条件下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国民经济罗斯福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实施缓和矛盾,恢复经济的措施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照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创举实施成就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经济恢复,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照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举,使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结论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计划性经济和市场性经济都不是哪一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方式。高考大纲: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考情分析:从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影响角度,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链接美国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进行综合考查。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背景:①国内:落后农业国。②国外:在资本主义包围2)结果:二五计划后,实现工业化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3)特点:①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②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为主导③以行政手段牺牲农业为代价④比例失调,粗放经营目的:加快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1.苏联工业化建设4)对工业化评价:①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二战中击败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高投资、高速度、高积累,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1)背景:工业发展的需要;粮食供应的困难;斯大林的决策2)决策: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3)结果:1937年农业集体化的实现4)特点:①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②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③过火的行为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2:农业集体化3、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1)定义: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形成的历史背景:⑴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⑵政治形势:苏联成立;斯大林巩固领导地位;⑶经济形势: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⑷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革命前存在大量农奴制残余;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意识形态根深蒂固;⑸思想环境:党内对新经济政策理解存在分歧;⑹个人因素: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3)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4)表现:①经济方面: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指令性的计划;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②政治方面:高度集权制、干部任命制和终身制缺乏民主党政不分③思想文化方面:思想文化单一、个人崇拜(5)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划一(6)评价: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1)积极:①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④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2)弊端:①政治上:a.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b.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c.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②经济上:a.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b.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结论: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西方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化农庄资本主义大农场农业制度农、轻、重协调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工业化道路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西方模式(英)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美苏争霸。(2)内容①农业:A.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B.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C.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②工业:下放企业权力;推行物质利益原则;精简机构③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三、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3)评价①成效: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②局限: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2.勃烈日列夫改革(1964-1982)(1)内容(前期改革;后期停滞)①“新经济体制”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②坚持集中计划管理,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2)特点: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部门。(3)评价①实质:是对斯大林体制的修补②作用国民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苏联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军备竞赛耗费太大,后期追求过分稳定,1975年后,进入停滞时期。3.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2)内容①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②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③调整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和合作社得到发展;出现租赁、承包及与国外合资的企业。(3)结果及原因①结果:未取得预期成果,并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②原因: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坚持传统做法,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归纳:比较下列三次改革的异同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相似点历史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赫鲁晓夫改革成效不大,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经济严重困难,社会陷入危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都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主要涉及的领域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改革都失败了,但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具体内容首先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重点在工业,且是重工业领域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成绩;由于没有理论认识突破加上个人因素只是对斯大林模式局部改革;前期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后期经济进入停滞时期由于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配套措施改革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还导致了苏联解体整体感知例.(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的解决谷物问题,据此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这一论断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选择D项。【答案】D例.(山东日照一模·16)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但苏联的经济建设却取得巨大成就。所以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根本上说是由于苏联A.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B.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C.与西方国家处于敌对状态D.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解析】本题通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体制、私有制经济,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矛盾,而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没有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弊端,有着自身的优势性,B项正确。AC项不是根本原因,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答案】B例.(河南郑州一模·28)下表是苏联1933年农业方面的有关数据。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A.农村公有制比重逐渐减少B.公有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经营的积极性C.集体农庄生产效率比较低D.农业集体化运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集体农庄私人土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95—97%3—5%占农产品总量的比例70—75%25—30%【解析】根据题干图标所示占有耕地面积达总耕地95%—97%的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总量的比例占70—75%,与仅占耕地面积3—5%私人土地却创造25—30%农产品比例相比,说明集体农庄生产效率比较低下。故选C。【答案】C(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A.地广人稀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考点】斯大林模式【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和图表分析能力。从统计表格的时间“1925—1937年”可知此时期是斯大林执政,从表中信息苏联的粮食产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这与斯大林以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