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教案教学内容分析学习领会诗歌的情感,透过字面意思体会背后的意思及真实的情感。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诗的特点,体会创作规律。2、品味语言,有感情的反复朗诵,熟练背诵,积累诗文语句。3、体会古诗意境,通过对刘祯的经历背景了解加强诗歌的理解。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古诗意境,通过对刘祯的经历背景了解加强诗歌的理解。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学习咏物诗创作的规律和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今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有一档特别火的节目《经典咏流传》燃起了全国人民对古典诗歌的热情,其中有一首游泳健将孙杨演唱的《赠从弟》老师非常喜欢,一起来欣赏一下。请大家说说看后感受。1.说说“从弟”的含义: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2.说说“赠”:赠人之作,自汉末蔚然成风,但大多抒写朋友往还之事、夫妇离聚之情。刘桢之赠从弟,其劝勉、赞美之思,全借咏物发之,实在是破了常格。3.说说“刘祯”:(186~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合称建安七子,他以诗歌见长,其五言诗颇负盛,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为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刘桢常与曹操、曹植吟诗作赋,对酒欢歌,深得曹氏父子喜爱,19岁时任丞相掾(yuàn)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二、知人论诗看视频了解诗人经历。读刘桢的诗,须先了解他的为人。在建安时代,刘桢是一位很有骨气并有正气的文士。据《典略》记载,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席间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皆伏,唯独刘桢平视,不肯折节。曹操恨他不敬,差点砍了他的脑袋。以这样的气骨作诗,其诗自能挺挺自持高风跨俗。《赠从弟三首》,就带有这样的气骨。诗中运用比兴之法,分咏苹藻、松柏、凤凰三物,以其高洁、坚贞的品性、远大的胸怀、抱负,激励堂弟,亦以自勉。在古人赠答之作中,堪称创格。下面一起读读,那一字一句都带着正义的诗吧!从弟:堂弟。亭亭:高貌。瑟瑟:风声。一何:多么。盛:大,凶猛。罹:遭受。凝寒:严寒。三、探究讨论“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三、四两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思是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五、六两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意思是正当严冰寒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两句的意思是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问题一: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问题二: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诗人并没有将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四、举一反三1.刘祯创作的赠从弟一共三首,《赠从弟其二》从弟身罹乱世,诗人即以松柏之抗凝寒为喻,勉其常怀坚贞之节;《赠从弟其一》从弟出身寒门,诗人即以苹藻之出于幽涧为喻,赞其不坠高洁之性。2.古人创作的优修的咏物诗很多,同学们还读过哪些。各小组同学展示搜集来的咏物诗,朗读汇报感受。五、总结规律1.咏物诗就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2.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六、小结作业全班齐诵,重温经典。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请同学们也选择一物创作一首咏物诗,表达自己的志向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