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车辆理论、车辆设计、车辆计算机控制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车辆制造、试验、运用与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车辆设计制造、研究开发以及管理维修等部门从事车辆整车、零部件及其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试验研究以及运用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培养模式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培养加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的学习和实践,四年结束时,对满足培养要求的学生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文凭。三、规模和生源每年面向本科第一批理工类招收全日制本科生60人,从2011级起该专业全部学生均将纳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培养措施及特色1、突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工程教育特色课程坚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大力开展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加速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大批素质高、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综合型人才,除了现有在校的理论课程学习外,将突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工程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2、学生累计一年时间到企业顶岗或挂职,接受工程实践训练通过到企业顶岗或挂职,接受工程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本行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按确定的质量标准、程序开展工作;能与项目相关方(包括委托人、承包商、供应商等)合作协商约定;能建立和使用合适的管理体系,组织并管理计划和预算,协调组织任务、人力和资源,提升项目组工作质量;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洞察质量标准、程序和预算的变化,并采取恰当的措施,确保项目或工程的顺利进行;学生参与指导和主持项目或工程评估,能提出改进建议。3、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利用机械学院与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等单位多年开展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方面积累的经验,在大一和大二的基础阶段配备校内专业导师,对学生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进入大三后再为学生配备校内和企业双导师,根据学生情况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选定合适的培养方向,并为学生学习、实践和科技创新提供指导。4、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创新以综合能力素质培养为本位,真正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色;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校的一切都为学生服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采用严格的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相结合的质量监控方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学生在获得较全面的“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口试、实验报告、课程答辩、小设计、小论文、读书报告、调查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重在考核学生学习的实际收获和创造性成果,并强化对学习过程的考核,课程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确定,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努力和积累。其考核和评估的目的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课业的完成过程全面评估学生具有的专业能力,并衡量能力的发展水平。所有这些都以学习和实践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5、开展校际交流与985及211学校开展交流。聘请高水平教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走进实验班课堂,随教学进度为学生讲课,使学生能领略大家风范,开拓视野。在实践性环节的设计方面进行合作交流,提升教学设计及组织的水平。五、师资队伍建设1、总体结构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教师的平均年龄约为42岁,其中最高学历为博士学位教师7人,硕士学位教师4人(其中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本科学历教师1人,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接近60%。专职教辅人员为实验师1人。从教师学缘结构来看,其中11人具有外校学习的经历,包括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江苏大学、吉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教师中有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本专业教师队伍具备合理的年龄结构,初步实现了高学历化和学缘多样化。专业课程按照“一人多课、一课多人”的方式组织,由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确保主干专业课由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同时兼顾各门课程,形成合理梯队结构,以保证将教改、教研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中。同时,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教学团队建设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听课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性环节教学质量的检查和分析评估,采用多种方式提高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2、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对实施双语授课的教师在教学工作量上予以倾斜,同时通过出国深造和国内进修等方式培养一支较强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3、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制定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拟逐步实现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教师具有半年以上企业工作的工程实践经历。学校每年从师资建设经费中拨专项经费,对实施卓越工程师的每个专业每年均选派2~3名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训,尤其对相应专业的新上岗教师,学校要求其在一年的岗前培训中,必须过好“工程实践关”,在导师的指导下到相应的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产品研制,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学校改变目前以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为主的教师业绩和学术水平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和肯定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对在职脱产派出到企业顶岗实训的教师,企业的鉴定将作为其今后评优、评先及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推行“企业导师制”,消化吸收学校“紫金模式”的先进经验,积极选聘企业中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技术骨干人员,经过适当的业务指导与培训,在其掌握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学基本技能后聘请其承担部分课程的教学或参与指导实践。此外,学校在师资人力资源的补充中,注重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级工程师及参与过企业项目研发的博士毕业生,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机械学院在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企业教学团队建设。2007年我院开始聘请优秀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遴选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部分本科生的导师,与我校的“导师制”结合,形成“双导师制”(双师型)的教学指导团队,在三、四年级共同完成对部分学生(以预就业培养对象为主)的科研实践、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等教学工作。例如已聘任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具有工程师职称的技术骨干10人担任工程硕士导师,21人担任本科生校外导师等。4、加强在职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培养针对在职教师企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采取了多种措施。(1)在职培养:本学院已于2008年6月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参与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目前已有三位教师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对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将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参观学习、短期企业挂职实践和长期企业挂职实践等方式,派遣教师到企业去参加工程实践,实践期间按满工作量计算。(2)人才引进方面:优先聘用并积极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级工程师和参与过企业项目研发的博士毕业生。(3)企业导师方面:聘请优秀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担任本专业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遴选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担任导师,与我校的“导师制”结合,形成“双导师制”的教学指导团队,在三、四年级共同完成学生的科研实践、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选题和指导等工作。六、管理运行机制1、组织领导工作学校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制定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和要求。学院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本学院有关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2、学生奖励政策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及文化体育活动,建立专项奖学金奖励学习与实践综合素质高的学生。3、教师奖励政策设立教师奖励政策,鼓励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4、学籍管理学校对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学生的学籍实行单独管理,按所制订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进行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学分认定,核发毕业证和学位证。5、学生管理在校学习期间按在校生要求进行管理,学生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企业学习期间,学生须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学院委派指导教师与企业共同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学制和授予学位1、学制:四年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二、业务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1、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要求学生较系统地掌握车辆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系统的专业技能,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2、可以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及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从事车辆工程的创新设计与研发工作,具备底盘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及产品的性能测试、试验研究能力,具备引进或开发新工艺、新工装、组织产品生产的现代制造技术能力,初步具备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现代管理能力;3、学生应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4、熟练掌握英语,能阅读专业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5、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有较强的自学和创新意识。三、毕业学分要求课程类别学分数占课内教学总学分百分比课堂教学必修课公共基础必修课37.529.2%学科基础必修课56.544.0%专业必修课20.5(含合作课程14)16.0%选修课专业选修课75.4%全校性选修课75.4%小计128.5100%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41.5(含企业实践10.5)毕业设计10合计180四、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课单位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总学时其中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实验上机12345678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22人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2322人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2322人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322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5242学生处形势与政策A1162学生处形势与政策B1162体育体育A1242体育体育B1242体育体育C1242体育体育D1242人武部军事理论1.5363外语大学英语(一)3484外语大学英语(二)3.5564外语大学英语(三)3.5564外语大学英语(四)3484数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2.540243物信大学物理B(上)2.5404物信大学物理B(下)2.5404学生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0162学生处大学生就业指导0162小计37.5676024161214102000(2)学科基础必修课开课单位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总学时其中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实验上机12345678数计高等数学B(上)5806数计高等数学B(下)5806数计线性代数2322数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2.5404开课单位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总学时其中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实验上机12345678数计C语言464325电气电工学A(上)3484电气电工学A(下)3484机械工程制图A(上)3.5565机械工程制图A(下)3.5566164合作企业高工+机械学科导论(车辆)1162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34864机械理论力学A3.5564机械材料力学C3.5564机械机械原理(双语)3.5564机械机械设计3.5564机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1.5242机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3484机械控制工程基础2.5403小计56.590412481114131914000(3)专业必修课开课单位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总学时其中12345678实验上机机械工程热力学1.5242机械汽车制造工艺学34863机械汽车发动机原理23246合作企业高工+机械汽车发动机构造23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