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地震来了怎么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地震来了怎么办云万萍一、认识地震大约在二十世纪,日本古历书上有所谓“地震虫”的描述,试图把动物与地震联系起来。日本人对鲶鱼怀有特别的兴趣。远在公元1710年,某书上就谈及鲶鱼与地震的关系,认为大鲶鱼住在地底下,当鲶鱼不高兴的时候就甩尾巴或把鳍动一动,于是造成了地震。所以有些人认为,请神明用大石镇住鲶鱼,地震就不会发生了。其实地震就是地球表面的振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球是很不安静的,它除了自转和公转以外,其内部的物质也在不断运动和变化,内部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带动了地球表面的变化和运动,这就形成了地表的高山、深谷、地震、火山等。我们知道,地球结构是一个象鸡蛋似的球体,最外一层类似蛋壳的部分叫地壳,是固体约占地球体积的83.03%,它是由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可塑物质或岩浆组成的。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地幔,这部分可比喻鸡蛋的蛋清。处在地理中心的似蛋黄的部分叫地核,约占地球总体积的16.2%,其外部是液体,而内部是固体,地震就是地幔中像蛋清的物质不断运动而带动地壳表面物质错动、破裂而造成的,这种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引起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全世2界90%以上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岩浆活动,在火山附近也可能引起地震,这种地震叫火山地震。约占全世界地震的7%。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也可以引起地球表面振动,叫塌陷地震,这类地震较小,次数也不多。水库蓄水、油田注水也可能引起地震称诱发地震。由于核爆炸、大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构造地震不但能量大,破坏力强,而且时间地点都难以确定,对人类造成灾难主要是这类地震,所以格外引起人们的观注。军事上有句名言: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人类要战胜地震这个凶恶的“敌人”,也必须首先知道地震的本性和“脾气”,才能有的放矢,采取相应对策。2004年12月26日印尼海底发生的8.7级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16万人死亡,近千人无家可归那种悲惨的场面,使人不能忘怀,地震的恶作剧使人望而生畏。举世瞩目的唐山大地震,使一个百万城市经过几个上下颠簸和左右推拉,一瞬间就毁灭了,使唐山人民半个世纪来的建设化为乌有。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以及日本海啸地震留下来的只是一片残垣断壁。可见,一个大地震的振动时间通常是非常短促的。正如伟大的学者达尔文指出的那样,“人类无数时间和劳动所建树的成绩,只在一分钟内就毁灭了。”四川汶川大地震也仅仅87秒钟,就使近7万人生命被毁。有人对震级与持续时间的关系,进行过3统计,发现8级地震振动时间不过50秒。也就是说,虽然个别大地震震动时间超过一分钟,但绝大部分是在一分钟之内。难保有人说,挨过这恐怖的一分钟就有生存的希望。人们对于地面的振动感受,随震中距离不同,而有所差异。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粗略的可分为地面上下跳动和水平晃动两种形式。引起地面上下跳动的是纵波(又称s波),它的运动方式有如蚯蚓爬行时身子一缩一伸地前进一样,传播的速度较快,一般为每秒5——7公里,并且衰减的也快。所以离震中越近,地面上下颠动越小。引起地面水平晃动的是横波(又p称波)它的运动方式如同投石小中所掀起一圈圈波纹那样,传播的速度较慢,一般为每秒3——5公里。但它衰减得慢,传播的远,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人们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仍能感觉到水平晃动,两者有一个时间间隔。人们可以根据感觉到时间间隔的长短来粗略的判断震中的远近。这个间隔时间越短,说明距离震中越近,间隔时间越长说明距离震中越远。用每秒8公里这个间隔时间相乘,可以得出大概的震中距离。例如唐山地震时,北京地面上下颠簸到水平晃动时间间隔20秒,则可估计震中距离约为160公里。懂得这点道理很有用,它能帮助人们迅速的判断瞬间发生的强烈地震是近震还是远震,从而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如果地面上下跳动的很轻微,甚至没有感到上下跳动,只是感到水平晃动,这表明是远震,室内人员则不必慌忙外逃,只需暂且躲藏4在坚实的家具旁,一分钟以后再到室外去也不晚,另外可以从地声的特征估计地震的强烈程度,一般地声沉闷绵长,好象重型拖拉机驶过,地震就较强烈;地声清脆而短暂或者一带而过,迅速消失,地震就较弱。若再结合震感情况,就能当机立断,采取明智的应急措施。世界上所有的地震基本上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孤立型,二是主震余震型,三是双震型,四是震群型。无论那一类型,强烈地震发生后一段时间内,总有大大小小的余震继续发生。前三种类型余震都比主震强度小些,后一类型的地震余震延续时间比较长。如1976年5月28日,云南龙陵地震,主震过后54天还发生一次6.6级强余震,因此千万不可放松警惕。因此强余震尽管比主震小,但它还在主震附近发生,仍有相当的破坏作用,况且房屋等建筑物经主震的强烈摇晃后,结构有所损坏,抗震能力下降,稍一震动就会造成更大的破坏,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有些人在主震时没有受伤,由于麻痹大意而在强余震中丧生。例如:河北滦县城东的滦河大桥,在唐山7.8级地震后遭到轻微破坏,由于没有经验,有些人还继续使用,晚上发生了7.1级强余震,使35孔大桥有24孔落架,正在桥上通行的车辆掉进波涛滚滚的滦河中。强烈地震有很大的破坏性,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自然灾害。这些灾害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称谓直接地震灾害,如人畜伤亡房屋倒塌,设备损坏等;另一类称谓次生灾害,它是由地5震间接造成的,如地震引起的水灾、火灾、海啸、化学污染、滑坡、泥石流等。如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9.0地震,引发的海啸40.5米高,加上其引发的火灾和核泄漏导致大规模的机能瘫痪和经济活动停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次生灾害的破坏性有时比直接灾害严重得多。今后发生的地震会有更多的次生灾害出现,人们应有所准备。由地震引起的伤亡,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地震伤亡大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伤亡严重程度又与震级和烈度密切相关,震级越大烈度越高,破坏性也就越大,生命损失也就越重。