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材《出师表》选择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出师表》选择题一、词语类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中道崩殂..(指帝王之死)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季)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朝廷)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指疆场)2.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盖追先帝之殊遇..(特殊的礼遇)B.诚宜开张..圣听(扩大)C.以光.先帝遗德(继承)D.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3.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引喻..失义(称引,譬喻)B.陟罚臧否.(否定)C.作奸犯科.(科条)D.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罚)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公平清明)B.此皆良实..(忠良诚实的人)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留)D.愚.以为宫中之事(我)5.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悉以咨.之(询问)B.必得裨补阙漏..(缺失遗漏)C.性行淑.均(善)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非常憎恨)6.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臣本布衣..(穿着粗布衣服)B.躬.耕于南阳(亲自)C.不求闻达..于诸侯(有名望,显贵)D.先帝不以臣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7.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猥.自枉屈(辱,谦辞。)B.猥自枉屈..(屈尊就卑)C.由是感激..(感谢激动)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8.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后值倾覆..(这里指兵败)B.夙夜..忧叹(天天)C.深入不毛..(不生长草木)D.恐付托不效..(没有效果)9.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当奖.率三军(鼓励)B.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C.至于斟酌损.益(减少)D.至于斟酌损益.(益处)10.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B.以告.先帝之灵(祭告)C.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D.以彰.其咎(表彰)1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咨诹.善道(询问)B.察纳雅言..(文雅的言论)C.深追.先帝遗诏(追念)D.临表涕零..(流泪,落泪)12.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夙夜..优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生长草木)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13.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2分)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诚宜开张..圣听C.不宜妄自菲薄....D.叹息痛恨于桓、灵15.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6.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足为.外人道也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D、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17.下列各句中,“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2分)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以塞忠谏之路也。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18.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19.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先帝不以臣卑鄙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亲贤臣,远.小人/未能远谋.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愿陛下亲之信.之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1.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恐/托付不效B.深追先帝/遗诏C.臣/不胜受恩感激D.进尽/忠言2、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A、苟全/性命于乱世B、先帝不/以臣卑鄙C、受任/于败军之际D、至于斟酌/损益二、课文理解类(一)来自最新教参的选择题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以记叙为主,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B.诸葛亮首先向后主刘禅陈述了蜀国当时面临的不利条件:先帝去世、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接着阐述了有利条件:有侍卫之臣、忠志之士。C.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D.在文中作者追述了三段回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和先帝临终托孤。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理交融是“表”这一文体的突出特点,本文就比较典型,夹叙夹议、寓情于理。B.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其中的广开言路是全文的主旨所在。C.作者在叙述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以来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对刘备父子的忠心,以及收复汉室的决心。D.在文章结尾,作者分别阐明了自己、朝臣以及后主刘禅的责任:自己要讨贼兴复,而朝臣则应进兴德之言,刘禅应“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这一文体本是臣子给君主的奏章,其用语多谦卑低微,但《出师表》的行文循循善诱、不卑不亢,同时也不失臣子的身份。B.作者一直使用自贬、自谦的词语形容自己,如“布衣”“谨慎”“大事”“二十一年矣”等,文字在轻描淡写中自然流露出自矜自持、自我肯定。C.作者虽是规劝后主,但高明之处在于:始终搬出“先帝”这一权威形象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无论议论抒情,其核心皆在“先帝”身上,恳切,得体,从而令阅者心服口服。D.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具体地说,前半部分重在动之以情,后半部分重在晓之以理。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C、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二)、中考题精选1.对这课文第一二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2.对这课文第一二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3.对这课文第一二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字可看出,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在秋天。B.文中“先帝”“陛下”是指同一个人。C.“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是个倒装句,即“于内不懈”,“于外忘身”。D.诸葛亮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在分析有利的主观条件,从正反两个方面规劝后主,期望后主听信忠言,团结群臣。4、下列对课文第五六段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B、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C、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D、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5、下列对课文第六七八段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第六七段在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五次提到先帝,目的是表明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高,显示自己为蜀国鞠躬尽瘁,劳苦功高。B、第八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职责,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亲贤远佞。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D、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抒情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6、下列对课文第六七八段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诸葛亮追述以往的经历,既表达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也表明对后主的耿耿衷心。B、诸葛亮认为目前南北已平定,当率领全军兴汉室,迁回旧都,实现先帝遗愿。C、诸葛亮主动请缨讨伐奸贼,为了表明决心,郑重立下誓言,如果兵败甘愿受罚。D、诸葛亮担心后主听信谗言,因此恳切劝后主,要广开言路,接纳治国的良策。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第二段,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B、课文第三段,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C、课文第五段,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D、课文第六段,作者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