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2高三语文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课件制作中山大学附中任志善2002.10.27教学目的1.积累词语并掌握成语的用法。2.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3.培养阅读质疑和整合语义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阅读时要注意准确理解文中的个别引文的含义,并能说明有关引文在文中的作用。2.对古代小说发展规律的准确提取是教学重点3.融会贯通,理解课文;举一反三,用实例说明规律。《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逐日》我国古代的小说举例以下是否都是我国古代小说?西游记、水浒、镜花缘、西厢记、七侠五义、红楼梦、三国志、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说岳全传、老人与海、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聊斋志异×××速读—《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要求—1.注意生字生词(包括成语)的读音及意义2.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1.注音加点字:A.翰藻(hàn)记载(zǎi)概括(gài)B.脉络(mài)稗官(bài)粗糙(cāo)C.意蕴(yùn)纯粹(cuì)妍媸(chī)D.高寀(cǎi)神佛(fó)敷衍(yǎn)2.解释成语:应运而生千锤百炼有血有肉明镜照物妍媸毕露心惊胆战大快人心权倾一时词语积累概括全文内容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第一部分,说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说明我国古代小说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第一部分是从纵的方面论述,第二部分是从横的方面论述,全文纵横交织,互相补充,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3.填表填表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例子魏晋南北朝以前起源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山海经》魏晋南北朝发展志怪志人《世说新语》《搜神记》唐成熟传奇小说《长恨歌传》《李娃传》宋元继续发展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说岳全传》明清顶峰演义小说、创作小说四大名著阅读第二部分,讨论下列问题1.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提示:四条规律,即1.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2.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3.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4.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阅读第二部分,讨论下列问题2.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阅读第二部分,讨论下列问题3.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4.你还能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总结一点规律吗?重点语句分析1.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提示: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重点语句分析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说明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辨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重点语句分析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含有鉴戒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讨论试把读过的《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范进中举》等课文联系起来理解,想想它们体现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规律。将讨论结果写成一二百字的短文吴组缃(1908—1994),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原名吴祖襄。安徽泾县人。1908年4月5日出生于塾师兼商人的家庭。在宣城、芜湖、南京读中学期间,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对新文学产生兴趣,开始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与《妇女杂志》上发表《鸢飞鱼跃》等短篇。1929年前后,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也影响到吴家的经营,父亲在家境败落中忧愁致死。现实中的变故促使吴组缃从理论上寻找答案。考入清华大学后,在其兄吴半农等影响下,注意钻研社会科学著作,并在“九一八”以后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会”和“反帝同盟”。这时期发表在《清华周刊》(文学)月刊上的小说,从《离家的前夜》到《菉竹山房》,大多表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妇女、青年的压迫,艺术上显示出含蓄严谨、细致精微的特色。作者及创作简介茅盾的《子夜》的出版开拓了吴组缃的艺术视野,他开始有意运用科学现点解剖社会生活的各种断面,在《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小说《一千八百担》《天下大平》《樊家铺》以及速写《黄昏》等;并以圆熟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凄厉郁怒的生活画面,真实有力地表现出凹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急剧破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赢得了文坛的赞誉。这些作品收入《西柳集》(1934)和《饭余集》(1935)。1935年1月起,吴组缃应冯玉祥的邀请,担任国文教师和秘书,长达12年之久(有间断)。在此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鸭嘴崂》(又名《山洪》,1946)和《铁闷子》等短篇,反映农民、士兵抗日意识的觉醒。1946-1947年随冯玉祥访荚,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宋元明清文学史和古典小说研究等课程,发表过“《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关于古典作家的世界现》《关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理论》等论丈。抗战期间,吴组缃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等职。再见网址:wenxin8.nease.net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