从历次地震后分析伤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房屋倒塌;二是窒息;三是精力耗尽饥渴;四是治疗不及时;五是次生灾害引起;六是跳楼及其他逃生方法不当。二、地震应急俗话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基本常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6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跳楼逃跑好不好呢?事实表明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几十秒钟左右,相当短促,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伤。地震时造成钢筋混凝土大楼一塌到底的情况毕竟较少,完全倒塌一般是主震后的强余震所致。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除了具有一般的刚性外,还有相当的韧性。这就是主震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彻底摧毁混凝土建筑物的原因。所以,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些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所以,相对来说,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天津市有一位干部,在唐山地震后向人们介绍他一家因地制宜遇震躲避的经验,很发人深思。当地震那天的夜晚,他因公宿于天津西郊某粮库的平房里,睡觉的位置正对着门。地震时他迅速跑到屋外,房顶虽然塌落了,他却安然无恙。而他爱人和两个7孩子住在市中心的家中,地震时被突如其来的剧烈振动吓懵了,未敢从屋内跑出,急忙躲在家俱附近。据现场分析,假如当时他们也向外逃跑,则十有八九会被附近楼房的砖块砸死。当这位干部全家相聚时,他感慨万千地说:“我从屋内跑出来拣了一条命,他们娘仨没有向外跑也躲过了险情,否则咱们很可能见不着面啦!”这事例生动地告诫我们:室内避震,是逃是躲需要因地制宜。(一)应急的三个原则:一是不要惊慌。二是伏而待定:在大地震来临时保持冷静,迅速躲到附近安全的地方“伏而待定”。三是定后转移:在主震之后相对平静一段时间内,迅速离开藏身之处,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惊慌“逃震”害处多:例如山东省苍山县宣塘镇1995年9月发生5.2级地震,震级不大,震中烈度仅6度弱,却因中小学生惊慌跳楼、拥挤,造成300余人受伤,50余人重伤。1994年12月、1995年1月北部湾6.1和6.2级地震时,广东、广西、海南部分地区有震感,因学生缺乏防震知识,惊慌逃离教室,互相冲撞、践踏、拥挤而致伤300余人,重伤数十人。(二)不同地点的防护办法1、在学校如何避震?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不准乱跑和擅自离开学校;老师的沉着、镇静会使学生产生信任感,避免惊慌情绪蔓延;老师指挥学8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躲避的过程中,老师要大声用“卧倒”、“闭眼”、“躲到桌下”、“别动”等口令指挥和稳住学生,直到震动停止时再让学生出来,有序移转。例如:汶川映秀一位叫杨锐的9岁的女同学,地震时,她慌忙趴在铁质的课桌下,近50个小时,最终获救。一位澳大利亚籍外教,四年前来到成都,在都江堰“光亚学校”担任英语外籍教师。他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上课不到十分钟,地面突然开始摇晃!外教老师立即大声叫:躲到课桌下,部分学生立即会意,钻入课桌下躲起来。等29名学生都躲起来后,他最后一个钻下讲桌。这时,天花板断成两半坍塌下来!强烈的震感刚刚停止,外语老师就带着学生跑下了位于3楼的教室。但他看见在慌乱中有2名学生从2楼跳下,1名学生从5楼跳下,生死未卜。外语老师和学生们逃生后,在附近的足球场上度过了一夜。由于护照被瓦砾掩埋,无法顺利住宿。当地派出所得知详情后,立即帮助核实了身份。2、在家中如何避震?一是在楼房如何避震:地震突发时,迅速选择最近的安全地点躲避。比如:牢固的家俱旁或桌下,管道间,跨度小的房间:储藏室、厨房、承重墙角,已准备好的室内避震空间。正确躲避姿势是:身体尽量蜷曲或头尽量向胸部靠拢,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或卧倒、闭眼、随手用物件护头、捂口鼻,以9免砸伤或被尘土所呛,另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物。地震引起火灾,烟尘弥漫或有毒气体泄露时,要尽量用衣服或湿手巾等,掩住口鼻,防止窒息和中毒,逆风匍匐逃离火场。应避免的行为:不要乘电梯;不要到窗户边;不要到阳台上;千万不要跳楼;不要因为找衣物或贵重物品贻误逃生时机,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断电;如有可能,要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燃气开关。二是平房如何避震:平房所占地较楼房开阔,地震时可逃出房外,外逃时最好头顶被子、枕头,如来不及,最好也在室内避震。要远离窗户和屋顶大梁,不要靠近碎砖墙体;为防止震时门框变形打不开门,在防震期间,最好开门睡觉。3、在室外如何防震?如果地震发生时在户外,要就近选择开阔场地,躲开人流,就地卧倒、蹲下,避开狭窄胡同、高压线、变电站、广告牌、堆料处等危险地点或危险物。4、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如果地震发生时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千万不要蜂涌外逃,要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要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注意保护头部。如:汶川地震时,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刘宁,正带领自己59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礼堂突然在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经验丰富的刘宁马上意识10到发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刘宁说。正是刘宁老师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当时的情形是,礼堂发生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雨点般向下砸,“学生们躲在椅子下面,牢固结实的铁椅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保护作用。”刘宁回忆说。有学生心有余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