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牟海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概括故事情节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简短对话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3、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的高贵品质;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从小学到初二,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结识了很多老师,请用一句话形容一下众多老师中让你最难忘的那位。2、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在回忆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大屏幕展示第37段)他用了哪些词形容这位只相处了两年的日本老师?(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伟大)一般哪些人物才用“伟大”来形容?相处仅两年,日后从未碰面,也无任何交集的一个别国老师,有何魅力能得到鲁迅如此高的评价,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这篇回忆性散文,去探寻这份独特的怀恋。二、感知课文,理清思路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20页,用七年级老师教的速读法快速阅读课文,思考:(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文中的回忆涉及哪些地方?(3)概括在仙台这一部分围绕着藤野先生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2、简介“速读”方法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用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3、学生交流,教师板书“一位恩师”“二个人物”“三处地点”“四件往事”预设概括事件部分:哪四件事?(1)藤野先生主动关心“我”的学习并且认真地为“我”改正笔记。(2)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具体表现在第16~20段。(3)第21~22自然段,藤野先生担心“我”不敢解剖尸体这件事。(4)第23自然段,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方法。这四件事找得很准,可见同学们筛选信息、发现重点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概括得还不够精练。概括时,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语。请大家再读课文,进行精练概括。大屏幕展示:筛选信息的方法第一步,寻找相关段落第二步,提取关键词语生讨论,师总结: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三、品味对话,走近人物过渡:这些事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平凡细碎的琐事,这些平凡小事在鲁迅的记忆中,定格成一个个难忘的镜头,给我们塑造了一个鲜活的藤野先生。平时,我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要用到很多描写方法,本文都用到了哪些描写方法?预设:语言、神态、肖像、动作……不错,我们常说,认识一个人,就要“听其言,观其行”。今天,我们就通过品味人物语言———对话,走进人物内心。1、课文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语言描写,其中有几处对话呢?(板书“五次对话”。)2、简短、惜字如金,是鲁迅文章的最大的特色,但这五次简短的对话却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让人难忘的恩师。现在,同桌互相帮助,体会本文对话描写的精妙。请每对同桌从五处对话里面,选择任意一处,模拟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的语气读一读对话,再想一想这对话表现了两位人物什么样的情感,然后一起品味并揣摩为什么这简短的语言描写是精妙的,是只字都不能修改的。最后,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先读,再想,再品,再说。(学生活动。)3、展示一下研讨的结果。预设:(1)第一处对话模拟朗读。这一处表现了藤野先生的谦虚、慈爱和关心学生。师:“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能不能改成“你能抄下我的讲义么”?不能。如果改了,就不能体现出藤野先生的谦虚、和蔼。原文的语气更委婉一些。(2)第二处对话这段对话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师:第17段如果改成“这条血管你画错了,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你认为和原文有什么区别?原文的语言更显得温和,体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怀,如果改成这样生硬的对话,就过于严厉,与人物形象不符。方法小结:这位同学答得非常好,因为通过改句与原文的对比就可以品味语言,也是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与探究人物特点的方法。同学们模仿这样的方法,也试着品读文中的对话。(3)第三处对话。这里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是极尽关爱的。“总算”一词写出了藤野先生一直在为我担心,害怕“我”不敢解剖尸体。体现了藤野先生关心鲁迅,尽职负责。(4)第四处对话。这段对话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语言的特色是简洁。假设藤野先生在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方法时,鲁迅先生对裹脚的描述应该是批判,所以藤野先生才会感到遗憾。师:因为是中国的陋习,所以鲁迅才会说“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5)第五处对话。)