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ppt登飞来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登飞来峰R·七年级语文下册【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走近作者革命导师列宁曾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树立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称,使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则遒劲清新,豪气纵横。著作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写作背景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30岁,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相关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飞来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飞来峰面朝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多达三百四十余尊,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堪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整体感知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大意: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夸张,写出了峰上古塔之高,写出了自己的立足点之高。“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细读感悟①“浮云”二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用来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反映了诗人对他们的蔑视。“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②这两句议论与写景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哲理有了具体生动的感觉,它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①②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③④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描写景物——充满生机)(抒发情怀——踌躇满志)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与《登飞来峰》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比较阅读“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不同点:《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望岳》则表达了诗人虽考场失意,仍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飞来峰上所看到的景物,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课堂小结登飞来峰板书设计写景(充满生机)抒情(踌躇满志)站得高看得远1.背诵课文,并用楷书默写。2.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油然而生的是怎样的心情?与同学交流。随堂练习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