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含义•自治地方: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核心内容: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优越性•基本内容••弘扬科学精神知识结构首要原则:民族平等重要原则:民族团结根本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发展要求联系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说明不作拓展的内容:①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1)民族构成: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有民族的总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2)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原因:消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现状: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别,却依然存在,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A、含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B、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2)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A、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B、重要性: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重点)(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A、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B、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重点解析:(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A、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首要原则)——民族平等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例(多选):广东省近几年来努力探索建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把民族宗教政策落实到基层,把影响民族团结问题解决在基层,保持了安定团结的局面。之所以要着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是因为:A.民族的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B.各民族的大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C.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D.加强民族团结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08高考)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互助原则C.民族平等原则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ABDC辨析:没有民族平等和团结,就一定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了民族平等和团结,就一定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1分)(1)认为“没有民族平等和团结,就一定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因为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坚持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平等和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4分)(2)认为“有了民族平等和团结,就一定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必须在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少数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同时需要中央政府和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援,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和政策上的支持,才能推动共同繁荣。(5分)(3)可见,辨题观点只看到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而忽视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其他条件和要求,因而是片面的。(2分)3、不断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1)重要性: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2)必要性: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3)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第二框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要求1.知道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2.了解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和自治权。3.懂得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发展要求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并自觉拥护这一制度。说明不作拓展的内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全面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对象是少数民族聚居区。•D、民族自治地方的地位: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自治地方。•(2)民族自治制度的内容:①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②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③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重点解析:自治权的内容•1、立法自治权:人大有权---•2、变通执行权:变通执行和停止执行•3、经济自治权:自主安排和管理、财政权•4、文化管理自治权:科、教、文、卫•5、其他自治权:公安部队、人口流动注意: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需了解)•不同点:•①二者的对象不同。特别行政区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民族自治区是指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②二者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了妥善解决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设立的;设立民族自治区则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即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地,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和共同繁荣。•③二者建立的根据不同。特别行政区是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一国两制”的构想,在尊重世界与中国历史、现实的基础上提出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依据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和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而设立的。•④二者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民族自治区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⑤二者享有的权限不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而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共同点:•二者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首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制度。•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②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和政治基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其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各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各族人民和各族干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民族、各地区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例:2007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日子。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照耀下,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内蒙古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答1—2题。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来说,这一制度有助于:①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各项事业②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③在统一主权下行使地方自治权④保证国家安定,提高综合国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③④2、党中央、国务院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从政治上讲是为了:A.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巩固国家政权B.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C.为少数民族人民提高生活水平提供物资保障D.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CD•08高考•例1、建国以来,根据我国民族况自身特点,民族自治地方式民代表大会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先后制定了若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依法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材料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符合我国国情②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③体现了各少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例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②享有独立的立法权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④依法行使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典型例题DC•⑸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采,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基本要求1.知道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了解我国宗教的现状。2.了解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正确理解和把握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3.懂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精神。发展要求结合我国宗教政策的学习,懂得“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理。说明1.不作拓展的内容:邪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