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从哲学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受哲学思想的影响。唯心主义者把心理看作没有形体,超自然,超社会的东西,诸如“灵魂”呀,“宇宙精神”呀,等等。到科学昌明的现代,这种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在心理学领域中,已难头角毕露,但种种唯心主义思想,在心理的实质问题的探讨中,对有些心理学流派,仍有深刻的影响。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对心理学也很有影响,如近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只研究行为,排除意识,否定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关系,把人和狗、鼠等动物等同起来,把人和机器等同起来,人兽不分,人机无别。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影响下的心理学,对心理的实质问题都不可能作出正确的解答。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吸取各种科学研究的成果,对人的心理的实质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概括起来说: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所特有的心理的最完善的形式,叫做意识。人的心理、意识是在劳动和相互交往中,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人的心理、意识,从反映的生理机制来说,是由人脑实现的,从反映的内容来说,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感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等,都是人脑这个高度发展的特殊物质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总之,客观世界是人的心理的泉源,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人的心理、意识不仅认识客观世界,而且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自己。心理是脑的机能,这说明人的心理、意识本身不是物质,而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人的心理、意识是由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在脑中引起相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而产生的。有些人把心理的“心”解释为唯心的“心”,说什么“心理学是搞唯心主义”,这是缺乏科学常识的一种误解。还有,心理的“心”不是指心脏,心理活动的器官主要是神经系统的脑。我国早在唐代流传的医书《灵枢》中已经载述髓海的充益与不足。对肢体运动、听力、视力及精神活动等都能发生影响。现在,我们都知道心理的器官不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心脏而是神经系统的脑。列宁讲过:“感觉、思维、意识是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列宁全集》第14卷,第45页)列宁讲的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就是指以大脑为中枢的神经系统。各种心理活动都是和以大脑为中枢的神经系统的生理过程密切联系着的。现在,我们已能用脑电图来记录脑中产生的生物电流从而判断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例如,人在思维的时候,大脑会发生脑电波的变化。人脑受到损伤,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心理活动;脑的某一部分受到损害,与之相应的某种心理活动就受到阻碍。例如,大脑的额叶损坏就会引起智力的降低和性格的破坏,使一个本来温良宁静、有理智的人变成粗野急躁、不能自制的人。近年来,人们通过电子计算机来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为我们对人的思维活动进行客观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固然,电脑和人脑有实质的区别,但它对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提供了重要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感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是和脑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密切联系着的,有力地驳斥了关于心理意识问题的种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我们说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为这关系到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人脑产生心理是自生自发的吗?不,人脑不是从母胎里就自然地带来了心理活动的。例如在印度北方邦勒克瑙,在1956和1972年都曾经发现过“狼孩”。他们虽在母胎里生成了人体的脑,但由于幼年时期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意识。因此回到人间后,不能说人话,只能发狼声;不能直立行走,只能用手和脚一起行走;很多生活习惯和狼一样。经过多年的教育训练才能直立行走,学会极少的单词。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证明。人只有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种种实践活动中,外界的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传达到脑,引起脑的生理活动才能产生和发展心理、意识。恩格斯说:“决不能避免这种情况: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饥渴引起的,并且是由于同样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和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8页)恩格斯这段话说明了,感觉、思想、意志、理想意图等一切心理、意识都是客观世界对人的影响,通过脑的活动而产生的反映。人们总是通过脑的机能来进行反映的,总是把外界的信息,以形象和概念的形式,接受下来而形成心理意识。离开了客观现实对脑的作用,离开了由此而引起的脑的反映活动,就谈不上心理、意识的产生。例如,简单的吃饭喝水,也是离不开机体的物质需要通过头脑而知觉到饥渴和饱足的心理活动。又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情画意,乃是月亮和故乡的客观景物通过诗人李白的头脑,引起回忆和想象而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任何科学的发现和发明,任何理想意图,总不外乎是客观世界通过头脑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系列心理意识的活动。总之,心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是心理意识的源泉。心理意识受客观世界所制约,同时又对客观世界起着作用。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像录音机和录像机那样直接地复写。人的心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生活实践中,人的感觉、知觉、事物的实际情况,就会由于认识的错误而导致行动的失败;失败的实践促使思维和理想的转变,端正认识而得到行动的成功。总的来说,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和心理意识的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的。共产主义所以成为伟大的理想力量,就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客观世界的决定作用和心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统一。