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作文总分一二三四五六七100(一)(二)应得分125471112940实得分积累与运用(共28分)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共12分)题号1(1)1(2)1(3)1(4)23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共8分)第四届“朱自清散文奖”获奖者王鼎钧相关介绍人物简介:王鼎钧,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山东省临沂市人,51岁时移居美国,一直在纽约居住。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作品风格多样、题①(材才)广泛。他以散文产量最丰、成就最大,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崛起的脊.梁”。20世纪70年代他的“人生三书”在台湾总发行量达60万册。授奖辞:年过九秩..的王鼎钧先生,仍旧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他的作品蕴.含着大气魄、大气象,以阅历观史,凭信仰悟道,自心境观想万物,从思辨描②(摹模)人生。在散文创作中,他尝试多变的风格,融汇中西文化,生发出独树一帜.的韵味与思想。他的《书滋味》,已超越简单的书评杂感,以书起兴,尽收万物,意境沉实厚重,堪称大家..。获奖感言:当年我学写散文,立在我们面前的两位大师,就是朱自清先生和徐志摩先生。在我们文学青年心目中,散文有朱徐,犹如诗家有李杜,大家各有因缘,择一而从,我是在朱先生这一边排队的。朱先生曾拈出“勤勤恳恳”四个字,对我立身立业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想到六十年后,我能得到以朱自清先生之名创设的散文奖,大师文脉绵长,后学受惠..无穷。海外③(缥漂)泊的人得到父母之邦的肯定,非常安慰、荣幸,感谢主办单位和各位担任评审的方家。(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崛起的脊.梁(jí)蕴.含(wēn)独树一帜.(chì)B.崛起的脊.梁(jǐ)蕴.含(yùn)独树一帜.(zhì)C.崛起的脊.梁(jí)蕴.含(wēn)独树一帜.(zhì)D.崛起的脊.梁(jǐ)蕴.含(yùn)独树一帜.(chì)(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汉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材②模③漂B.①才②模③缥C.①材②摹③漂D.①才②摹③缥(3)根据文意,文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九秩:九次考验大家:长辈受惠:受到照顾B.九秩:九次考验大家:大作家受惠:得到好处C.九秩:九十岁大家:长辈受惠:受到照顾D.九秩:九十岁大家:大作家受惠:得到好处(4)“获奖感言”中的画线词语“李杜”指的是(2分)A.李白杜甫B.李商隐杜牧C.李白杜牧D.李商隐杜甫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通过描写在百草园中捉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在三味书屋后面的小花园折腊梅、寻蝉蜕、喂蚂蚁,以及在书屋描绣像等趣事,反映了作者贪玩、厌学的心理。C.《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通过小弗郎士的视角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普法战争)产生的悲剧性后果通过日常生活的一角揭示出来,以小见大,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义。D.《口技》节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文中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让人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3.下列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因为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B.中秋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此节日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等习俗。C.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故又称“端阳节”。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吃粽子等节日活动。D.“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后来演变为纪念祖先的节日。此节日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插柳等活动。二.语文积累(共5分)4.默写(共5分,每空1分)很多诗词歌赋,都有“诗中有画,画中有声”的特点,“声音”可以使诗词的意境更加丰富。如:“独坐幽篁里,”(《竹里馆》)中的琴声,衬托出了月夜竹林的幽静;“黄梅时节家家雨,”(《约客》)中的蛙声,烘托出了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中的笛声,触动了诗人的羁旅情怀;“苍苍竹林寺,”(《送灵澈上人》)中的钟声,触动了诗人的归意;“,寒光照铁衣”(《木兰诗》)中的打更声,渲染了边塞军营生活的艰苦。种种声音,平添了诗词的画面感,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三.语言运用(共4分)5.根据下面示例的“大回文诗”,将备选材料中的四句诗还原成一首“大回文诗”。(4分)示例: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一阕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材料:赏花归去马如飞醒时已暮赏花归酒力微醒时已暮去马如飞酒力微四.名著阅读(共7分)6.“蟋蟀惊慌失措,连蹦带跳拼命逃窜。飞蝗泥蜂朝它猛扑过去,彼此打成一团,尘土飞扬,两个决斗者轮番占着上风,一时胜负难分。最后,猎手终于赢了,蟋蟀被打得仰面朝天,仍在那儿足爪胡乱踢蹬,双颚乱咬。”以上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__》。(3分)7.根据下面连环画中《童年》的故事内容填空。①填,②填,③填,④填。(4分)阅读与理解(共32分)五.