这处对话是作者与老师惜别的场景,一位善意地说谎,另一位却满怀着遗憾,师生之情尽显文中。4、为了引导大家更深入地品析人物对话,我来提问:文中第23和34两段,两次出现”叹息”23段是“还叹息道”34段是“他叹息说”,这两处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区别?预设:第23段中的“还叹息道”表现一位治学严谨的老师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因为不能亲见,所以对于足骨的研究实在是遗憾的。这里描述人物对话时的神态语气,为我们塑造了对学术精益求精的藤野先生。第34段的“他叹息说”,表现了恩师对得意门生的中途离别深怀感伤。这位学生,是他倾心关照格外呵护的中国人,也许是藤野先生的希望所在。作为老师,他怎能不叹息?过渡:我们品读着这些语言,了解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认识了藤野先生。他就是这样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还热情诚恳的老师。我想,这样的老师,学生肯定非常感激,但是鲁迅先生一生接触到的老师绝不止一二,其中比藤野先生学术水平更高的人也会有不少。可是,为什么他却偏偏感激这位藤野先生呢?(生沉默。)四、深情朗读,理解主题1.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来找找答案。其实,在仙台这一部分,不止写了四件事。另外还有两件事。这两件事是什么?与藤野先生有关系吗?它们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看似没写藤野先生,但正是通过日本一些人对中国人的做法反衬出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人格。鲁迅先生因此而感激藤野。(板书“伟大人格”。)2、我们一起设想,如果来到仙台学医的不是鲁迅,而是清政府派到东京的某一位留学生,或许就是那个在东京赏着樱花,学着跳舞,盘着大辫子招摇过市的同学。他来到仙台,也许藤野先生也会这样对他,但他却很可能不会感念藤野先生的那种情怀。我们通观全文理解作者的情感。那时的鲁迅比其他的留学生在心中更多、更深沉的是什么情感?生(齐):爱国。(板书“爱国情感”。)3、鲁迅的爱国之情贯穿全篇,我们可以说,一言一行无不渗透着鲁迅那炽热的爱国情感。你们从课文里找一处并大声地读一读,感受一下鲁迅先生那深沉的爱国之情。“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第31段)4.回眸历史,理解情感。有三位同学读了这一段,但是我感觉大家可以读得更好一些。因为这篇文章难,不仅是因为篇幅长而难,还难在时代久远。现在,我带你们回到110年前,那段我们不愿提起却又让我们没齿难忘的历史。屏显:1900年八国联军闯进北京,烧杀抢掠。1901年清政府苟且偷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4年日本和俄国打仗,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打仗,可战场却在———中国!而我们的清政府却屈辱地宣布中立,任两个帝国主义国家肆意践踏我们的锦绣河山。被帝国主义折磨得千疮百孔的清王朝将目光投向日本,公派留学生到那里去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鲁迅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日本。可是,日本对中国人的态度是-----鄙视!鄙视中国人,甚至称中国人是“支那猪”,而更让鲁迅伤怀的,不仅是日本人对他们的态度,还有中国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来到日本,他们就立即忘掉了自己的祖国,完全置国家的命运于不顾,赏樱花,学跳舞,只知享乐。看国人被杀,看国人颓废,看国土被侵,爱国的鲁迅,其情何堪!让我们带着愤慨,带着鲁迅先生的爱国之情,读读第29段的这段话。哪位同学来试试?我们来感受一下,带着这种屈辱的历史,在日本仙台学医的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又为什么放弃了自己最初的理想?(一位女同学读了这一段话。)5.指导方法,深情朗读。我相信这位女同学心中充满了情感,但是心里的情感,却难以读出来。我来给大家推荐一些小小的朗读技巧。如果我们能在里面加上重音、停顿,一定能读得更好。(屏显31段朗读提示重音和停顿,一生读。)6.再谈人物,理解主题。让我们回过头来,带着鲁迅先生深沉的爱国情怀,再回望他所歌颂的藤野先生。你是否对藤野先生有了新的认识?预设(1):我想,只说藤野是一位治学严谨、关爱学生的老师是不够的。因为,藤野对于鲁迅来说是无私、公正、难得的老师,甚至是中国人的友人。(2):藤野先生是拥有广义民族主义的人。不管到何时,我们都不能蔑视其他国家或民族,因为藤野教会了我们博爱。8、因为鲁迅爱国,所以他更感谢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回望藤野,我们仿佛看到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山,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偏见,不歧视,为中国的学子鲁迅,送去了寒冰中的温暖与春风。难怪鲁迅先生在几十年后仍深怀着感谢与感激,带着怀念与尊敬写下这令人难忘的文字。最后,我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的第37段,去深沉地感受一下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感和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师生一起朗读课文第37段。)五、想象写话,拓展阅读1、藤野先生的名字,早已因为这篇文章而家喻户晓。读着这文,听着这人,记着这情,这么好的老师鲁迅肯定盼望重逢,让我们朝花夕拾再续经典。假使鲁迅与藤野先生阔别20年后,再次重逢,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藤野先生说。结合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段话,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屏显。)2、春有春花,夏有夏花,人的心里也会开花。一些不能忘记的事,不能忘记的人,就是心中常开不败的花朵,有一天细细拾起慢慢品味,就成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朝花夕拾》。3、布置作业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