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说课稿江西师范大学鹰潭学院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课:一、说教材第一,教材编排意图《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第二,教材简析《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三,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单元训练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是知识目标:会认“澜、暇”等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波澜壮阔、无暇”等新词,并积累好词佳句。二是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三是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第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单元训练重点和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课文2、3自然段,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难点: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小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常表现为好胜、逞强,有及强的表现欲;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仍停留在粗略的表象认识上。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并结合本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桂林山水的表象,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同作者感情的共鸣,入情入境地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感受。三、说教法根据新课标中“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以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些基本理念,我主要采用“朗读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四、说学法在阅读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应为学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而是放手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五、说教学程序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我紧扣“课标要求”,针对教材内容,采用讲读法、讨论法、多读多想、从扶到放等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学生与文本对话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主线。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第一板块: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猜:这是哪呢?上课一开始,教师就用各种美丽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片竹筏带你漂在这样清澈的水面上,该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再用充满激情的导语邀请学生一起游览桂林,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第二板块: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接下来让学生自由朗读,并出示自学提示:“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目的是让孩子学有目标,读后检查自学情况。首先出示本课生字卡片,指名读,开小火车读,打乱顺序读,并让学生交流识记方法,使识字教学扎实有效;然后让学生提出难理解的词语,共同帮助解决,并引导学生用这些词语说话或做词语搭配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但理解新词,还会运用新词。我让学生边看图边思考: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看,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板块:品词赏句悟感情1.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第一自然段,提问:“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它和全文有什么关系?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近义词“观赏”与“欣赏”。2.精读第二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①用“。。。”圈出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语。②用“~~~”划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2)检查思考题①,板书:水:静清绿(3)检查思考题②,投影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①小黑板出示句子,读读比比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漓江的水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②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组句子,体会漓江水奇异的美。理解“无瑕”、“翡翠”的意思。③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漓江的水写得这般奇丽?④教师设计—组举—反三的句子训练,投影出示句子:a.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b.教室里真安静啊,安静得()。(4)课文第一句还写了大海、西湖,它们美在哪儿?这一段写漓江的水,为什么还要写大海、西湖?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5)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习的?讨论后板书:读——找——品——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自悟学法,使学法得到真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运用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用“读、找、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重点放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借助板画老人山、骆驼山、巨象山,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点。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热爱。4.学习第四自然段。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描绘整幅画卷的词语,想象整幅画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5.指导朗读,激发情感。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有利于朗读训练。再次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第四板块: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1.复习阅读提示,明确单元训练重点。2.出示段意。(课后题2)3.学生归纳、讲评。第五板块:总结全文,指导背诵。1.按照板书,小结全文。2.运用课后思考题3提供的提纲,指导背诵课文。学生练习背诵。通过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组背等多种形式,达到背诵的目的。第六板块:课后延伸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大语文”教育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全文学完以后,我会安排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诗词、照片……展示给同学们看,进一步丰富学生关于桂林山水方面的知识,拓宽语文教学时空,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积累知识的能力。六、说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结构,正确把握知识内部的各种联系。我设计的这个板书生动、简洁,直观表达出文本的感情和内涵,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板书:桂林山水漓江的水:静、清、绿甲天下山水相应桂林的山:奇、秀、险总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