文言文阅读(共11分)阅读《孙权劝学》和《李生论善学者》(节选),完成第8—11题。【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阿廖沙父亲去世后,他随母亲去投奔开①的外祖父。但随着家业的衰败,外祖父的性格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2.一天吃午饭的时候,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为了②的事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外祖父要他们安静,可是一点用处也没有。3.外祖父为人十分严厉,曾因萨沙揭发阿廖沙③,不顾外祖母的劝阻,毒打了阿廖沙一顿。4.后来,随着外祖父的破产,连老两口也分了家。外祖父不肯养活阿廖沙,阿廖沙只得与④相依为命。【乙】李生论善学者(节选)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②。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③,盍④改之乎?不然,迨⑤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注释】①志:记,记住。②还走:转身离开。③厌:满足。④盍:何不。⑤迨:等到。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并自为.其名(《伤仲永》)B.自以.为大有所益盖以.诱敌(《狼》)C.君但.志之而不思之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D.择善而从之.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2)但当涉猎..涉猎:(3)孰.若孤孰:____________(4)王生益愠.愠: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11.梳理两篇文章内容,用原文完成下面填空。(3分)吕蒙能够“听劝”和“___________”,是他的才略能够大有长进、最终令人刮目相看的两个重要因素;李生认为学习贵在“”和“”,如果只做到王生所说的“志之”,并不能称之为“善学”。六.现代文阅读(共21分)(一)阅读《敬畏之心》,完成第12-15题。(共12分)敬畏之心葛闪①公元1079年,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湖州担任知州初始,便下决心革新除弊,施惠于民。短短几个月内,苏轼的足迹就几乎踏遍了湖州的每一个角落,政绩颇丰。②一天,苏轼闻听湖州有个叫做蔡福的农民,是个种田的能手,在湖州很是出名。苏轼便差人带着轿子去了蔡福家里,意欲邀请蔡福到苏府一聚,也好让自己得以结识能人。③几天后,当得知蔡福已经快到的时候,苏轼便忙着在屋里换衣裳。他换了一身崭新的行头,连靴子都差人买了双新的,浑身上下精神抖擞,光彩照人。打扮完毕,又问身边人,头发是不是还不齐整?衣服是不是哪个地方还有褶皱?仆人打趣苏轼,说他见了皇帝也没像这样隆.重.!④蔡福和苏轼在正厅见面,双方对坐在正堂两边的椅子上。蔡福看着苏轼,感觉如坐针毡,觉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紧张得连双手都不知道朝哪里放了,只顾着喝茶,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张。这也难怪蔡福,苏轼诗文名动天下,又是一方主官,他一农民小老儿见着了父母官,怎能不忐忑?⑤但让人大跌眼镜的一幕却出现了。要说蔡福见了苏轼如此紧张还能理解,但当时的苏轼见了蔡福,居然也稍显紧张,开口跟蔡福说话的时候,几句话竟然慌张得结结巴巴,而且还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⑥苏轼问蔡福,见到他为何如此紧张?蔡福回答说,苏轼是一方父母官,而且是闻名天下的大诗人,浑身上下都是大本领,自己是一个农民,见了自然感到紧张。说完,蔡福仗着胆子问苏轼,说感觉苏轼和自己说话,怎么也有点忐忑之意?苏轼笑着点头,算是承认了自己内心的紧张。蔡福又问为什么?苏轼双手一摊,对他说,你是种田的能手,远近闻名的庄稼大户,你也是一个一身本领的人,我一个只懂得诗文的人,见到了你这样一个有本事的人,焉能不紧张?苏轼解释完毕,和蔡福相对哈哈而笑,整个屋里的空气显得空前的轻松。最让蔡福感动的,是苏轼对一个农民的敬畏之心,其实归根到底是人性上的光辉。⑦芸芸红尘,众生有归属,万物有职分,哪个不值得敬畏?(选自《东方青年》2015年第2期)1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加点词语“隆重”的具体表现有哪些。(3分)答:13.苏轼和蔡福见面时都很紧张,他们紧张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答:14.你是如何理解第⑦段划线句的?(3分)答:15.苏轼和蔡福都是有一身本领的人,哪一个更值得你敬畏?请说明理由。(2分)答:(二)阅读《颜体书法》,完成第16-18题。(共9分)颜体书法颜体书法,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颜体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颜体书法特点如下:一、笔画晋朝王羲之的笔法被誉为“折钗股”,就是说王羲之的笔法像妇女头上戴的金钗,弯曲缠绕,圆润而不生硬,柔和而充满韧劲。颜真卿的笔法则被誉为“屋漏痕”。“屋漏痕”指雨水顺着凹凸不平的墙面蜿蜒下注形成的痕迹,比喻笔画骨力雄强而坚韧,筋肉丰满而天然。南宋姜夔说:“屋漏痕者,欲其无起止之迹。”颜真卿当为“屋漏痕”笔法的代表。有人称赞颜体书法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又有赞曰:“自羲(王羲之)、献(王献之)以来,未有如公者也。”颜体楷书横画很细,竖画很粗,有的竖画粗于横画好几倍。横画收笔处重按,非常突出;出钩时先收锋,而后上提出锋;捺笔也是先收后放。多数笔画起收要回锋,而且是圆的,棱角不分明。笔画总体上给人以敦厚、深藏的感觉;只有撇捺出笔是劲利的,而且是中锋出笔。多数字的主要一笔下笔很重,沉稳有力。二、结构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欧阳修的比喻十分恰当,颜真卿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其楷书书法结构宽博,气势恢宏,与其人相似,显得十分自信从容。内外结构的字外紧内松,里面宽松,并向外面“撑”,外缘的笔画(尤其是竖)向外凸出,给人饱满、宽博的感觉,如“国”“司”等字;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重心偏于上方,给人以崇高、挺拔的感觉,如“楚”“岭”等字。三、章法颜真卿楷书章法的特点是字距较小,行距也比较紧密,这样通篇比较粗壮的黑色笔画所占的比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