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自考笔记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一)屈原和楚辞1.宋人黄伯恩说楚辞的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2.第一个编辑楚辞作品为集的学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3.《楚辞章句》是东汉王逸的楚辞注本,其中列在屈原名下的作品共25篇。4.《楚辞补注》是宋人洪兴祖的楚辞注本。5.“窃攀屈宋宜方贺,恐与齐梁作后尘”民杜甫诗句,“屈宋”指导屈原和宋玉。6.“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是司马迁的说法,语出《报任安书》。7.收入《楚辞》中的作品既有屈原、宋玉之作,也有汉人之作。8.《楚辞·九歌》包括11篇作品,分别是《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国殇》、《礼魂》。9.《楚辞·九章》包括9篇作品,分别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河》、《思美人》、《悲回风》、《惜往日》、《橘颂》。10.“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是李白的诗句。11.在《橘颂》中,作者热情赞美了“受命不迁”、“苏世独立”和“秉德无私”三种美德。12.《招魂》的内容是“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关于本诗的作者,司马迁认为是屈原,王逸认为是宋玉。13.“楚辞”之称,似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14.《哀郢》中的“郢”在今湖北江陵一带,当时是楚国国都,诗中“登大坟以远望兮”句中的“大坟”指水边高丘。15.屈原主要担任过的官职是三闾大夫和左徒。16.王夫之认为,《哀郢》作于秦将白起破郢之后。17.“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句出自《离骚》,句中的“高阳”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之一颛顼,“皇考”指抒情主人公已谢世的父亲。18.关于《离骚》的题义,古今学者看法不一,司马迁认为:“《离骚》者,犹离(罹)忧也。”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王逸认为:“离,别也;骚,愁也。”游国恩则认为“离骚”的意思近于“牢骚”。19.“昔三后之纯粹兮”句中的“后”指君主。20.“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辞’,帝甚悦之”是班固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亦谓“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助”指庄助(严助),“买臣”指朱买臣,“帝”指汉武帝。21.班固普批评屈原“露才扬己,责数君王”。22.“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是一首楚歌,歌题为《孺子歌》。23.“就重华而陈辞”中的“重华”指帝舜。24.《九歌·东君》中的“东君”指日神,《国殇》中悼念的是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25.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国楚辞作家是宋玉,其代表作是《九辨》。26.孙次舟提出了屈原身份的“文学弄臣”说。27.“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说法。28.“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是《离骚》中的句子,“众女”指从小人。29.“皇天无私了可兮,览民德焉错辅”是《离骚》中的句子,反映了屈原的民本意识。30.从《离骚》看,屈原的“美政”理想主人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举贤而授能”,二是“循绳墨而不颇”。31.一般认为,《诗经》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的产物,“楚辞”则为南方巫官文化所孕育。32.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提到的屈原作品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二)司马迁与《史记》1.东汉中期以前,《史记》被称作《太史公》、《太史公记》或《太史公书》。东汉后期,始称《史记》。2.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写了不少人物追求物质财富并取得成功的例子。3.司马迁家族曾“世典周史”。司马迁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他曾说自己“年十岁则诵古文”。他所诵古文,即用籀文写就的历史文献。当时的名师孔安国、董仲舒等曾授业于他。4.在《汉书·司马迁传》中,班固称《史记》的记事特点是“实录”,即“其文志,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进一步认为司马迁著史法的特点是“怀抱深远之目的又忠诚于事实”。5.与《左传》、《国语》相比较,《史记》在记载“骊姬陷害申生”一事时,特别突出了骊姬与晋献公的三次对话。6.《史记·酷吏列传》中所写的酷吏共10位,其中9位都是汉武帝时代人。7.最充分地倾泻了遭受“李陵之祸”(受宫刑)后悲郁之情和发愤著书以实现“死有重于泰山”的人生价值的心态和文章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8.司马迁曾主持修改秦汉以来的颛顼历为夏历。9.李广和郭解都昌司马迁很赞赏貌不惊人而事功不凡的汉代人。司马迁亲眼见过郭解和李广。李给他的表面印象是“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郭给他的印象则是“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10.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全力肯定了道家思想,而对儒、墨、名、法诸家思想予以批评。11.司马迁以“怒发上冲冠”夸张地写蔺相如的愤怒状。12.《史记》70列传的首篇是《伯夷列传》。13.司马迁20岁南游,足迹所及有会稽、梁楚、彭城、邹峰、齐鲁、长沙等。14.《悲士不遇赋》是司马迁仅存的一篇辞赋。15.任郎中后,司马迁曾奉使西到过巴蜀以南地区。16.有感于伯夷的遭遇,司马迁喟叹:“所谓天道,是邪?非邪?”17.项羽和刘邦都见过秦皇出巡的场面,但反应不同,项羽的反应是:“彼可取而代也!”刘邦的反应则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18.《史记·魏公子列传》主要通过礼迎侯赢一事突出信陵君魏无忌的“好客”性格。19.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自谓著述《史记》的动机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0.在《白起王剪列传》、《蒙恬列传》、《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李将军列传》等人物传记中揭示人物性格时,司马迁对“天命”的在胆怀疑已转化为清醒的历史理性。21.司马迁出生于夏阳龙门,即今陕西韩城,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他曾说:“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22.汉武帝对司马迁治罪的根子不是后者为陵辩护,而是《史记》中有异于正统地记载。23.司马迁的第三次漫游是侍从汉武帝巡狩、封禅。24.《史记》共130篇,记载了从轩辕黄帝到汉武帝时代3000年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体例上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和70列传。25.