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心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也证明了人不但能够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己,而且能够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己,使事物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在创造新社会的同时,造就一代新人。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心理活动会进一步影响到身体技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心理作为脑的功能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脑的神经活动是生理的、生化的过程,这些过程中发生对现实外界刺激作用的反映活动则是心理活动。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限于现在的事物,还涉及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而且后者又会影响前者。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神经活动过程携带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反映形式是非物质的观念的反映。并具有主观能动性。心理的主动性的最基本表现是反映的选择性,包括人和动物。反映外界事物随当时处境和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去经历及需要而转移,即表现出选择性。动物的选择性是由它的生物性决定其需要人的选择性不只取决于生物性,还取决于人的社会需要。正是这种社会性需要才使人的心理的主动性上升为主观能动性。人类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尽管人的高度的复杂的需要使人的心理有了高度复杂的主观能动性。也不是可以主观任意的。归根到底,人的需要本身还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人的心理同时具有社会制约性。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在心理学中,它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的需要、动机及各种个性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等。普通心理学还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如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脑的关系,各种心理现象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研究心理现象的最一般的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概括了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又为各分支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学习心理学首先应从普通心理学入手。在这个意义上,普通心理学又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关于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苏联心理学和早期的主要是九十年代以前的中国心理学的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主要是采取两分法,即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是指人对周围的客观世界进行认识、体验和控制的过程,它通常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人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感觉和知觉。我们通过眼、耳、口、鼻、舌等感官感觉事物的颜色、声调、气味、粗细、软硬等;而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它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如一辆汽车,一幢房子、一个美丽的花园等。感知过的经验能贮存在头脑中,必要时还能提取出来,这叫记忆。借助感觉系统认识周围世界的可能性时很有限的。人还能通过对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加工去获取间接的、概括的知识,认识事物的规律,这就是思维。例如,在数、理、化中的公式、定律等就是借助于思维而获得的。正常人的思维同言语活动还是不可分割的,用言语把认识活动的成果与他人交流,并接受他人的经验。另外,人脑还能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这就是想象,例如,人们能想象出前人类社会的生活情景、外星人的形象。当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总是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惧以及美感、自豪感、自卑感等等,这些心理现象称为情绪和情感。情绪情感过程就是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他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情绪体验,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为意志过程。人们在处理各种事物的过程中,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同时还各自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古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说,人的心理特征犹如人的相貌一样,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同的主观世界。一个人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心理活动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本质的特征就被称为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的差异,如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有的人记的快,有的人记的慢;;还包括气质的差异,如有的人胆大、能够主动与人交往、情绪易波动;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维迟钝等;以及性格的差异,有的人外向开朗,有的人内向文静;有的人意志果断,坚韧不拔,有的人优柔寡断,朝三幕四等等。在比较新近的普通心理学的教科书,主要是九十年代以后的教科书中,人们把心理现象除了分成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之外,还指出它应该包括个性心理倾向以及自我意识。个性心理倾向主要包括:动机、需要、价值观,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系统,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心理形式上来看,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属于认知的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等,统称为自我认识。如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等问题。属于情绪的有:自我感受、自信、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如我是否悦纳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问题。属于意志的有:自立、自主、自制等,可统称为自我控制。如我怎样节制自己,我如何改变自己的现状,使我成为自己理想中那样的人等。自我意识的上述三种表现形式综合为一个整体,便成为个性的基础-自我。自我使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等诸成分成为统一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