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福州八县(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日期:1月9日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1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分)(1)狗吠深巷中,。(《归园田居(其一)》)(2),二三其德。(《诗经·氓》)(3)故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4),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6)屈心而抑志兮,。(《离骚》)(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6题【选篇一】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选篇二】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①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2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苏轼《喜雨亭记》)【注】①荐:频仍,屡次。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的原因。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C、农夫相与忭于野忭:喜乐。D、以属客而告之属:通“嘱”,叮嘱。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2)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B、(1)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2)竞周容以为度C、(1)丁卯大雨,三日乃止(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1)而人之所罕至焉(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吾以名吾亭B、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C、商贾相与歌于市D、古人之观于天地……鸟兽,往往有得5、下列对选段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褒禅山记》的选文部分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先写游山洞的心得,再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B、《游褒禅山记》选段中,作者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必须要有志向,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三者之中,“志”最重要。C、《喜雨亭记》第三段把议论寓于对话之中,句末一个反问句,强化了“文眼”之意。第四段以歌作结,引出给亭命名的缘由,照应首段,全文结构谨严。D、《喜雨亭记》第二段中所写的那场“三日乃止”的甘霖让当地官民兴奋异常,作者为此也特意建造了一个亭子,并命名为“喜雨亭”,体现了作者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3(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分)译文:(2)是岁之春,雨麦于歧山之阳,其占为有年。(3分)译文:(三)古代诗歌阅读(7分)五月十九日大雨(明)刘基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①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注】①殷:震动。7、(1)试对本诗描述的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作简要分析。(5分)答:(2)诗人喜欢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人生的哲理,使天籁中赋有理趣。本诗蕴含着怎样的理趣,请作简要分析。(2分)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纯洁的爱情鼓舞着鸣凤,但她便是在幻梦里,也并不十分大胆,她甚至想不到跟觉慧平等地生活在一处,她只是想做他的忠顺的奴隶,不过是他一个人的奴隶。只要能够做到这一层,在她看来就是莫大的幸福了。B、旧历新年,高家吃年饭,根据辈分分为上下两桌,座位有严格的安排,连上菜的仆人也是指定的。大家小心翼翼,上下两桌都是清清静静的。高老太爷看到子孙满堂,明白他“四世同堂”的梦想已实现,脸上浮出了满足的微笑。C、人群与篝火之间一块宽阔的空地上,年轻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正在一张波斯地毯上跳舞。她美丽的面庞、苗条的身材、婀娜的舞姿、乌亮的眼睛,看起来简直是个尤物。诗人甘果瓦被这个灿烂的景色迷住了。D、副主教弗罗洛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他送去当修道士。他是抱着弥撒书和辞典长大的。他学习勤奋,领悟很快。其父母因瘟疫死去后,他承担起抚养幼弟的责任。出于怜悯还收养了弃婴卡西莫多。可是这个充满慈悲之心的神甫,后来却转变成阴沉可怕、4有自虐倾向和禁欲色彩的副主教大人。E、新婚之夜,爱斯梅拉达手握匕首自卫,拒绝甘果瓦的近身,因为她并非爱上甘果瓦,而是为了救甘果瓦才与他摔罐成亲,她的心中另有意中人。甘果瓦因此非常痛苦,饭都吃不下。9、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请简述瑞珏死去的原因。(2)一天夜里,副主教弗罗洛溜进爱斯梅拉达的小屋,企图强暴爱斯梅拉达。紧接着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这个过程。答:(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按要求答题。(6分)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5·26》)(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章中,孔子及其弟子们各自叙述了自己志向,只有颜渊志向最接近“仁德”。B、子路的愿望是愿意拿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这不仅体现了他重义轻财的思想,也包含他无私助人的境界。C、颜渊的愿望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D、孔子的愿望是让一切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照:让老年人得到安乐,让同辈人互相信任,让年轻人得到关怀。(2)联系本章内容,结合下面选段,简要谈谈你对孔子志向的理解。(3分)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7·16》)答: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课内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5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11、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12、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13、对三节文字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这三节文字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6B、三节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C、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节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D、三节文字,每一节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4-17题。(共15分)拾叶者言李国文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地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7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