遭受宫刑后,司马迁以孔子、屈原、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为榜样发愤著述,乃成《史记》。(三)李白1.在《赠张相镐》(其二)一诗中,李白曾自叙家世说“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2.李白诗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乐府诗、古风和绝句三个方面。3.杜甫评价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4.李白诗句“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中的“洗耳翁”本指指上古隐士许由,“跖”本指古代的盗跖。5.“大风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出自李白诗《临终歌》。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二句诗分别用了姜尚和伊尹的典故。7.李白曾自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六甲”指儒家“六经”,“百家”指诸子著作。8.天宝元年,李白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9.李白供奉翰林后,贺知章“首访之”,李示贺以《蜀道难》,贺称赞李白是“天上谪仙人也”。10.李白的早年生活内容,大体包括隐居读书、漫游求仙和仗剑任侠三方面。11.李白诗句“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匀邯郸人”批评的是内容贫乏形式雷同的作品。12.“长风破浪会有时”句中用了宗愨的典故。13.“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是杜甫赞扬李白诗的诗句,“庚开府”指庚信,“鲍参军”指导鲍照。14.一般认为李白死于宝应元年,即公元762年,病故的地方是当涂。15.李白曾在《与韩荆州书》中自述志向:“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囊区大定,海县清一。”16.道士司马承祯称誉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17.李白晚年因参与永王李璘幕事而遭流放,行至中途遇赦。李被流放的地方是夜郎。一般认为,《早发白帝城》作于遇赦后东返途中。18.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李白在洛阳首次与杜甫相遇。两人同游到梁,又遇高适,三人慷慨怀古。19.郭沫若认为李白的出生地是中亚碎叶。陈寅格认为李白先世“本为陇西胡人”。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句中的“君”指王昌龄。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体现了李白的审美趣味,这二句诗本是用以赞扬韦良宰诗的。2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23.古代注释李白诗的集大成者是清人王琦的《李太白全集》。24.《古风·大车扬飞尘》主要为两类人画像,一类是中贵人,另一类是斗鸡童。25.“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中的“锦城”指今成都市。26.对李白思想性格曩最大的是道家思想。27.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中有句:“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可见其任侠做派。(四)杜甫1.杜甫自幼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他的读书与壮游,正当开元盛世时代。2.杜甫深受儒家仁政爱民思想的影响。3.杜甫《又呈吴郎》诗中有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4.杜甫有诗题名《愁》,诗后自注:“强戏为吴体。”所谓“吴体”,即指“拗体”诗。5.《杜诗详注》的作者是化兆鳌。6.杜甫七古的代表作是《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自叙体古诗的代表作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500字》、《北征》、《彭衙行》、《壮游》等,篇幅最长的五言排律是《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7.明人胡应麟《诗薮》中赞为“古今七律之冠”的杜诗是《登高》。8.困守长安期间,杜甫曾投诗士谒过驸马郑潜曜,汝阳王李进、尚书左丞韦济等权贵。9.在6个月的幕府生活中,杜甫关心时局和民生疾苦,提出了均亩、均赋、均役的主张。10.杜甫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直接导引出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11.在《进雕赋表》中,杜甫自述出身于一个“奉儒守言,未坠素业”的家庭。杜甫一生主要经历了读书壮游、困守长安、隐贼与为官、漂泊西南四个时期。12.《兵车行》中有句“汉家山东二百州”句中的“山东”指华山以东。13.杜甫诗《兵车行》反映的是杨国忠遗御史分道捕人以征南诏的事件。14.杜甫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句“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怀念的是唐太宗李世民。15.杜甫在长安期间直斥皇亲国戚的作品是《丽人行》。16.杜甫旅居秦州时“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所梦者是李白。17.杜甫诗中表现人民淳朴真率情怀的作品有《夏日李公见访》、《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漫成二首》首一、《春日江村五首》、《野人送樱》等。18.杜甫七古的代表作是《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19.杜甫山水景物诗创作的高潮期是漂泊西南时。20.杜甫诗歌创作的丰硕期也是漂泊西南时。21.杜甫曾自述曰:“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22.历代著名的杜诗校注批点本有《杜诗详注》、《杜诗镜铨》、《杜臆》、《读杜心解》、《钱注杜诗》等。23.以口语人律诗、几近唐人白话的杜甫作品是《夜归》。24.杜甫一生,出仕与业诗此消彼长,相辅相成。25.杜甫五律创作的高峰代表作是《秦州杂诗二十首》。26.杜甫《哀江头》诗中的“江”指曲江。27.长安沧陷后,唐军欲收复长安,却连败于咸阳以东,杜甫为此写了《悲陈陶》和《悲青坂》二首。28.《读杜心解》谓,《丽人行》“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29.在诗体方面,杜甫尤长于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古体。30.在《望岳》诗题下,杜甫分别写过“五岳”中泰山、华山和衡山的山势。31.宋人文天祥曾有《集杜诗》200首。32.杜甫年轻时十载“壮游”所历之地有吴越、齐赵等。33.杜甫国说:“吾祖诗冠古”,“吾祖”指其祖父杜审言。(五)苏轼1.“苏门四学士”指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秦。2.苏轼诗中美学价值最高的作品是其抒写个人情怀的诗篇。3.《定风波》有句:“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苏轼随缘自适、履险如夷的心态。4.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蒙讪谤新政的罪名入狱,此即“乌台诗案”。元丰三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5.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出自苏轼诗《和子由渑池怀旧》。6.现存苏轼最早的豪放词是《江城子·密州出猎》。7.苏轼《前赤壁赋》作于黄州时期,此赋沿用了赋的传统的抑客伸主的表现方式,表达了苏轼的人生观,富于诗情画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